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一》示范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8932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园地一》示范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8932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示范课教学设计全册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园地由“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部分组成。“交流平台”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词句段运用”通过收集课外资料,交流不同地区的节日风俗和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风俗习惯;让学生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等多种形式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通过书写提示,了解行书的字体特点,再照着写一写,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日积月累”重在朗读指导,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把《长歌行》这首诗读出节奏、读出韵味。熟练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意。
教学目标
1.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揣摩优美的语句,了解民间习俗的寓意,说一说寓意吉祥的习俗,和同学交流;
3.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有什么好处;
4.有感情地朗读《长歌行》,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
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且学习运用。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完成课前预习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中国的人口众多,民族文化更是各有特色,斑斓多姿,在悠久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熠熠闪光,给人类留下了宝贵而难得的精神文化!而民俗活动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感受它们的异彩纷呈,体会人类智慧的结晶,体验民俗活动带来的独特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1.朗读“交流平台”,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做批注。
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阅读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3.作者在写北京的春节时运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小组内讨论、交流。
4.学生联系自己本单元的习作,说一说你在习作中写了什么,哪些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推选代表全班汇报。
全班交流,评价。
小结:读文章时,不仅要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还要将这样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三、词句段运用
1.习俗寓意。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都知道哪些习俗?
(2)指名学生回答。
(3)自由读题,思考这些习俗都有什么寓意。
(4)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5)除了这些寓意吉祥的习俗,你还了解其他寓意吉祥的习俗吗?(查阅资料搜集)
2.请学生读一读课本中的句子,体会画线词语。
3.请学生来说说不同的词语在同一句子里的意思。
4.想一想,在句子中用不同的字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巧妙之处。
总结:原来这些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意思相近,是一组近义词。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可以用哦,一定会让你的作文读起来更加有趣!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介绍过的民俗活动。
2.回忆上节课介绍民俗活动的技巧,做到详略得当。
二、书写提示
1.自由读一读下面的文段,并观察下面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
2.教师提醒学生用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进行书写,一笔一画认真照着写。
3.鼓励学生自己在本子上,写一遍,看看写字速度、和字体有没有新的变化。
三、日积月累
师:同学们,中国是文化大国,而中国的古诗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领略古代诗人的风采,受到古典艺术的熏陶,收获人生的启迪。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背一背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吧!
解题,介绍诗歌:《长歌行》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也叫“歌”或“行”。
教师简要介绍诗歌意思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练习读。
①学生按老师的提示练习读古诗。
②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并集体指导朗读。
③有韵味地齐读全诗。
教师过渡:大家能把古诗读通、读出韵律,已经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古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古诗的意思。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诗歌讲解】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揭示诗歌主旨的是哪两句诗?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诗的?
预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两句诗劝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把握今天。
2.学到这儿,你们能背诵这首诗了吗?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你可以摇头晃脑地背,也可以踱着方步边走边背,还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背,甚至可以唱着背。
3.师:同学们,你们还读过哪些劝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句子呢?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明白了俗语和成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明白了怎样进行创编故事,还学习了古诗。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四、布置作业
1.继续搜集劝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句子;
2.朗读并背诵《长歌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第五单元14 文言文二则学弈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精品教学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