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本章练测+(人教版必修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本章练测+(人教版必修2)0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本章练测+(人教版必修2)0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本章练测+(人教版必修2)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来源,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60分钟

    100分[来源:Zxxk.Com]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来源:学科网ZXXK]
    阅读材料,回答1~3题。
    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变得越来越宝贵,除了节约利用石油资源外,开发新的石油替代能源已成为各国解决石油危机的另一条出路。
    德国最初从油菜籽中提炼生物柴油,这种柴油不仅价格低廉,而且燃烧彻底,更有利于环保。
    巴西根据本国的国情,以甘蔗为原料开发乙醇燃料,替代汽油,在全国广泛推广使用。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巴西的乙醇汽油已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
    南非利用其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五位的优势,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大力研发煤变油技术,其煤变油产品占国内燃油市场的28%,每年为南非节省外汇达50多亿美元。
    1.材料中涉及的生物柴油、乙醇汽油、煤炭与石油等能源( )
    A.地区分布重合
    B.能源性质相同
    C.燃烧效率相当
    D.本质来源一致
    2.从油菜籽中提炼生物柴油,以甘蔗为原料开发乙醇汽油的过程,都遵循了( )
    A.地壳物质循环规律
    B.生物循环规律
    C.水循环规律
    D.大气循环规律
    3.我国南方的荒山、荒坡,北方的盐碱地,西部的戈壁、沙漠,都是可以种植能源生物的地方,选择这些类型的土地最主要的目的是( )
    A.缓解能源生物种植与粮食生产争地的矛盾
    B.扩大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难利用土地的土壤质量
    D.增加欠发达地区人们的经济收入
    读我国四个牧区超载起止年份、超载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与四个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回答4~5题。
    地 区
    超载起止 年份
    超载持续时间/年
    年平均超载率/%
    西藏牧区
    1964~2000
    37
    47
    青海牧区
    1970~2000
    31
    18
    甘肃牧区
    1973~2000
    28
    20
    四川牧区
    1982~2000
    19
    10
    (注:表中统计数据截至2000年)

    4.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
    A.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越大
    B.2000年,四个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率最高
    C.从1980年开始,四个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持续上升趋势
    D.2000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的超载面积基本 相当
    5.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B.经济贫困是导致草原退化的唯一原因
    C.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可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D.只要控制超载现象,就能够完全控制草原退化
    世界能源使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甲为可再生能源,乙为不可再生能源。目前世界上甲能源发电量较大的国家有德国、丹麦和美国等。读图,回答6~ 7题。

    6.甲、乙两种能源分别代表( )
    A.水能、沼气 B.地热能、潮汐能
    C.风能、煤炭 D.水能、煤炭
    7.在我国,甲能源的丰富区主要分布在( )
    A.江南丘陵 B.内蒙古高原
    C.横断山区 D.长江三峡
    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大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据此回答8~9题。
    8.下图为甜菜制糖废水的末端处理方式示意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流程(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
    C.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9.所谓“绿色GDP”,是指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 )
    A.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B.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加强科学管理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答10~12题。

    中 国
    美 国
    澳大利亚
    法 国
    世界平均
    人均水资源 拥有量/m 3
    2200
    8952
    18245
    3357
    8900
    每万元GDP 耗水量/m3
    5045
    514
    387
    288
    1344
    10.由表可以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11.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12.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来源:Z#xx#k.Com]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13.2010年3月27日晚8时30分,水立方、鸟巢、国家大剧院等都参与到“地球一小时”活动中。该活动的主旨是( )
    A.节约成本 B.观察星空
    C.宣传环保 D.纪念爱迪生
    14.下列关于近些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任务艰巨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B.侵蚀减少率上升,水土流失加重
    C.多雨季节直接汇入长江干流的地表径流增多,水位上涨
    D.河床上升,湖泊萎缩,防洪能力下降
    发展绿色产品,进行清洁生产,避免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污染,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15~16题。
    15.绿色冰箱的推广使用,可以( )
    A.减少CO 2的排放,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
    B.减少CO 2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产生
    C.减少氟氯烃的排放,从而减轻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D.减少废热的排放,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
    16.关于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清洁生产只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
    B.研制可在自然界中分解的包装袋的过程不属于清洁生产
    C.进行清洁生产可将污染预防拓展到生产全过程,而无需回收废弃物
    D.实现生产过程、产品使用和最终报废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
    17.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开垦丘陵、山地地区的荒坡,发展种植业
    B.退耕还林、还草,排干沼泽,进行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
    C.沿海地区全部实行禁渔制度
    D.建设人工绿洲生态系统是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下图为部分国家能源消耗强度(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初级能源)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依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的能耗强度都在逐年下降
    B.按目前的趋势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能耗强度仍比发达国家的水平高
    C.按目前状况,21世纪中国能耗强度下降的难度 较小
    D.近20年中国的能耗强度下降了50%
    19.日本比美国的能耗强度低的内部动力是( )
    A.日本经济技术水平比美国高
    B.日本工业产值低于美国
    C.日本本国能源资源缺乏
    D.日本人口比美国少
    20.2012年5月16日12时,南海海域(含北部湾)第十四个休渔期开始,至8月1日12时结束。休渔政策的实施主要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循环性原则
    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给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21~23题。

