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八下10桃花源记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八下10桃花源记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字词,重点句子翻译,文意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品味作品的语言,抓住富有表现力并彰显内在情韵的语言,仔细揣摩,深入体味,感受文章的内在意蕴。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方面溪水虽长,但渔人一路行来,景致奇绝,所以并不嫌其长,一路上兴致盎然,不知不觉便到了山前;另一方面通过溪水,既写出曲径通幽之感,又通过溪水之美之长,为桃源的最终出现做铺垫。
“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林,“中无杂树”,不难想象桃花盛开的时候,漫天铺开,如火如霞,绚丽美艳的景象,令人既陶醉又震撼。“芳草鲜美”中“鲜”重点写青草色,似乎带着大地与生俱来的蓬勃生机,丛丛芳草,碧透晶莹,望之身心俱醉。在芳草的映衬下,“落英缤纷”,飘若红雨,美不胜收。作者也正是通过层层渲染铺垫,有意识地一步步“成就”桃花源的意蕴。
渔人与桃花源人谈话的情景。“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看似简单,意蕴却十分丰厚。渔人在现实世界里的见闻遭遇不是作者要重点描述的,故而只说“一一为具言所闻”。后半句“皆叹惋”只三字,但从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渔人所说的世上情形与桃花源内的生活相比,差异多么巨大:一边是混乱不堪,一边是安静自然;一边是苛捐杂税,一边是怡然自乐;一边是战乱频仍,一边是安泰谐和……种种对比,蕴含其间。愈读而感慨愈多,意味愈深。
故 事 复 述
渔人捕鱼发现了桃花源,进入后看到一派美丽祥和景象。渔人做客其中,受到桃花源人的热情款待。出来后再寻桃花源,已不见踪迹。
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
1. 通假字
便要还家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
2. 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
古义:__________ 今义:食物味道好
(2)阡陌交通
古义:__________ 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__________ 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
古义:__________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无论魏晋
古义:__________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3.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处处志之
原意为:记号,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2)方位名词作状语
复前行F
原意为:前面,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3)形容词作动词
渔人甚异之
原意为:惊异,诧异,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4. 一词多义
(1)中:①晋太元中F ______________
②中无杂树F ______________
(2)舍:①便舍船F ______________
②屋舍俨然F ______________
③同舍生皆被绮绣F(《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____
④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______________
⑤其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 ______________
(3)闻:①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
②闻之,欣然规往F ______________
③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______________
④卒或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____
(4)作:①其中往来种作F ______________
②设酒杀鸡作食F ______________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
④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
⑤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______________
⑥盗窃乱贼而不作(《大道之行也》) ______________
(5)出:①不复出焉F ______________
②皆出酒食F ______________
③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______________
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__
⑤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____
⑥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
⑦家无井而出溉汲(《穿井得一人》) ______________
(6)遂:①遂与外人间隔 ______________
②遂迷F ______________
(7)寻:①寻向所志F ______________
②寻病终 ______________
5. 重点实词
(1)缘溪行 缘:______________
(2)夹岸数百步 数F:______________
(3)落英缤纷 落英:______________
英:______________
缤纷:______________
(4)复前行,欲穷其林 复F:______________
穷:______________
(5)林尽水源 源:______________eq \a\vs4\al( 2018)
(6)仿佛若有光 仿佛:______________
(7)初极狭,才通人 才:______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
(8)复行数十步 复F:_____________
(9)豁然开朗 豁然:____________
(10)屋舍俨然 俨然:____________
(1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池F:_____________
属:_____________eq \a\vs4\al( 2019)
(12)阡陌交通 阡陌:____________
(13)悉如外人 悉:______________
(14)黄发垂髫 黄发:____________
垂髫:____________
具答之 具:______________
(16)咸来问讯 咸:______________
(1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时F:_____________
(1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______________eq \a\vs4\al( 2017)
(19)遂与外人间隔 间隔:____________
间:_____________
隔:_____________
(20)皆叹惋 叹惋:____________
(2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余F:_____________eq \a\vs4\al( 2013)
延:_____________
(22)此中人语云 语:______________
(23)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____________
足:_____________
道F:____________
(24)便扶向路 扶:______________
向:_____________
(25)及郡下 及:______________
(26)诣太守 诣:______________
(27)欣然规往 规:______________
(28)未果,寻病终 未果:____________
(29)后遂无问津者 问津:____________
津:_____________
6. 文言虚词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______________
(1)为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______________
①忘路之远近 ______________
②渔人甚异之 ______________
(2)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__
