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选择题
1. 有学者认为,莎士比亚笔下“因复杂个性而显得有点矛盾”的人物“最富真实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学者强调人应该富有个性
B.莎士比亚描绘了质朴的人性
C.莎士比亚注重刻画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
D.体现了“人”与“社会”双重觉醒特征
【答案】C
【解析】作者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不强调个性问题,故A项错误;“质朴的人性”与材料“因复杂个性而显得有点矛盾”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因复杂个性而显得有点矛盾”“最富真实性”,意在反映现实中真实的人,包括其内心状态,故C项正确;人类内心世界的复杂并不能说明“人”与“社会”双重觉醒,故D项错误。
2.有学者评论说:“《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该学者描述的“他”是( )
A.苏格拉底
B.但丁
C.马丁·路德
D.莎士比亚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九十五条论纲》”可知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有关,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史实,排除。
3.海涅把马丁·路德称为“一个由天意选中出来粉碎罗马霸权的贫苦修道士”,其主要理由是马丁·路德推行的宗教改革( )
A.抵御了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
B.破除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C.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
D.建立了不同以往的现代宗教
【答案】B
【解析】“罗马霸权”是指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故A项错误;“粉碎罗马霸权”是指破除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故B项正确;“一个由天意选中出来粉碎罗马霸权的贫苦修道士”没有刻意说明人的主体意识,故C项错误;宗教改革只是打破了天主教会一统欧洲的格局,其形式没有完全现代化,故D项错误。
4.伏尔泰称赞“牛顿把他的工作推到人类思想从未达到的最大胆的真理”,并出版了两部介绍牛顿学说的通俗读本《牛顿哲学原理》和《哲学通信》。伏尔泰此举的目的是( )
A.借牛顿之名宣扬理性学说
B.推动法国大革命进入高潮
C.强调启蒙思想是科学产物
D.扩大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材料中伏尔泰称赞牛顿以及出版了两部介绍牛顿学说的通俗读本,反映了伏尔泰希望借助自然科学来宣传启蒙思想中的理性主义,故A项正确;伏尔泰去世于1778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故B项错误;伏尔泰只是出版了介绍牛顿学说的读本,并不意味着启蒙思想就是来源于此,故C项错误;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他出版介绍牛顿学说的通俗读本的目的是宣传理性学说,扩大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是客观影响,故D项错误。
5.特别喜欢咖啡、老是泡咖啡馆的巴尔扎克曾这样描写18世纪的巴黎:“咖啡馆的柜台就是民众的议会厅。”这说明当时的巴黎咖啡馆是( )
A.巴尔扎克创作的灵感来源
B.启蒙思想重要的传播平台
C.法式生活习俗的基本象征
D.最为重要的民主政治机构
【答案】B
【解析】巴尔扎克认为“咖啡馆的柜台就是民众的议会厅”,说明当时的民众在巴黎的咖啡馆内讨论政治,这起到了启发民智的作用。再结合时间“18世纪”可知,当时的巴黎咖啡馆是启蒙思想重要的传播平台,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6.下表为18世纪中叶至1770年间法国著名思想家的书籍出版情况(1000—2000册/版)。这表明法国( )
A.民众文化水平提髙
B.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地位较高
C.图书出版事业发达
D.启蒙思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答案】D
【解析】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书籍的多次再版情况,不能推断民众文化水平的变化、启蒙思想家社会地位的变化以及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状况,故A、B、C三项错误;法国启蒙思想家书籍的多次再版,能够直接反映出当时启蒙思想社会影响力的扩大,故D项正确。
7.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由贵族团体和由选举产生的代表平民的团体共同拥有,二者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也有各自的见解和利益。这一思想渗透的核心政治理念是( )
A.民主
B.共和
C.分权
D.平等
【答案】C
【解析】民主是一种决策方式,主张少数服从多数,故A项错误;共和制与君主制相对应,是一种无贵族的政体,故B项错误;材料中“立法权由贵族团体和由选举产生的代表平民的团体共同拥有,二者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也有各自的见解和利益”,体现了分权思想,故C项正确;平等与等级制度相反,材料未提及平等问题,故D项错误。
8.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
A.人民主权说
B.社会契约论
C.自由平等说
D.天赋人权说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可知,卢梭在这里强调的是人民意志的至高无上性,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卢梭认为社会契约具有可更改性,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故C、D两项错误。
9.康德说:“一个人确实可以为了他本人并且也只是在一段时间之内,推迟对自己有义务加以认识的事物的启蒙;然而径行放弃它,那就无论是对他本人,而更是对于其后代,都可以说是违反而且践踏了人类的神圣权利。”这说明康德主张( )
A.自由是个人应有的权利
B.理性可以被相互转让
C.人要勇于批判与反思
D.建立公正的和谐社会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然而径行放弃它,那就无论是对他本人,而更是对于其后代,都可以说是违反而且践踏了人类的神圣权利”可知,康德认为人应该进行启蒙,即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人要勇于批判和反思,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10.弗兰克·萨克雷在他的《世界大历史》一书中说道:“启蒙思想,要求我们摒弃上帝启示和传统教条,强调理性和自然规律,并且相信人类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据此可以判断,启蒙思想( )
A.推动了人们观念的解放
B.与科学革命互相促进
C.摒弃了天主教的教义
D.开启了理性主义之旅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摒弃上帝启示和传统教条,强调理性和自然规律,并且相信人类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可知,材料强调启蒙思想推动了人们观念的解放,故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启蒙运动源自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怀疑。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材料四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所说“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的依据。
(2)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3)根据材料三,分析启蒙运动发生的原因。
(4)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在思想领域内反封建方式的变化及导致此变化的经济和文化原因。
【答案】(1)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是对古希腊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因此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生”;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反教会神学世界观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因此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新生”。
(2)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局限于社会上层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则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较广泛。
(3)新航路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兴起引发了信仰危机。
(4)变化:由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到以理性为武器进行直接批判。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近代科学的进步。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因为从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分别从文艺复兴继承与发展古希腊人文精神和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方面分析回答。
第(2)问,根据材料二“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
第(3)问,根据材料“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并结合所学可知,是新航路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兴起引发了信仰危机。
第(4)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和材料四“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概括得出由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到以理性为武器进行直接批判。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推动资产阶级反封建方式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近代科学的进步。
思想家
作品名称及出版数量
伏尔泰
《老实人》43版
《哲学通信》35版
卢梭
《新爱洛依斯》70版
《卢梭全集》18版
狄德罗
《百科全书》24 000套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1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