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后复习题
展开《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同步练习
(测试时间 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某地区地形图”,回答1~3题.
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3.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1.D 2.B 3.D
读下图,回答4~6题.
4.该图最有可能是 ( )
A.东北耕地分布图 B.东北经济作物分布图
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 D.东北林地分布图
5.图中图例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
A.针叶林 B.人工经济林和次生林
C.春小麦 D.大豆
6.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 )
A.保护水土 B.建成我国的畜牧业基地
C.综合治理中、低产田 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答案】4.D 5.B 6.D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7~9题.
7.下列因素中,与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 )
A.气候冷湿 B.城市集中
C.土壤贫瘠 D.天然牧场广阔
8.影响美国各农业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自然条件 B.市场 C.交通 D.科技
9.下列不属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 )
A.生态农业 B.精确农业
C.有机农业 D.石油农业
【答案】7.D 8.A 9.D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据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11.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地盐碱化 D.洪涝灾害
【答案】10.B 11.C
读下面3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第12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相似
B.②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为草场面积
C.大力发展种植业是③地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D.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
【答案】D
据东北三省农业部门2012年10月29日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2012年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达2 360亿斤,比去年增加260亿斤.但由于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因此要稳定粮食价格,必须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粮食稳定增产.据此完成13-15题.
13.东北地区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
①耕地面积广阔 ②粮食单产高 ③土壤肥沃 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东北地区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
A.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
B.便利的交通条件
C.农业生态环境较好
D.城市和工矿业发达
15.目前不属于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的是 ( )
A.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
B.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C.粮食品种和质量欠佳
D.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答案】13.A 14.C 15.A
二、综合题(共40分)
16.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面问题.(22分)
材料一 2012年12月6日,2012年河南省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中原经济区建设投资说明会暨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据悉,河南省通过此次签约活动共引进110个项目,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41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29个,食品与农副产品深加工业项目13个,现代服务业项目20个,基础设施项目7个.投资较大的项目有:中国华能集团在郑州市投资50亿元的华能郑东新区燃气电源项目等.
材料二 河南省地图
材料三 河南省人口材料
| 总人口(万人) | 农村人口数(万人) | 60岁以上人口(万人) | |
2005年 | 9 371 | 6 499 |
|
|
2010年 | 9 402 | 5 781 | 城市:395 | 农村:802 |
(1)河南省绝大部分地区的自然带属于________;该省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产区,其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几年河南省人口增长类型属于________;2010年比2005年城市化水平增长了________个百分点(保留1位小数),2010年城市和乡村比较,老龄化更加严重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冬夏季均温最大温差数值,上图中A、B、C、D、E、F六地中,最大的是________.河南省冬夏季气温分布状况有何差异?
(4)河南省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建成全国性粮食基地、现代农业基地.试分析其发展条件.
【答案】(1)温带落叶阔叶林 冬小麦
(2)现代型 7.8~7.9 乡村
(3)E 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大;夏季气温南北差异小,全省普遍高温。
(4)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耕地面积广大;农业基础好,粮食生产历史悠久;省内农机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发达;全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政策的支持;交通便利。
17.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及“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读我国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源.
区域 | 植被类型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年降水量 (毫米) |
农业植被 | 200~400 | 600~620 | |
杂草类 | 100~200 |
| |
小灌丛、碱蓬 | 1~50 | 380~390 |
材料二 下面是B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为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解决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3)分析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对B地区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答案】(1)
区域 | 人口密度 | 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
A区域 | 大 | 降水较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农业 |
B区域 | 小 | 降水少,地表多流沙,土地盐碱化,不适宜农牧业的发展 |
(2)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等 过度开垦,只种不养 退耕还林、还草,保持黑土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营造防护林等。
(3)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巩固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