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化学试题(教师版含解析)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制衣服用的棉花、羊毛、蚕丝等属于合成纤维
B.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并保护水资源
C.粉刷墙壁用的乳胶漆的主要原料﹣﹣乳液是乳浊液
D.氢氧燃料电池可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
A.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水资源的重要性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D.根据电池的作用来分析。
A.制衣服用的棉花、羊毛、蚕丝等属于天然纤维,选项说法错误;
B.水是生命之源,且地球上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分布不均匀,因此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并保护水资源,选项说法正确;
C.粉刷墙壁用的乳胶漆的主要原料﹣﹣乳液是乳浊液,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燃料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氢氧燃料电池可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B.红磷转化为白磷
C.活性炭净水D.葡萄酿酒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钢铁生锈、红磷转化为白磷、葡萄酿酒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钢铁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红磷转化为白磷,白磷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活性炭净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葡萄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B.夹持蒸发皿
C.量筒体积读数D.O2验满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夹持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运用分类法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AB.BC.CD.D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可选用排除法进行快速排除,即只要发现一种物质不符合排列要求,即可排除该选项,进行分析解答。
A、Cu2(OH)2CO3属于盐,不属于碱,选项错误;
B、过磷酸钙是[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属于混合物,选项正确;
C、煤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单质,选项错误;
D、福尔马林属于混合物,Ne属于单质,SiO2属于氧化物,NH3•H2O属于碱,HBr属于酸,选项错误;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盐、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选用排除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
B.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2Al(OH)3+3H2SO4═Al2(SO4)3+6H2O
C.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SO3+2NaOH═Na2SO4+H2O
D.赤铁矿溶于盐酸:Fe2O3+2HCl═FeCl3+H2O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A、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铝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D、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6.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带电的原子是离子
B.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C.实验室中常将固体药品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D.纤维素作为六大基本营养素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
A.根据离子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来分析;
C.根据提高反应速率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来分析。
A.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是离子,选项说法正确;
B.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室中常将固体药品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增大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反应速率,选项说法正确;
D.人体摄入的纤维素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的作用,但是不能被人体吸收,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化学基础知识,解题时根据离子的概念、化学反应的实质、增大反应速率的做法以及食物纤维的作用来分析解答即可。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A.AB.BC.CD.D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Cu(NO3)2溶液和AgNO3均能与过量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氨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H4HCO3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如图所示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FeCl3催化H2O2溶液的分解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至过量
D.等质量的铁、锌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A、稀释显碱性溶液时,碱性减弱,pH减小;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C、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D、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A、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时,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过程中氯化铁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减小,氯化铁质量分数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至过量,过程中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铁、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Fe+H2SO4═FeSO4+H2↑,
56 2
Zn+H2SO4═ZnSO4+H2↑,
65 2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等质量的铁、锌完全反应时,铁生成的氢气多,形成的溶液质量较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不饱和状态
B.除去B固体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B
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
D.t1℃时,将50g固体A加入到20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6.7%
某一点在溶解度曲线上,是饱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下方是不饱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上方是饱和溶液;
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用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
如果不知道溶液质量,则不能比较温度变化时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