    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公顷/人)
    [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
    国家
    生态足迹
    有效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国家
    生态足迹
    有效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新加坡
    6.9
    0.1
    -6.8
    冰岛
    7.4
    21.7
    14.3[来源:学科网ZXXK]
    比利时
    5.0
    1.2
    -3.8
    新西兰
    7.6
    20.4
    12.8
    美国
    10.3
    6.7[来源:学科网ZXXK]
    -3.6
    秘鲁
    1.6
    7.7
    6.1
    英国
    5.2
    1.7
    -3.5
    澳大利亚
    9.0
    14.0
    5.0
    日本
    4.3
    0.9
    -3.4
    巴西
    3.1
    6.7
    3.6

    21.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赤字为(单位:公顷/人)( )
    A.0.4 B.-0.4
    C.2.0 D.-2.0
    22.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 )
    A.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
    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
    D.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
    23.当生态赤字为负值时,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是使用了别国的资源,从全球的角度看是盗用了下一代的资源。这句话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 )
    A.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24.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为可持续发展可以做的日常行为有( )
    ①用淘米水浇花
    ②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③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④使用一次性餐具
    ⑤大量互赠明信片贺卡
    ⑥分类投放垃圾
    ⑦使用塑料袋购物
    ⑧使用节能灯具
    A. ①②③⑥⑧ B. ②③⑤⑥⑧
    C. ①②③⑥⑦ D. ①③④⑥⑧
    25.下列做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将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B.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C.在大湖泊周围将部分水域改造成粮田,解决人多耕地少的矛盾
    D.在山区的陡坡修梯田,提高粮食总产量
    我国目前有神舟系列飞船,有太空实验室,未来还准备登月。我国的航天技术都是为了和平利用太空,了解人类的宇宙环境,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据此回答26~27题。
    26.我国发展航天技术表明了我国( )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和谐
    27.由于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增强,地球也变成小村庄了。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方式主要就是三种,指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自动交接运用的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为( )
    A.运输 B.通信
    C.商业 D.贸易
    2010年11月12日,第五届“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开幕。据此回答28~29题。
    28.第五届年会主题“低碳城市,公众责任”体现了哪一类人地关系思想( )
    A.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
    29.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B.围湖造田
    C.陡坡开垦
    D.挖掘“发菜”
    30.土地资源一直是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之一,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
    A.数量 B.质量
    C.类型 D.区位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31题10分,32题13分,33题12分,34题10分,35题10分,共 55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从2009年起,新疆投资60亿元实施伊犁河谷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到2011年新增耕地320余万亩(1公顷约等于15亩),为把伊犁河谷打造成我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下面为新疆部分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图1)和伊犁河谷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图2)。

    (1)指出图1中甲所在地区的名称,并分析其降水量小的原因,同时结合图2简要分析伊犁河谷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






    (2)根据图2描述伊犁河谷地区的地形特征。





    [来源:学科网]

    (3)分析伊犁河谷的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






    32.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下图是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下表是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

    地 区
    发展支持系统
    东部地区
    121.2
    中部地区
    113.3
    西部地区
    110.2
    注:1995年全国为100.0
    (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





