![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1:1.2《探索宇宙》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8808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第二节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第二节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共3页。
课型;新课
具体内容
教学设计的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宇宙探测,开发,保护的现状,明确人类认识的宇宙范围在不断扩大,理解宇宙探测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宇宙新探索学习,学会全面分析的方法,提高辨证思维能力
(2)通过对宇宙环境保护的学习,培养学生判断正误,辨别是非的能力
3,感悟目标:通过神州5号飞船的发射成功加强爱国,爱科学教育.
说大纲:该部分是大纲中的理解应用部分,是考点之一,也是研究性学习重要课题.
说教材:
1,本节课的内容从世界宇宙新探索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及开发宇宙资源的意义.是联系1.1―1.2节和1.4节的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分析仪宇宙探索和开发为线索,展示了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过程和各过发展状况.
3,教材中对中国航天发展的内容,有利于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材处理:教师引导学生对美,苏,中三国的航天事业发展的比较法教学,通过课堂讨论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宇宙空间资源、宇宙探测的意义
确立依据:这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也是当今科技发展热点问题;,对于理解和掌握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发展条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展示航天照片,神州5号飞船发射过程的录像播放来突出重点。
教学方法:课件展示法、讨论法、师生互动教学法、世界宇宙新探索利用案例展示法、世界宇宙开发新阶段―跨学科分析法、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列表法
宇宙资源―课件展示法、宇宙环境保护―讨论法,归纳法.
学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辨证分析,读―看---议―讲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中地理课学习的重要方法;而实例分析法则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读―看----议―讲是要求学生学会在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讨论,归纳得出清晰的知识线索.
教学手段:WINDOWS―XP平台、和POWERPOINT2003工具、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才用直观教学法化抽象为具体,同时为学生查阅资料,处理信息等动手动脑能力的提高给予了可操作性的指导.
教学环节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1)人类认识宇宙经过了那些阶段
(2)人类在20世界发现了那些天体宇宙观察有了哪些新发展?
通过对1.1-1.2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宇宙的本质是物质的,它回答了"宇宙是什么样"的问题,那么人类宇宙探索是有了那些发展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探讨的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再现旧知识为导入新课做准备.
(二)新课教学
1、世界宇宙的探索
(1)世界宇宙新探索
(2)世界宇宙探索新时代
(3)世界宇宙开发新阶段
2、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1)中国航天事业起步
(2)中国航天事业在世界的地位
(3)神州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意义及神州5号飞船发射基地和回收地点的自然,人文环境分析.
3、宇宙资源
(1)宇宙资源的类型
(2)宇宙资源的分布
(3)宇宙资源的开发现状
(4)我国对宇宙资源的利用情况
(5)宇宙资源开发的意义.
4、宇宙环境保护
(1)太空垃圾的来源
(2)太空垃圾的危害
(3)太空垃圾的处理方法
5、展示课件
展示课件讲述并提出问题、利用教材中的图表设疑,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知识。观看、思考;学生边看边思考并列举有关事例。
学生阅读分析,学生讨论、学生回忆并思考、学生思考讨论
通过对"世界上科技大国美,苏航天事业发展过程列表对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通过观看课件引导学生对各种航天器的了解,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宇宙环境的特点.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通过分组讨论澄清知识盲点―我国航天事业接近并超过发达国家.
要求学生根据前后联系自己得出结论.体现学生主体
设疑,引进热点主要是要学生明白:宇宙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例题练习
2004年高考大综合地36题
展示习题
学生做
让学生走近高考了解高考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完成知识点总结、教师做思想方法的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说知识点
使学生对知识有整体掌握.
使学生能坚持用科学的观点分析发现各种新问题.
(四)布置作业
用发展的观点谈谈对中国加强航天事业发展的看法.
巩固所学知识:联系实际为下节课学习做铺垫.
板书设计
世界宇宙新探索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宇宙资源开发
宇宙资源
宇宙环境问题的产生
宇宙环境保护
教后记:学生根据板书归纳本届知识.结构式板书使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有清晰的了解.并为巩固本节知识提供清晰的思路,形成地理知识的记忆方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第1课时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讲授新课,知识拓展,巩固训练1,归纳总结,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6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预习,问题探究1,归纳总结,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3,课堂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