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公开课教学设计(一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8953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公开课教学设计(一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8953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公开课教学设计(一课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8953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注释解题直指言语,顺着言语读准字音,抓住言语读好停顿,紧扣言语理解文章意思,本节课堂小结,推荐读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认识“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精妙,感悟文言文的魅力。(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及五年级学段孩子的学习水平确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记得之前老师刚认识大家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我的姓氏,从此大家就开始叫我——(樊老师!)对,之前只介绍了我的姓氏,今天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
屏显:
山西樊氏女年二十六,甚内向。
1.生读这个句子。
2.师:你从这里知道了我的哪些信息?
生汇报。
师:孩子们,精炼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信息,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呀!请你们也用这种句式介绍一下自己。
3.生自我介绍。
生1:河北周氏子年11,甚聪惠。
师:真是聪惠的孩子,增之一字则嫌长,减之一字则嫌短。
生2:河北何家女11岁,甚美丽。
师:我听出了“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的感觉。
生3:邯郸张氏子11岁,甚有才。
生4:定州张氏男11岁,英语甚好……
[设计意图:以自我介绍引入本文主题,引起学生兴趣,不至于开篇文言文,使学生望而生难]
二、注释解题直指言语
师:同学们,通过读课题和课前预习,你能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生:我想它的意思是:姓杨家的孩子。
师: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从你的回答中我知道了“氏”是姓的意思,“之”是的的意思。(或者直接问孩子:氏是什么意思?之是什么意思?)其他孩子请批注在课题相应字的旁边。(举例:《童趣》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生:我还从注释中知道了这篇课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师: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借用注释是学习文言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课件出示】
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作者刘义庆。其“言语”部分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所说的言语,或简介,或得体,或巧妙等等。
师:今天,我们就牢牢抓住文中的言语部分,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体会言语的无穷魅力!
[设计意图:根据导入引导孩子们理解课题,学会利用注释进行主动学习]
三、顺着言语读准字音
师:请自由读一遍课文,寻找到课文中的言语部分。生自由寻找
生汇报
屏显: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如果在生汇报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就请其他的孩子帮忙纠正)
师:孩子,你来读一读。(一种情况:孩子们全都读得很准确,就表扬:孩子们课前的自主预习非常高效,所有的字音都读得准确,你读得字正腔圈,连本课的生字和多音字都读得很准确。一种情况:出现错误就指名其他的孩子纠正。)全班一起读
师:除了这个说话的部分,其他的句子,你还能读准确吗?
屏显: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孩子,你来读。
指名读(读正确)(指名两个人读,再全班一起读。)
师:你读得字正腔圈,连本课的生字也读得很准确。
生读
全班齐读。
【指导写梁字】
师:孩子们真厉害,不仅读准了多音字,还读准了本课的生字。这里的“梁”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之一,请观察书上梁字的结构笔画,说一说你发现写这个字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易错的是两点,它的关键笔画是中间的一横,在写上下结构字的时候还应记住上紧下松。
指名一个孩子上黑板写这个字,其他孩子在书上的方格中写。上黑板写的孩子写完后大家一起评议。在这个过程中师强调关键笔画,易错笔画。
师:字音读准了,那你能读出言语间的停顿吗?
四、抓住言语读好停顿
1、生自由有停顿地读。
师:孩子,你来读一读。(指名读)
生读,出现问题,师评价:孩子,请听老师读。师范读。师:你再读一读。(后面的句子就另外请孩子读)
师:“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里没读好,是因为没理解禽字的意思,禽在这里指鸟。(请在禽字旁边写下它的意思)
师:知道了禽字的意思,孩子,请你再读一读这个句子。
又指名刚才读错的孩子起来读。
师:孩子们,你们借助注释,理解了意思,读出了停顿,我把你们读出的停顿标注了出来,请自由再把这两个句子读一遍。
师:孩子们,一起把这两个句子读一遍。
生自由读
师:孩子们,请把这个说话带进课文中读一遍。
预设:比如“孔君平诣其父”这里没读好,请借助注释看看诣是什么意思?(拜访)
生读,很好。师评价:你这里读得真好,你借助注释知道了“诣”字的意思,所以在这样停顿了一下。我们大家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全文。(生齐读)
2、学生齐读
(师评价:字音准确,停顿自然,读得真好!掌声送给自己。)
3、师:孩子们,在你们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如果像我们课前那样做自我介绍的话,文中有一个句子杨氏子也可以拿来作自我介绍呢!你发现了吗?
4.生汇报(屏显)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师:“甚聪惠”的孩子,这么快就找到了。
5.全班同学再次齐读。
师:从这个句子你知道了杨氏子的哪些信息?
生:他所在的地方:梁国。
生:他姓杨,年龄:九岁,特点:他很聪惠。(生在说的时候师板书:聪惠)(在这里学生说到聪明时,师就提醒学生关注惠字,借助注释理解它的意思。)
师评价:孩子,你把信息寻找得很完整。短短的十个字,就传递了这么多的信息。这是在概括介绍杨氏之子!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一定是需要重视的,结合课后习题中对“言语”部分的朗诵强调,因此在本部分教学中,我通过朗读训练找出关键语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接下来体会杨氏之子聪慧奠定基础。]
五、紧扣言语理解文章意思
师:孩子们,文中写杨氏子的聪惠具体讲了一个故事,请你再读一遍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生自由寻找
师:孩子,请你说。
生:孔君平去拜访杨氏子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杨氏子叫了出来。
(课件出示)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师:找得非常准确,谁来按顺序接着说?