    (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





    (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 原因。





    (4)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2010年4月20日,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东南约82 km处海面的钻井平台爆炸起火,约36小时后沉没,其底部油井自4月24日起漏油不止,对相关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1)2010年5月19日,专家警告说,污染带可能在6天内到达佛罗里达半岛,导致污染带到达佛罗里达半岛的洋流是__________。
    (2)受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影响,美国5月25日宣布将当地禁渔区域扩大2万平方千米,实行禁渔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泄漏的原油在海面上形成浮油污染。为了研究海面的油层对水生动物的影响,某校学生设计了一组实验(如下图所示)。经观察,加入石油的甲杯中的动物1小时后死亡,而未加入石油的乙杯中的动物仍然存活,原因是什么?









    (4)本次石油泄漏造成了哪些危害?






    34.阅读“PPE怪圈”的有关材料,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PPE怪圈”(贫困—人口—环境”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指“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由于“PPE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存在的普遍性,常被用作解释贫困地区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
    (1)从①④线索入手,简述“PPE怪圈”的基本 成因。





    (2)从③⑤线索入手,简述贫困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来源:Zxxk.Com]




    [来源:Zxxk.Com]
    (3)试分析如何走出“PPE怪圈”的国家战略。






    35.根据以下几组资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A组: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30628万人,年平均增加809 万人。
    B组:2007年水利部最新调查显示,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余个供水不足,32个特大城市中,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据国土资源部预计,中国石油开采年限为15年。2005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 43%。
    C组:2006年度《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达到了536.8亿吨,比2004年增加2.3%;二氧化硫达2588.8万吨,比2004年增加1.5%。《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7.1%,遍及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1)从上述资料可看出,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很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走____________的道路,其明确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D 2.B 3.A 解析:第1题,生物柴油、乙醇汽油、煤炭与石油等能源归根结底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其本质来源是一致的。第2题,物质的反复传递和转化过程称为物质循环,即物质往返流动的过程,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第3题,利用荒地来种植能源生物,其主要目的是缓解能源生物种植与粮食生产相互争地的矛盾。
    4.B 5.C 解析:第4题,超载持续时间长短和年平均超载率大小没有必然联系,A错;2000年,四个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率最高,B对;从1980年开始,西藏牧区的草原退化现象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C错;读图并进行相关推理即可判断出D错。第5题,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可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C正确,A、B、D明显错误。
    6.C 7.B 解析:我国内蒙古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风能资源丰富。
    8.B 9.B 解析:第8题,由图中可看出,该处理方式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第9题,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必须降低环境资源成本和环境保护服务的费用,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0.B 11.B 12.C 解析:第10题,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法国,是由于人口总量大。但我国水资源总量却大于法国;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为5 045 m3,而美国仅为514 m3,约是美国的10倍;世界平均水资源拥有量为8 900 m3,我国为 2 200 m3,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人口少。第11题,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比其他国家高的原因是工业水平较低、技术水平低以及人们的节水意识淡薄。第12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节水空间很大。针对我国水资源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采取的措施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13.C 解析:地球一小时活动是倡导公众只有通过改变人们对于节能减排的态度,才能减轻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对世界的影响。因此其主旨是宣传环保。
    14.B 解析:本题主要是理解径流减少率和侵蚀减少率的含义,当侵蚀减少率上升时,意味着植被覆盖度提高,这时水土流失应减轻。所以选择B项。
    15.C 16.D 解析:第15题,绿色冰箱不再使用氟利昂等物质作为制冷剂,可以减少氟氯烃的排放,从而减轻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第16题,一般生产过程只关注产品的末端处理,清洁生产则关注产品的生产全过程的污染预防。
    17.D 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辨别,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开垦荒山荒坡,发展种植业是不正确的,因为荒山荒坡坡度陡,如果被开垦为农田会导致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正确的,但排干沼泽容易引起生态破坏。沿海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实行禁渔制度。建设人工绿洲生态系统,是维持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但不能改变沙漠的缺水状况。
    18.B 19.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在四个国家中最高,虽然下降幅度较大,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比发达国家的水平高。日本由于国内能源资源缺乏,对外依赖严重,所以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的理念出现得早,在各行业普及比较彻底,从而能耗强度比美国低。
