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巩固练习
展开《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②平原地区耕作层厚度小
③三江平原西部是黑土的主要分布区
④地势平坦,适宜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东北平原的耕作层厚度大,土壤肥沃.
2.东北地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符合由南到北排列顺序的是( )
A.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B.森林类型:暖温带常绿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
C.作物:冬小麦、春小麦、甜菜
D.土壤:黑土、黑钙土、草甸黑土
【答案】 A
【解析】 东北地区的温度带自南向北依次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森林类型最南应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春小麦和甜菜的分布区是相同的.黑土、黑钙土、草甸黑土的分布是按东西方向排列的.
“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现在已为玉米所取代).”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据此完成3~5题.
3.东北农业基地的自然资源优势,最突出地表现在( )
A.土地资源优势 B.草场资源优势
C.矿产资源优势 D.地理区位优势
4.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是( )
A.耕地总面积、人均面积、单一农业劳动力担负面积都较多
B.宜农荒地全国最少,扩大耕地面积潜力较大
C.主要为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
D.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5.东北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上的显著特征是( )
A.耕地面积广大
B.宜农荒地最多
C.土壤肥沃
D.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答案】 3.A 4.A 5.C
【解析】 东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优势明显.东北地区的耕地面积,人均面积都很大.
读下图,完成6~7题.
6.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7.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
【答案】 6.D 7.D
【解析】 由图示可知,甲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乙位于松嫩平原地区,丙位于大兴安岭北段,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草地、耕地、林地.东北地区尽管热量较少,只能满足作物一年一熟,但人均耕地面积多,故粮食商品率高.
8.关于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
B.平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C.西部草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
D.山区农业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答案】 A
【解析】 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不相同,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是平原区农业发展重点之一,而不是发展方向.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是山区农业发展方向,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是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9~12题.
评价类别 | 农作物A | 农作物B | 农作物C | |
满足程度 | 热量满足率 | 22 | 22 | 16 |
水分满足率 | 79 | 84 | 84 | |
土壤养分满足率 | 84 | 84 | 84 | |
社会经济因素 满足率 | 76 | 29 | 42 | |
资源 利用率 | 光合潜力利用率 | 11.3 | 4.4 | 4.5 |
光温潜力利用率 | 51.0 | 20.2 | 29.0 | |
气候潜力利用率 | 64.2 | 24.1 | 34.7 | |
气候—土壤潜力 利用率 | 76.4 | 28.7 | 41.4 |
9.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答案】 B
【解析】 热量满足率最多只有22%,远低于水分、土壤养分和社会经济因素的满足率,这是由当地气温低、热量不足造成的.
10.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A.气温 B.降水
C.土壤 D.社会经济因素
【答案】 C
【解析】 三种农作物土壤养分满足率都达到了84%,说明土壤养分含量高.
11.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
A.农作物A B.农作物B
C.农作物C D.农作物B和C
【答案】 A
【解析】 资源利用率的各个项目中,农作物A的利用率都远高于农作物B和C,说明当地最适合种植农作物A.
12.该地区可能是( )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松嫩平原 D.河西走廊
【答案】 C
【解析】 由第9题的分析可知,气温条件是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说明该地区纬度较高或海拔高,再综合土壤养分含量高这一条件,可以确定该地区为松嫩平原.
二、综合题
13.根据以下歌词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网络流行歌曲《家在东北》简介
生活地理·流行歌与地理
作词:庞龙 孔加欢
作曲:庞龙 韩东 孔加欢
演唱:庞龙
歌词:“我的家在东北 松花江上啊 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 在那青山绿水旁 门前两棵大白杨 齐整整的篱笆院 一间小草房啊 哎……”
(1)歌词中体现了东北地区的哪些自然地理条件?
(2)歌词中的“大豆高粱”位于东北的哪个农业生产区,该区域的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分别是什么?
(3)歌词中的“大白杨”是东北林区的主要的树种吗?东北的主要树种是什么?主要林区在哪里?
【答案】 (1)地形和水文.
(2)耕作农业区. 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发展优质、专用农产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3)不是. 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等.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解析】 本题以生活中的流行歌曲考查相关的地理知识,从歌词的描述可知其体现了东北的山水两个方面的自然地理知识,歌词中的大豆和高梁是东北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等耕作农业区的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的品种,并适当地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绿色农业.歌词中的“大白杨”并不是东北的主要树种,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的主要树种是: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等.