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饱和状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A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除去B固体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不能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是因为不知道饱和溶液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t1℃时A溶解度是20g,将50g固体A加入到200g水中,能够溶解40g,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00%=16.7%,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0.碘元素被称为“智力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造成思维迟钝,影响生长发育。因此,人们常通过摄入海产品或食用加碘盐来补充碘元素,以保证人体健康。利用海带提取碘单质(I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①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3种
B.由于淀粉有遇碘(I2)变蓝的特性,因此可以利用淀粉检验加入H2O2溶液后所得的“溶液一”中是否有单质碘生成
C.在上述过程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在蒸馏操作中,蒸馏烧瓶内加入沸石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液体的暴沸
A、操作①为过滤,分析其所用的仪器;
B、碘单质遇淀粉变懒,据此分析;
C、根据碘离子和碘单质中碘元素的化合价分析;
D、混合溶液加入沸石可防止暴沸,据此分析;
A、操作①是海带灰变为含碘离子的溶液,该过程为过滤,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水杯,故正确;
B、含碘离子的水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后,溶液一中含有碘单质,则可利用过淀粉检验溶液一中是否含有碘单质,故正确;
C、上述过程中碘离子的化合价为﹣1,碘单质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价发生变化,故错误;
D、蒸馏烧瓶内加入沸石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混合液体加热时暴沸,故正确;
故选:C。
本题是一个材料信息题,解题的关键是要紧扣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9分)
11.(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约为 2:1 。
(2)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 淡蓝 色火焰。
(3)画出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4)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 保护气 。
(5)日常生活中肥皂水遇 硬水 ( 填“硬水”或“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
(1)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回答。
(2)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3)根据铝离子的结构画出结构示意图;
(4)根据氮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
(5)根据硬水的检验方法分析回答;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约为2:1。
(2)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3)铝离子核内有13个质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4)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
(5)由于硬水中钙、镁化合物的含量较多,日常生活中肥皂水遇硬水泡沫少、易起浮渣。
故答案为:(1)2:1。
(2)淡蓝。
(3)。
(4)保护气。
(5)硬水。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即可分析解答。
12.(6分)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分液漏斗 。
(2)用装置A分解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制取氧气,试管内的固体应为 KMnO4 (填化学式)。
(3)实验室利用C装置制备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4)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 不能 (填“能”或“不能”)利用D装置制备和收集满H2。
(5)装置E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与氧气接触 。
(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用装置A分解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制取氧气,进行分析解答。
(3)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同时生成氯化钙、水,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D装置无法将试管中的空气排出,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装置E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进行分析解答。
(1)仪器①是分液漏斗。
(2)用装置A分解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制取氧气,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试管内的固体应为高锰酸钾,其化学式为KMnO4。
(3)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4)D装置无法将试管中的空气排出,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不能利用D装置制备和收集满H2。
(5)装置E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故答案为:
(1)分液漏斗;
(2)KMnO4;
(3)CaCO3+2HCl=CaCl2+H2O+CO2↑;
(4)不能;
(5)与氧气接触。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7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预防病毒除了戴口罩、勤洗手,还要做好消毒工作。请按要求填空:
(1)口罩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医用口罩生产中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消毒。环氧乙烷的化学式为C2H4O,环氧乙烷由 3 种元素组成,一个环氧乙烷分子中的电子总数为 24 个,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2)生活中我们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医用酒精中乙醇的 体积 分数为75%(填“质量”或“体积”)。
(3)如图是酒精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①已知:“”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n倍,该反应中“”和“”的质量比是 6n:(6+3n) (用含n的式子表示)。
②酒精易挥发且易燃,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 避免接触火源 。
(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子与原子结构来分析;
(2)根据医用酒精的浓度来分析;
(3)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分子结构以及酒精性质来分析。
(1)环氧乙烷的化学式为C2H4O,环氧乙烷由三种元素组成,1个碳原子中含有6个电子、1个氢原子中含有1个电子、1个氧原子中含有8个电子,所以一个环氧乙烷分子中的电子总数为6×2+1×4+8=24个,氧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故填:3;24;得到;
(2)生活中我们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故填:体积;
(3)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酒精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①设“”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nx,则:该反应中“”(O2)和“”(H2O)的质量比是:(3×2nx):(6x+3nx)=6n:(6+3n);故填:6n:(6+3n);
②酒精易挥发且易燃,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避免接触火源,以防发生爆燃;故填:避免接触火源。
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要正确掌握。
14.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图:
(1)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
(2)沸腾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FeS2+11O22Fe2O3+8SO2 。