生:杨氏子为他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课件出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师:一起读,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杨氏子?
生:我读出了一个有礼貌的杨氏子。有礼节的杨氏子。
师:只有心心相惜的人才能读懂对方呀,你肯定也是一个非常懂礼的孩子。谁继续按顺序往下讲?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
(课件出示)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师:他觉得这里是指着杨梅说,有两个连续的动作,还有补充的吗?(如果没有补充的就提示生看注释理解“示”的意思。)
生:应该是指着杨梅给杨氏子看并说:“杨梅是你们家的水果。”
师:这里“君”的意思,有谁明白?(这里强化。为下面教学作准备)
生:你。这里指杨氏子。
师:面对孔君平说的话,杨氏子怎样回应的,请继续往下讲故事。
生: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六.聚焦言语品出精妙
师:故事中孔君平没有拜访到杨氏子的父亲,却得到了杨氏子的款待,别人给你端来水果,你会说什么?(谢谢!)可孔君平却不是这样说的,他说“此是君家果”(屏显)
师:在这里“此”指的是——
生:杨梅
师:“君”指的是——
生:杨氏子
学生回答相机屏显: 杨梅 杨氏子
师:孔君平这话说得特别巧妙,你体会到哪儿巧妙了吗?
预设:
生:咦,这果子中有杨梅,刚好和杨氏子的杨同音,。
师:原来他是话中有话呀!(理解到这个程度:孔君平拿杨梅的“杨”和杨氏子的“杨”取乐,看出长辈对杨氏子的喜爱。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喜爱你的长辈总会逗你玩。)
师:杨氏子听懂孔君平的话没有?
生:(懂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从杨氏子的回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看出来的。
师:你从他的回答中看出了什么呢?
生:孔雀有个孔字(屏显:孔雀)孔君平也有孔字。
师:原来杨氏子不仅听出了孔君平话中的意思,还发现了对方对方姓氏上的特点。如果杨氏子也用孔君平的这种说话方式,他会说什么呢?
生:此是君家果——-
孔雀是君家禽。(屏显)
师:文中的杨氏子是怎样回答的?
生: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屏显: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生齐读这两个句子
师:这两种回答,哪一个好呢?你发现了什么?
生:杨氏子的回答中不是用的“君”字而是用了“夫子”,这是对年长且有学问男子的尊称。
屏显: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杨氏子?
生:这是一个有礼貌的杨氏子。(板书:礼)
师:他的礼貌在文中可不只表现在这一个地方呢?你发现了吗?
生:“为设果”这里他为客人端来水果也可以看出来他有礼貌。
师:除了“夫子”这个称呼,你还发现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杨氏子的回答中多了一个未闻。
师:未闻什么意思?
生:没有听说。
师:杨氏子为什么要说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而不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呢?
生1:这样说就不是很直接的回答对方
生2:这样说就不是硬生生的说话,显得委婉一些,就不会让客人难堪。
师:原来这种否定的说话方式能让别人听起来更舒服一些呀。这个杨氏子不仅有礼貌,还还懂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呀。
师:多么有理有据的回答呀,
生读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多么有理有节的回答呀,
生读:“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多么巧妙机智的回答呀,
生读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屏显: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这样一个说话有理有据,又有礼有节的孩子,他是怎样回答对方的?
生: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应声”是什么意思?
生:马上回答,立马回答。
师:反映出杨氏子的——
生:反应迅速,思维敏捷
师:这样一个思维敏捷的杨氏子才几岁?
生:九岁。
师:难怪文章开始这样写着: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生齐读这个句子
师:这样的一个杨氏子,你喜欢他吗?(喜欢)那我们带着这种喜欢再读一读课文吧。
生自由读课文
师:孩子,你来读一读。
师:字音准确,停顿自然,读文言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把语速放慢一点,更能读出文言的韵味。
师:孩子,你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让我们把这个会说话的杨氏子记在心里吧!请大家一起读一遍课文。配乐背诵全文。(不能背诵的孩子可以拿着书读)
[设计意图:本部分的教学主要是解决课后题2,体会杨氏之子甚聪慧的地方,所以在朗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先让孩子理解字面意思,再通过一些重点词汇,如“君”“为设果”“应声”等等,结合生活实际联想到杨氏子的年龄,使孩子更全面地了解杨氏之子不仅聪慧还有礼貌等特点,使一个有血有肉的古代小神童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激发孩子们对语文、古文的喜爱。]
七、本节课堂小结
师:说话有礼有节,让人舒服;说话有理有据,让人信服;说话风趣幽默,让人佩服。
八、推荐读书
难怪莎士比亚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世说新语.言语》中还有很多像杨氏子一样会说话的小孩儿,推荐大家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课后阅读这本书,做一个腹有诗书、胸有善意、会说话的孩子。
与阅读有关的语文要素纵向梳理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学校生活》
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
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策略单元》
第六单元《童年生活》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科普知识》
阅读时能提出不懂得问题,并试着解决。
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策略单元》
第五单元《习作》
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古典名著》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自然》
第三单元《策略单元》
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杨氏之子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杨氏之子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揭题入学,解读文言,初步感知,读出韵味,读中积累,感受机智,想象拓展 感悟人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