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浙科版选修1《实验二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同步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8906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及反思,共3页。
实验二.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1.(2009学年杭州二中高三年级第4次自选模块练习)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噬盐菌的菌样应从 环境采集。(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以 的培养基,并在 条件下培养。(3)下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4)在对大肠杆菌进行数量测定的实验中,在某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与事实更加接近可信的是 。A.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 B.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2和26,取平均值24C.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5和52,取平均值26D.四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30、24和25,取平均值25用这种方法测定密度,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 (多、少),因为___ __。[来源:学科网ZXXK](5)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熔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 ,接种前要进行 。[来源:学§科§网Z§X§X§K]2. (2010·全国高考Ⅰ,34)下列是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问题,请回答:(1)某细菌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KH2PO4、Na2HPO4、MgSO4、葡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其中凝固剂是________,碳源是__________,氮源是__________。已知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故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按照化学成分分类,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从同化作用类型上看,用该培养基培养的细菌属于__________。(2)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菌体数目,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可得到细菌的__________曲线。该曲线中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作为纵坐标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中,为了获得形态和生理特征一致的菌体,一般应在__________期取材;在生产中,常搜集培养至__________期的细菌用于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3.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且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尿素只有通过土壤中某些细菌分解为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合成脲酶,脲酶能催化尿素水解。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培养基配方如下:KH2PO4Na2HPO4MgSO4·7H2O蛋白胨葡萄糖尿素琼脂1.4 g[来源:学科网ZXXK]2.1 g0.2 g1.0 g10.0 g1.0 g15.0 g(1)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__________(能/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要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宜采用____________法接种,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____________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活菌数。(3)初步分离脲酶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法,如下图,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最先出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定分离出的脲酶纯化程度,一般采用__________法。(4)该同学设想:由活性脲酶和尿素混合,制成“加酶尿素”,尿素肥效一定更高。为了提高“加酶尿素”中脲酶的利用率,应当采用 技术。4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 ) A.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 B.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取平均值238 C.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212和2墨6,取平均值163 D.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l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5.若要分离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对于采集和处理土壤样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最好选择在肥沃湿润、动物排泄物多的土壤中取样B.采集的土样需经高温灭菌后,才可以用于制取土壤稀释液
C.制备土壤稀释液时,要用无菌水D.用于制备土壤稀释液的各种器具要经过灭菌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只有细菌可以分解尿素 B.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只有一种微生物可以生长
C.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存在有利于植物的N素营养
D.若要分离出土壤中能独力固氮的微生物,可用尿素培养基
7.工作人员为了解某种细菌的发酵进程,连续取样检测培养液中的细菌数目。已知开始时细菌的数量约为2×104个/mL。工作人员在培养的不同时间进行4次连续取样,分别进行如下稀释处理,再分别取第一次取样稀释103倍、第二次取样稀释105倍、第三次取样稀释106倍、第四次取样稀释106倍的菌液1mL,接种于装有已灭菌的培养基的①、②、③、④号培养皿中培养48小时,检查其菌落数目。菌液 9mL水 9mL水 9mL水 9mL水 9mL水 9mL水图1 对不同时间取样的菌液分别进行稀释(数据表示稀释倍数)
图2 对不同时间取样的稀释菌液进行培养得到如下结果:①、②、③、④培养皿中的菌落数分别是19个、25个、46个、47个。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 接种细菌培养液于平板上的方法为__________。四次取样测得的培养液中实际的菌体数分别是每毫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个。
⑵ 用该种方法测得的细菌数量是______(活或死)菌的数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参考答案:(1)海滩等高盐 (2)淀粉为唯一碳源、高温 (3)稀释涂布法、平板划线法(4)D、多、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5)pH调整、高压蒸汽灭菌2.(1)琼脂 葡萄糖 尿素 选择 合成 异养型 (2)群体生长 培养的细菌以指数形式增殖,取对数便于反映细菌群体的生长规律 对数 稳定3.(1)不能 培养基含蛋白胨,尿素不是唯一氮源,不能选择出只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2)稀释涂布平板 菌落数目 (3)凝胶色谱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电泳 (4)固定化酶 4、D 5 B 6C[来源:学#科#网Z#X#X#K]7.⑴ 液体涂布法 1.9×104、2.5×106、4.6×107、4.7×107
⑵ 活 ,活菌能够通过繁殖形成菌落[来源:学,科,网]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教案,共15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专题20 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专题提分攻略(有答案),共25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专题12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有答案),共3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难点精讲,难点突破,真题回顾,新题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