(3)若硫酸厂产生的废气未经处理就排放到空气中,可能形成酸兩,我们把pH< 5.6 的降雨称为酸雨。
(4)炉渣Fe2O3可回收冶炼成铁,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常见方法 表面刷漆、涂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 (答出一条即可)。
(1)黄铁矿粉碎会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2)根据沸腾炉中硫化亚铁和氧气发生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考虑;
(3)了解酸雨的pH值;
(4)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1)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黄铁矿粉碎会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2)黄铁矿在沸腾炉里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
故答案为:4FeS2+11O22Fe2O3+8SO2;
(3)某些工厂排放的酸性气体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可能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通常把pH<5.6的雨水称作酸雨;故答案为:5.6;
(4)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刷漆、涂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够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故答案为:表面刷漆、涂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与防止锈蚀的措施、金属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6分)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D物质俗称苏打,E是天然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为最轻气体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CaO ,A与B反应 放出 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H2O+2Na=2NaOH+H2↑ 该反应属于 置换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3)若I为紫红色固体单质,通过对反应②的分析。体现出G物质具有 还原 性。
根据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D物质俗称苏打,所以D是碳酸钠,E是天然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碳酸钙,G为最轻气体单质,所以G是氢气,B和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B是水,C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C是氢氧化钙,水和A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A是氧化钙,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F可以是盐酸,J可以是氯化钙,氢气和H反应生成I和水,所以H可以是氧化铜,I是铜,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1)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D物质俗称苏打,所以D是碳酸钠,E是天然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E是碳酸钙,G为最轻气体单质,所以G是氢气,B和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B是水,C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C是氢氧化钙,水和A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A是氧化钙,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F可以是盐酸,J可以是氯化钙,氢气和H反应生成I和水,所以H可以是氧化铜,I是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为CaO;A与B反应放出热量;
(2)反应①是水和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Na=2NaOH+H2↑;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若I为紫红色固体单质,通过对反应②的分析,体现出G物质具有还原性。
故答案为:(1)CaO;放出;
(2)2H2O+2Na=2NaOH+H2↑;置换反应;
(3)还原。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16.(11分)在实验室中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Cl2的制备
(1)根据实验室制备Cl2的反应原理,图一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C (填字母)。
(2)为获得纯净的氯气,可利用装置D除去Cl2中混有的 氯化氢气体 ;装置E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除去水蒸气 。若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现象是 白纸变黑 。
(3)图二的装置用于收集Cl2,则气体应从图三中的 a (填“a”或“b”)进入。
(4)多余的Cl2通入NaOH溶液中进行尾气吸收,请配平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 NaOH+ 1 Cl2═ 1 NaCl+ 1 NaClO+ 1 H2O
Ⅱ.Cl2的性质及用途
(5)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用活动性强的金属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同理非金属单质间也存在相似的规律。已知,非金属单质活动性强弱关系如下:Cl2>I2>S.试写出将Cl2通入Na2S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 Cl2+Na2S=S↓+2NaCl 。
(6)Cl2可用于生产“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和盐酸。
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1 。
②喷洒“84”消毒液后,室内充满刺激性气味,主要体现分子的性质是 B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③工业上常用氢气和氯气反应制盐酸,在实验室我们测定稀盐酸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pH试纸 ,测定的操作是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确定溶液的pH 。
(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制取气体的装置;
(2)根据氯气中混有的杂质、杂质去除方法以及浓硫酸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来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5)根据题干信息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6)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分子的性质以及测定溶液pH的方法来分析。
(1)在实验室中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该反应属于固液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C来制取;故填:C;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所以可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再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除去水蒸气,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若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现象是白纸变黑;故填:氯化氢气体;除去水蒸气;白纸变黑;
(3)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图三装置收集氯气时,氯气从长管进入;故填:a;
(4)观察可知,反应后有两个钠原子,所以反应物NaOH前面添加化学计量数2,其他物质的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即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故填:2;1;1;1;1;
(5)由题干信息可知,将Cl2通入Na2S溶液中反应生成硫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l2+Na2S=S↓+2NaCl;故填:Cl2+Na2S=S↓+2NaCl;
(6)①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故填:+1;
