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三、放射性衰变测试题
展开三、放射性衰变
1.某原子核的衰变过程为:XYP,则( )
A.X的中子数比Y的中子数少2
B.X的质量数比Y的质量数多5
C.X的质子数比P的质子数少1
D.X的质子数比P的质子数多1
解析:对两种衰变写出衰变方程X Y P,由此知D正确。
答案:D
2.在存放放射性元素时,若把放射性元素①置于大量水中;②密封于铅盒中;③与轻核元素结合成化合物,则( )
A.措施①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B.措施②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C.措施③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D.上述措施均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解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衰变的快慢用半衰期表示。半衰期的大小是由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决定的,与原子核所处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无关。不管该放射性元素放在什么地方、温度是高是低、是以单质形式存在还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该元素的半衰期均不变。本题只有D项正确。
答案:D
3.放射性同位素被用作示踪原子,主要是因为( )
A.放射性同位素不改变其化学性质
B.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比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短得多
C.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D.放射性同位素容易制造
解析:放射性同位素用作示踪原子,主要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替代没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参与正常的物理、化学、生物的过程,既要利用化学性质相同,也要利用衰变规律不受物理、化学变化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等,故选项A、B、C正确。
答案:ABC
4.用中子轰击氧原子核的核反应方程式为n→X,对式中X、A、Z的判断正确的是( )
A.X代表中子,A=17,Z=1
B.X代表电子,A=17,Z=-1
C.X代表正电子,A=17,Z=1
D.X代表质子,A=17,Z=1
解析:根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可以判断Z=1,A=17,X是正电子,选项C正确。
答案:C
5.一个氡核Rn衰变成钋核Po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3.8天。1 g氡经过7.6天衰变掉氡的质量以及Rn衰变成Po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 )
A.0.25 g,α粒子 B.0.75 g,α粒子
C.0.25 g,β粒子 D.0.75 g,β粒子
解析:经过了两个半衰期,1 g的氡剩下了0.25 g,衰变了0.75 g,根据核反应的规律,质量数和电荷数不变,放出的应该是α粒子。
答案:B
6.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生2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关于它的原子核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减少8 B.质子数减少2
C.质子数增加2 D.核子数减少10
解析:2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8,电荷数减少4,6次β衰变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6,最终质量数减少8,电荷数增加2。所以核子数减少8,质子数增加2,中子数减少10,选项C正确。
答案:C
7.放射性元素钚Pu经过一系列衰变后变为稳定元素铋Bi,在这个过程中要经过 次α衰变, 次β衰变。
解析:α衰变的次数n1=(241-209)÷4=8次
β衰变的次数n2=|94-83-2×8|=5次。
答案:8 5
8.14C是一种半衰期为5 568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树中14C的含量为原来的,则该古树死亡时间距今大约多少年?
解析:由剩下物质质量计算公式得出m=()nM,由题设条件,得=()nM,n=2,所以该古树死亡时间应该为两个14C的半衰期,即t=2τ=5 568年×2=11 136年。
答案:11 136年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一、放射性的发现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一、放射性的发现课后测评,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放射性的发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二、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二、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课时作业,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选修1-2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内能三、固体和液体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选修1-2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内能三、固体和液体练习,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固体和液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