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第三节 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第三节 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达标测试,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训练5 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一、选择题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乡环境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据此完成第1~2题。1.下列不属于城乡特色景观的是( )。 A.西双版纳竹楼 B.黄山云海C.《拓荒牛》雕塑 D.山西的乔家大院2.下列特色景观与其所在地搭配正确的是( )。①“小桥、流水、人家”——江苏昆山周庄独特水乡景观②“家家流水,户户垂柳”——云南丽江的高原水乡风貌③首次将“古城历史典故”列入保护范围——古城苏州寒山寺风景区 ④“万国建筑博览”——上海外滩江边大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1.B 2.D据《中国文化报》“……现代企业流水线的激越高昂与昆曲的柔媚清丽,工业园的开阔疏朗与网师园的精致古雅,白发苏州以它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雍容气度,将它们统统接纳在怀抱之中……”据此完成第3~4题。3.上述材料最能体现苏州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是哪项措施?( )A.以严格的法律法规作为保护的依据B.新旧城协调、共同发展C.注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D.分类、分区保护4.苏州附近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A.昆曲 B.古琴C.成语典故 D.皮影解析:材料中的文字反映出苏州古城区的创新以及新区的不断发展,因此材料体现了新旧城协调、共同发展的保护措施。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江苏的昆山地区,2001年5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是苏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答案:3.B 4.A读右图,完成第5~6题。5.该图是我国哪座城市的标志?( )A.北京 B.上海C.杭州 D.广州6.该图示所在城市属于( )。①交通枢纽城市 ②区域中心城市 ③商贸旅游城市④口岸城市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第5题,东方明珠塔是上海市的标志。第6题,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的区域中心城市,海陆空交通发达,是交通枢纽城市;上海位于长江口,商业发达,是口岸和商贸旅游城市。答案:5.B 6.D7.关于我国对历史建筑物保护措施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只是将保护对象原封不动地保护起来B.对于有些文物建筑,在保护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利用C.当被保护建筑的位置与现代城市建设发生冲突时,可以放弃保护D.对被保护的建筑修缮、加固和修复时,可以改变其面貌解析:城市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保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条例作为保护的依据;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分类、分区保护;合理利用老建筑,协调配置新老建筑;注重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答案:B南京夫子庙始建于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夫子庙屡建屡毁,屡毁屡建,至1984年重建的夫子庙地区,融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戏剧文化、商业文化于一体,满足人们游憩、娱乐、消费、考古等多层次需求。据此完成第8~9题。8.南京夫子庙地区的城建历史说明了( )。A.一个城市早期建筑风格对现代化城市建设会产生不利影响B.一个城市早期设立的活动,与后期城市发展活动没有联系C.一个城市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城市功能分区有着深远影响D.一个城市的历史由于时间流逝,对现代城市的建设不会产生影响9.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因此( )。A.老城保护原貌,不许更动,另建新城B.城乡建设要全盘继承历史遗产和风格,保持历史风貌C.城市建设应另辟蹊径,不受历史古城的影响,需要创新D.城市改造,要充分考虑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力求保持历史文化特色解析:南京夫子庙是南京历史上有名的建筑,在古代一直是有名的文化商业分布区,到今天还是如此,体现了历史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在旧城保护中,要注意合理利用老建筑,协调好新老建筑,注重新旧城协调发展。答案:8.C 9.D10.右图显示保护建筑的方法是( )。A.分类、分区保护法B.实现新老建筑融合的方法C.护旧建新的方法D.维修保养的方法解析:图中景观是法国卢浮宫,法国卢浮宫的改造实现了新老建筑的融合。答案:B二、综合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飞速加快,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如何做好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材料二:右图是苏州城市西北部局部图。前面是寒山寺风景区,运河、老式民居、枫桥、寒山寺等古迹历历在目,远处则是高楼林立的苏州新区,这里集中了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国际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1)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城乡个性的重要体现。列举在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保护的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至少六条)(2)据材料二说明怎样协调城乡发展和城乡特色景观及传统文化保护的关系。解析: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继承,又是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城镇发展必须突出地方传统特色,突出区域文化特点。在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保护的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有城市历史文物、旧时典型街区景观、古建筑、古树、老字号、名人故居、革命纪念地、地方传统艺术、民间工艺美术、装饰与服饰、著名的学校、博物馆和展览馆等。同时要搞好新旧城市协调发展,既保护旧城景观,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答案:(1)在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保护的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有:城市历史文物、旧时典型街区景观、古建筑、古树、老字号、名人故居、革命纪念地、地方传统艺术、民间工艺美术、装饰和服饰、著名的学校、博物馆和展览馆等。(2)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既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又使新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保护、发展两不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精品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河段的流水侵蚀作用以,关于甲、乙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图中各阶地黄土层形成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本册综合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本册综合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