14.结合以下东北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曲线代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和pH值为5.6的曲线,请判断:B曲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区域大部分地区4.5<pH值<5.6,推测该区域的能源消费构成可能以________为主.
(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商品粮基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所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该地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图示分析,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pH值为5.6的曲线
(2)煤
(3)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 ①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②机械化水平高;③土壤肥沃;④水分条件较好.
(4)①为了保证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必须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的肥力 ②林业的发展应坚持以营林为主,同时合理采伐 ③加强湿地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区域图的阅读分析能力.A曲线位于大兴安岭附近,它对应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所以B曲线为pH值为5.6的曲线,pH值在4.5~5.6范围内为酸性,是由于燃煤所致.分析商品粮基地建设从地形、土壤、水源、机械化等方面入手.联系所学知识从土壤、植被、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知能拓展阅读
“北大荒”与“北大仓”
“北大荒”之称由来已久,清代一位著名诗人曾赋诗描绘“北大荒”情景:“百里无人断午烟,荒原一望杳无边”.“北大荒”到底有多大,有多荒?《辞海》上说,“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广大荒芜地区.在人们狭义的理解中,“北大荒”主要指黑龙江垦区所辖地域,北以黑龙江、东以乌苏里江、东南以兴凯湖和俄罗斯为界,西同内蒙古自治区相连,南与吉林省毗邻,横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南麓地区,总面积8 000多万亩.
世界上有三块著名的黑土地:一块是美洲——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在欧洲——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一块在亚洲——中国东北的“北大荒”.“北大荒”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上世纪50年代,这里是荒原茫茫,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沼泽遍布,野兽出没林间,百鸟低空飞翔.“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曾是这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初垦时黑土层深达0.6~1米,人们形容这里的黑土“攥一把能流出油”.
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王震将军率10万转业官兵进军北大荒,60年代70余万支边青年、知识青年投身垦荒事业,90年代10几万省内外农民挥汗黑土地,历经半个多世纪艰苦奋斗开发建设,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良田无际、稻麦飘香、城镇相望的北大仓.累计开垦了3 000万亩耕地,每年可生产商品粮70亿公斤,按每人每年百公斤口粮计算,可供京、津、沪城市人口吃1年多,“北大荒”因此被人们称为“北大仓”.
在一阵改造大自然、誓把荒原变良田的热浪过后,北大荒的林地面积和湿地减少了一半多,原始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大自然无情地向人们开出了一个巨额“罚单”:旱涝灾害频繁、江河泛滥、水土流失、风蚀沙化严重,许多野生动物被迫迁徙.
失去了森林植被的庇护,风蚀、流水冲刷使原本平整的黑土地变得千沟万壑,曾肥得流油的土地因水土流失和严重沙化而日益贫瘠.黑土层由七八十厘米厚变成二三十厘米,颜色也开始变黄,成了“破皮黄”、“火烧云”.黑土区表层每年流失达0.5至1厘米,地力明显下降,黑龙江省每年因此减产粮食达25亿公斤.黑土区形成1厘米表土需要400年时间,而如果任其流失,再过50年黑土层将流失殆尽,“北大仓”将名存实亡!
面对接踵而来的生态危机和大自然开出的巨额“罚单”,北大荒人开始明白了一个早该明白的道理:大自然的赐予不是取之不尽的.欲取之,必予之.森林和人类唇齿相依,要尽快改善“北大荒”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除了停止开荒,退耕还林,恢复植被,已别无选择.
2001年,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决定停止湿地开荒,拯救黑土地,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退耕还林,将黑龙江省建成生态省.按计划,2001~2010年,将把全省1 494万亩超坡耕地、沙化耕地和低产田全部退耕还林,在宜林的荒山荒地造林1 500万亩,10年后将新增林地3 000万亩,实现退耕还湿地300万亩.黑龙江省广袤的黑土地上正在经历又一次历史巨变:这里将有3 000万亩耕地和荒山重新变成茫茫林海,而这恰好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昔日“北大荒”上开垦出的3 000万亩耕地面积相吻合.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巩固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