④具答之 ______________
⑤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_
①欲穷其林 ______________
(3)其
②既出,得其船 ______________
(4)仿佛若有光 ______________
(5)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__
①乃大惊 ______________
(6)乃
②乃不知有汉2018、2014 ______________
(7)不复出焉 ______________
(8)遂与外人间隔 ______________
(9)问今是何世 ______________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
(10)也
②高尚士也 ______________
(11)后遂无问津者 ______________
二、重点句子翻译
1.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019重庆B卷)
2.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3.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017甘南州)
5.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6.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018甘肃省卷,2017海南)
7.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8.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2017甘南州)
9.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2017泸州)
11.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三、文意理解
1.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武陵郡的一个渔人误入桃花源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整个故事可分为“发现桃林”“入桃源”“在桃源”“出桃源”“寻桃源”五个部分。
B.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身份,“忽逢桃花林”中一个“忽”字使节奏变快,引起读者对下文的好奇。
C. 渔人因迷路误入桃源,离开时“处处志之”,但当他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源时,还是失败了,暗示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D. 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色是全篇的“华彩”,蕴含作者创文的“真意”。语言风格朴素自然,但读来却诗意盎然,清丽醇厚。
2.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描写渔人所见村落、房舍、良田、美池以及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生活安康的情形,展示了桃花源中的生活风貌,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的雏形。
B.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中,“鲜美”二字,造语奇特,描摹生动。“鲜”字重点写青草色,似乎带着大地与生俱来的蓬勃生机,望之身心俱醉。
C. 第3段写桃花源中人自述来此地的原因、经过,表现他们对战争的厌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折射出作者对秦汉以来尤其是东晋黑暗现实的不满。
D. 本文叙述从容,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传神,语言生动简洁,涉及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等。
针对训练
一、(2020原创)文言文阅读。(10分)
1.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渔人甚异之 或异二者之为
B. 欲穷其林 穷冬烈风
C. 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
D. 处处志之 必先苦其心志
2.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渔人甚异之 小大之狱
B. 不复出焉 且焉置土石
C. 得其船 其真不知马也
D. 及郡下 及下船
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第1段中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绚丽景色,“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如仙境一般,为下文渔人进入桃花源做铺垫,也暗示了桃花源是虚构的。
B. 第3段中桃花源众人听到渔人所讲的外面的世界后“皆叹惋”,是因为桃花源的生活枯燥乏味,不如外面的世界精彩有趣,他们向往外面的生活。
C. 本文内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略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前和出桃花源后的情形,详写渔人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情节环环相扣,结构严谨。
D. 本文是一篇虚构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它以冲淡凝练、虚实相生、亦真亦幻、回环曲折的笔墨,描绘了一幅世外桃源的人间生活图景。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二、(2020原创)文言文阅读。(10分)
1.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才通人 政通人和
B.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引凄异
C. 停数日,辞去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 寻病终 寻十余里
2.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屋舍俨然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 遂与外人间隔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 不足为外人道也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D. 后遂无问津者 花之富贵者也
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了渔人进出桃源的整个过程,按照渔人的经历一一叙写,层次清晰,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B. 第2段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出桃源内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这也暗含了作者对桃源生活的向往之情。
C. 第3段描写渔人与桃源人谈话时,作者以浅淡的笔触“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笔带过渔人在桃源外世界的见闻遭遇,言简意赅。
D.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生活自由的世外桃源,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桃源生活的向往和对桃源人的羡慕之情。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三、(2020原创)文言文阅读。(10分)
1.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黄发垂髫 苍颜白发
B. 遂与外人间隔 时时而间进
C. 皆出酒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
D. 既出,得其船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处处志之 何陋之有
B. 乃大惊 去后乃至
C. 遂迷,不复得路 遂反溯流逆上矣
D. 高尚士也 非士之怒也
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文章描写了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中所见的溪流、桃花、芳草、高山、洞口等景象,渲染一种神秘的气氛,为桃花源的出现做铺垫。