②分子是在不停运动的,所以喷洒“84”消毒液后,室内充满刺激性气味,故填:B;
③测定溶液pH的简单方法是用pH试纸测定;测定操作是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确定溶液的pH;故填:pH试纸;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确定溶液的pH。
本题综合性较强,解题时根据气体的制取与收集方法、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计算方法、分子的性质以及测定pH的方法来分析解答,难度适中。
17.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Fe3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资料卡片】BaCl2溶液显中性。
【初步结论】
(1)甲同学根据固体的描述确定样品中肯定没有 Fe3O4 (填化学式),原因是 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 。
【初步探究】
同学们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交流讨论】
(2)同学们认为:无色溶液M中一定含有 NaCl (填化学式),无色溶液M加入酚酞试液后变红色,说明溶液M显碱性,需对溶液M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
使溶液M显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是氢氧化钠;猜想二:是碳酸钠;猜想三: 。
(3)请将猜想三补充完整: 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
【探究与结论】
(4)乙同学取无色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观察到 产生白色沉淀 ,证明无色溶液M中含有碳酸钠,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Na2CO3═BaCO3↓+2NaCl 。
(5)丙同学为进一步证明无色溶液M中的成分,取乙同学实验所得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 酚酞试液 ,观察到 溶液变红色 ,证明猜想三成立。综合分析,乙同学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作用:①证明无色溶液M中含有碳酸钠,② 除尽碳酸钠,防止对检验氢氧化钠产生影响 。
【实验结论】
(6)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 BaCl2、NaOH、Na2CO3 (填化学式)。
(1)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
(2)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
(3)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4)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5)根据实验现象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判断;
(6)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固体的组成。
(1)甲同学根据固体的描述确定样品中肯定没有Fe3O4,原因是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
故填:Fe3O4;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
(2)同学们认为:无色溶液M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是因为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沉淀全部溶解,说明白色沉淀是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钡,同时生成氯化钠。
故填:NaCl。
(3)猜想三补充完整: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故填: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4)乙同学取无色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无色溶液M中含有碳酸钠,此过程中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
故填:产生白色沉淀;BaCl2+Na2CO3═BaCO3↓+2NaCl。
(5)丙同学为进一步证明无色溶液M中的成分,取乙同学实验所得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证明猜想三成立;
综合分析,乙同学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作用:①证明无色溶液M中含有碳酸钠,②除尽碳酸钠,防止对检验氢氧化钠产生影响。
故填: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除尽碳酸钠,防止对检验氢氧化钠产生影响。
(6)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BaCl2、NaOH、Na2CO3。
故填:BaCl2、NaOH、Na2CO3。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计算题(共8分)
18.将20.0g NaOH、Ca(OH)2、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混合液中缓慢通入CO2气体(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生成沉淀的质量与通入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已知:Na2CO3+CO2+H2O═2NaHCO3
NaHCO3+NaOH═Na2CO3+H2O
(1)经分析,A点溶液中所含溶质为 NaOH、NaCl (填化学式)。
(2)在B点时,溶液里碳元素均存在于NaHCO3中,若B点后继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请将图象补充完整。
(3)该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分析A点溶液中所含溶质;
(2)根据碳酸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画出B点后继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与沉淀的关系;
(3)根据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可计算出氢氧化钙的质量,根据与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可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及质量分数。
(1)向NaOH、Ca(OH)2、NaCl的混合溶液缓慢通入CO2气体,A点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恰好反应,溶液中所含溶质为:NaOH、NaCl。
(2)设与碳酸钙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CO2+H2O═Ca(HCO3)2
100 44
10g x
解得:x=4.4g
所以消耗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10.56g+4.4g=15g。所以若B点后继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将图象补充完整如下:
。
(3)设氢氧化钙的质量为y
Ca(OH)2+CO2═CaCO3↓+H2O
74 100
y 10g
解得:y=7.4g
由图示可知,与氢氧化钠反应转化为碳酸氢钠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56g﹣4.4g=6.16g。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z,
2NaOH+2CO2═2NaHCO3
80 88
z 6.16g
解得:z=5.6g
该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35%。
答:该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35%。
故答案为:(1)NaOH、NaCl。
(2)见上图。
(3)35%。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合物的性质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分析缓慢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与NaOH、Ca(OH)2的反应。
类别/选项
混合物
单质
氧化物
碱
盐
A
黄铜
C60
Na2O2
Cu2(OH)2CO3
明矾
B
过磷酸钙
Hg
干冰
KOH
纯碱
C
空气
煤
Fe3O4
Ca(OH)2
碳铵
D
福尔马林
Ne
SiO2
NH3•H2O
HBr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A
Cu(NO3)2溶液
AgNO3
加过量铁粉,过滤
B
氨气
水蒸气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干燥
C
KCl固体
KClO3
加少量二氧化锰,加热
D
NH4HCO3固体
NaCl
加热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真题解析):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真题解析),共18页。
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