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8 匆匆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紧紧围绕“匆匆”二字,把抽象的时间当作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描写,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稍纵即逝的时间的留恋、无奈和惋惜之情,也表达了作者不甘虚度一生的强烈愿望。教学时,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验真情;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环境,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融入教学中,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对话、与教师对话。在品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蕴,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目标
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第1、2自然段。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
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第1、2自然段。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课前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情景体验
1.同学们,“匆匆”是什么意思呢?(急急忙忙的样子)
2.体验“匆匆”:你们在生活中,有过追赶时间的体验吗?(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人们赶火车的图片,考试时同学们争分夺秒答题的图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是啊,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时光匆匆,日子一去不复返,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朱自清却把流动的时间定格在了文字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匆匆》。
4.搜集作者资料。关于朱自清先生,相信同学们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同桌间交流交流你们所了解的朱自清。(课件出示朱自清的人物生平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人,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文艺论著《诗言志辨》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的知识越接近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因此,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畅谈自己的生活经验,真实感受时间的稍纵即逝,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出生字,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2.识记生字。
(1)生字按结构分类。
(2)正音:“藏”是多音字,在本课读cánɡ;“蒸”是后鼻音。
(3)点拨识字方法:加一加、比一比、结合词语识记、换一换。
(4)指导书写“藏”,提醒学生注意笔顺。(课件出示:“藏”字的笔顺分解图)
指导书写“蒸”“艹”的横要长,“了”横撇和竖钩是两笔,左右两部分外展,下边有一短横。
(4)理解词语:徘徊、挽留、游丝、头涔涔、泪潸潸。
3.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回答: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如: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这位同学的问题和作者的问题不谋而合。(板书:一去不复返)
(3)这个问题在文中出现了几次?都在什么位置?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4)作者以问句开篇,又以问句结尾,这在写作方法上是前后呼应。这句话是这篇课文的灵魂。
(5)学生齐读。
我们读书的时候,要特别关注、用心品味这些反复出现、反复强调的词语和句子,因为它们往往和课文的主题相关,有助于我们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
(6)再读课文。
课件出示: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时光匆匆流逝)
①你从哪些文字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呢?
②学生交流汇报。
③反复诵读,在文中圈出有关时光特点的字词。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质疑,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对文本形成初步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再读课文,学习1-2自然段
1.学习体会第1自然段。
(1)引导学生自由读、分组读。边读边思考:作者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感悟?
(2)重点句子点拨: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一去不复返进行比较,写出了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
②第1自然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
(3)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
(4)教师结合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体会第2自然段。
(1)引导学生运用理解第1自然段的方法,理解第2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交流重点语句。
(3)对话交流: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
(4)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作者为什么“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6)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惋惜、留恋、自责之情。
(7)指导朗读,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教师可范读)
(8)指导背诵第1、2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既加强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又让学生走进了文本。通过读、找、圈、议、悟,让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四、课堂小结
朱自清是个善于从客观事物中捕捉形象,以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愫的作家。燕子去了再来,杨柳枯了再青,桃花谢了再开,这本是人所常见的自然现象,但作者触景生情,从中联想到自己的生命,默算着八千多日子,思索着生命的价值,发出惋惜的感叹,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的原因让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阅读文章不会因课程的结束戛然而止,要有“回声”,让学生回味和思考,这样会更好地延续学生的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能力、培养情感的过程。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积累词语。
2.背诵课文1-2自然段。
3.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丰富积累。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者都能失而复得,而时间却不能,遭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优质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优质第二课时教案,共6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获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获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