B. 第2段中作者通过写渔人所见桃花源中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与现实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第3段描述了桃花源中的人看见渔人后,摆酒设宴的场景,体现了桃花源中人的热情好客,可见他们淳朴、善良,对外人一点都不防备。
D. 文章中作者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的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其存在,透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0 eq \a\vs4\al(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知识梳理
一、1. 要 邀 邀请
2. (1)新鲜美好 (2)交错相通 (3)妻子儿女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4)不要说,更不必说
3. (1)做记号 (2)向前、往前 (3)对……感到惊异
4. (1)①泛指一个时期内 ②中间 (2)①舍弃 ②房舍 ③学舍、书馆 ④停止,止息 ⑤同“释”,解除,消除 (3)①听到 ②听说③扬名,闻名 ④收获 (4)①劳作 ②做 ③写 ④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⑤鼓起 ⑥兴起 (5)①出去 ②拿出 ③露出④升起 ⑤说,发出 ⑥指在国外 ⑦外面 (6)①于是、就
②竟,竟然 (7)①寻找 ②随即,不久
5. (1)沿着,顺着 (2)几 (3)落花 花 繁多的样子 (4)再,又
尽 (5)源头,发源 (6)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7)仅仅、只 通过 (8)又 (9)开阔敞亮的样子 (10)整齐的样子 (11)池沼 类 (12)田间小路 (13)全,都 (14)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15)详细 (16)全,都 (17)时期 (18)与人世隔绝的 (19)隔绝、不通音讯 断绝,隔绝 隔绝 (20)感叹 (21)其余的 邀请 (22)告诉 (23)不值得,不必 值得 说 (24)沿着、顺着 先前的 (25)到 (26) 拜访 (27)打算,计划 (28)没有实现 (29)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渡口
6. (1)①动词,作为 ②介词,对、向 (2)①结构助词,的 ②代词,代指桃花源的奇景 ③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代词,指代桃花源的人 ⑤补足音节,不译 (3)①代词,那 ②代词,他的,指渔人的 (4)副词,似乎 (5)……的样子 (6)①于是,就 ②竟然,居然 (7)兼词,从这里 (8)连词,和 (9)相当于“什么” (10)①表肯定 ②表判断 (11)代词,相当于“……的人”
二、1. 芳草遍地,新鲜美好,落花繁多。
2.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3.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4. 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5.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6.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7.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他们都感叹起来。
8.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9. 村里人告诉(渔人)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0. 就顺着先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记号。
11. 到了郡城,去拜访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三、 1.C 【解析】“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林尽水源”这些都说明渔人不是因为迷路误入桃花源,而是发现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觉得很好奇,遂“欲穷其林”。而且,根据“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可知,太守并未亲自跟随着去找桃花源。
2. D 【解析】“柳暗花明”不是出自《桃花源记》。
针对训练
一、1.(2分)C 【解析】A项中“异”,前者是意动用法,意思是“对……感到惊异”,后者意思是“不同于”。 B项中“穷”,前者意思是“尽”,后者意思是“极”,在这里指深冬。C项中“悉”意思都是“全,都”。D项中“志”,前者是名词作动词,意思是“做记号”,后者意思是“意志”。
2. (2分)D 【解析】A项中“之”,前者是代词,代指渔人看到的桃花源的景象,后者是结构助词,译为“的”。B项中“焉”,前者是兼词,译为“从这里”。后者是疑问代词,译为“怎么,哪里”。C项中“其”,前者是代词,译为“他的”,指渔人的,后者是副词,表推测,恐怕。D项中“及”都是介词,前者译为“到”,后者译为“到……时候”。
3. (2分)B 【解析】“皆叹惋”是桃花源人听完渔人讲述后的反应,从中可以感受到外面世界与桃花源生活差异很大。联系下文中“不足为外人道也”可以看出桃花源人很珍惜他们的美好生活。
4. (1)(2分)田间小路交错相通,(1分)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可以互相听到。(1分)(意对即可)
(2)(2分)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1分)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1分)(意对即可)
二、1.(2分)C 【解析】A项中“通”,前者意思是“通过”,后者意思是“顺利”。 B项中“属”,前者意思是“类”,后者意思是“连接”。C项中“去”意思都是“离开”。D项中“寻”,前者意思是“随即,不久”,后者意思是“寻找”。
2. (2分)B 【解析】A项中“然”,前者译为“……的样子”,后者是连词,表转折,译为“但是”。B项中“与”都是连词,译为“和”。C项中“为”,前者是介词,译为“对、向”,后者是动词,译为“担任,充当”。D项中“者”,前者是代词,……的人,后者是助词,和“也”连用,表判断。
3. (2分)D 【解析】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主要是为了表达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 (1)(2分)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1分)忘记了路程的远近。(1分)(意对即可)
(1)(2分)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1分)更不必说魏晋了。(1分)(意对即可)
三、1. (2分)A 【解析】A项中“发”意思都是“头发”。B项中“间”,前者意思是“断绝,隔绝”,后者意思是“间或、偶然”。C项中“食”,前者意思是“食物,吃的东西”,后者意思是“吃”。D项中“得”,前者意思是“找到”,后者意思是“能够,可以”。
2. (2分)D 【解析】A项中“之”,前者补足音节,不译,后者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B项中“乃”,前者可译作“于是,就”,后者可译作“才”。C项中“遂”,前者可译作“竟,竟然”,后者可译作“于是”。D项中“也”都是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可不译。
3. (2分)C 【解析】桃花源人虽然淳朴善良,但并不是对外人毫无防备,在渔人离开时,他们告诉渔人在桃花源中的事“不足为外人道也”,说明桃花源中的人对外人是有防备的,并不希望外人打扰他们的生活。
4. (1)(2分)又走了几十步,(1分)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1分)(意对即可)
(2)(2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1分)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1分)(意对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09 桃花源记(含解析),共34页。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 知识梳理及测试,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字词,重点句子翻译,文意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八下11小石潭记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字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