    20.C 解析:休渔政策的实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21.B 22.A 23.C 解析:本题组考查可持续发展问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对地理图表数据的处理能力。第21题,由表中的信息可知,生态赤字=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第22题,生态赤字愈小,反映人类对-态环境的破坏越严重,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第23题,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持续性原则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24.A 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④使用一次性餐具既造成浪费,又产生大量“白色垃圾”,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⑤大量互赠明信片贺卡,破坏森林资源,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⑦使用塑料袋购物,易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25.B 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A项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可能导致植被破坏而加重水土流失,造成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B项符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C项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泊的生态功能减弱,破坏环境。D项陡坡开荒会加重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26.D 27.B 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地关系和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26题,结合材料“我国的航天技术都是为了和平利用太空,了解人类的宇宙环境,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反映了谋求人地协调的思想。第27题,指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自动交接是应用计算机和无线电通信技术,属于通信联系。
    28.D 29.A 解析:本题组以时事为背景,考查人地关系的相关知识。
    30.D 解析:工业文明阶段,土地的区位(直接影响地价)对工业来说最为重要。
    31.(1)准噶尔盆地。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之地形闭塞,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而降水稀少。伊犁河谷虽然远离海洋,但其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的地形,有利于接纳西风带来的气流,形成山地降水,从而成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湿岛”。
    (2)伊犁河谷是由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南天山山脉夹峙形成的西部宽、东部窄、西低东高、向西敞开的三角形区域;近东西走向的中天山山脉又将其分割成山脉、河谷相间的 格局。(3)环境问题:土壤次生盐渍化和荒漠化。措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灌溉,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
    解析:第(1)题,由图1可知,甲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降水少的原因主要从地理位置和地形阻挡两方面进行阐述。第(2)题,对地形特征的描述主要从山脉的走向、地势高低、山脉和谷地分布等方面进行。第(3)题,针对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要因地制宜。
    32.(1)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 系统。(2)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较快上升,2004年后平稳发展。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效。(3)变化缓慢,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尚未持续恶化)。原因: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冲击部分得到缓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4)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农业占较大的比重。工业结构:东部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呈过渡性特征。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很明显,图中上升速度较快的支持系统是智力、发展和社会三大支持系统,它们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升的主要驱动力。本题考查的是读图能力。第(2)题,可根据图中各支持系统变化曲线的特点分阶段总结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特点。就农业角度分析,要依据试题提供的资料,从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和农业政策调控等方面说明。第(3)题,由图中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曲线不难看出,相对于其他曲线,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缓慢,且先降低再在低水平上保持稳定。分析原因时要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着手。第(4)题,读表可知,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由东向西减弱的差异,根据题意,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因此,可根据东、中、西部的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和工业结构差异来分析说明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差异的原因。
    33.(1)墨西哥湾暖流 (2)防止有毒物质通过海产品进入人体,对人类产生危害 (3)油层封闭水面,隔断水体与大气的氧交换,使水中动物因缺氧而死亡。(4)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危害人体健康;危害渔业生产;破坏海滨娱乐场所等。
    解析:第(1)题,墨西哥湾暖流可把污染物带到佛罗里达半岛。第(2)题,实行禁渔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人体健康。第(3)题,油层阻隔了大气与水体的氧交换,使水中动物缺氧死亡。第(4)题,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
    34.(1)随着人口增加,在人类现有的开发能力下,能利用的资源和环境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便导致生活贫困和环境问题。(2)贫困导致人们眼前的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需要,导致环境恶化,导致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加剧贫困。(3)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实施环境工程和颁布环境保护法规;合理规划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向;政府增加资金投入。
    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贫困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解题时要分析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活贫困,生产技术就低下,就需要增加劳动力数量;而人口增长又会加大环境的压力,导致环境恶化;环境恶化又会使土地生产力下降,生存条件恶劣,收成减少,生活更加贫困。
    35.(1) 庞大的人口压力 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深刻的环境危机 (2)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第(1)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从人口、资源和环境三方面分析;第(2)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有关绿色GDP的理解,正确的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学业分层测评16第6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2节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本册综合复习练习题,共8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氮氧化合物,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