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九上9湖心亭看雪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957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九上9湖心亭看雪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957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九上9湖心亭看雪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957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九上9湖心亭看雪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九上9湖心亭看雪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字词,重点句子翻译,文意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 明末清初·张岱 (1)体会简洁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如“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大雪过后万籁无声的空寂,着一“绝”字,境界全出。本文多运用白描手法,用简笔勾勒出景物、人物,朴素淡雅,却又耐人寻味。如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写“湖上影子”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都是以白描来写意传神的。(2)品味如诗如画的意境。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抓住了夜色朦胧中景物的特点,用“痕”“点”“芥”“粒”等量词,称量雪的世界,捕捉景物特点。在这一画面里,天地的广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对比,充满诗性宇宙的意味。而写冰雪世界的洁美,也映射了作者高洁自持的人格理想,不媚不俗的精神追求。(3)理解错落互见的表现手法。如写湖心亭奇遇,对方惊叹作者的不期而至,犹如作者惊叹对方的捷足先登;又如“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一句,问姓氏而不言姓氏,却从“金陵人”导出,暗含诀别之意,姓氏知否,顿时变得无足轻重,悲凉之情,隐忍不发,却又切实可感;又如文章结尾,从舟子口中,道出“痴”意,其实从作者到“金陵人”,又何尝不知自己的癫狂痴迷呢?假舟子为辞,顿时妙趣横生。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独自一人去湖心亭看雪,雪后湖心亭幽静深远、洁白宽广,我遇到了从金陵来的看雪人,与之共饮而别。 一、重点字词1.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客此原意为:客人,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2. 一词多义(1)是:①是日更定矣F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金陵人F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是进亦忧(《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更:①是日更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不更颠乎(《河中石兽》) 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①上下一白F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惟长堤一痕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①上下一白F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重点实词(1)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F: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拏一小舟 拏:______________________(3)拥毳衣炉火 拥: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毳:______________________(4)雾凇沆砀 沆砀:____________________(5)惟长堤一痕 痕: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余舟一芥 芥F:_____________________(7)及下船 及F:_____________________(8)莫说相公痴 莫F:_____________________4. 文言虚词(1)天与云与山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4)问其姓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5)更有痴似相公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重点句子翻译1.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019山西) 2.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019云南省卷,2018枣庄) 3.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2017齐齐哈尔) 三、文意理解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是一篇游记,开篇写出了雪后西湖宁静清远的景色,一个“绝”字从冰天雪地、万籁无声中透露出寒意,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做铺垫。B. 第1段以白描写意传神,把雪后西湖仅能见到的景物收罗在一起,视线由近到远,景物由大到小,如同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C.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前者借“客”偶遇知音之喜赞美作者之“痴”,后者借舟子之口说“客”之“痴”。D. 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写西湖雪景。即未游西湖时,先概括描写雪后的寂寥凄清;游西湖时,写西湖全景;最后以动态式具体勾勒,结构完整,笔调淡雅流畅。 (2020原创)文言文阅读。(10分)1.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 独往湖心亭看雪 不得志,独行其道C. 惟长堤一痕 在洞庭一湖D. 是金陵人,客此 客从外来2.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是日更定矣 斯是陋室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执策而临之C.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二石兽并沉焉D. 问其姓氏 望其旗靡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和描写“湖上影子”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神。B. 第2段叙述了作者在湖心亭赏雪的奇遇,金陵人惊叹作者的不期而至,犹如作者惊叹对方的捷足先登,运用了错落互见的表现手法,言简义丰。C. 结尾借“舟子”之口,道出作者“痴”,表达了“舟子”对作者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行为的不理解和讽刺,然而作者并不认同“舟子”的看法。D. 本文描写了雪后西湖奇景和游湖人的情趣,表现了作者高洁的人格理想和不媚不俗的精神追求,同时也融入了淡淡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参考答案及解析9* 明末清初·张岱 知识梳理一、1. 客居2. (1)指示代词,这 ②判断动词,是 ③代词,这样,这种情况(2)①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②还③重新 ④更加 (3)①全,都 ②数词,一道 ③序数词,第一次(4)①白色,白茫茫 ②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③空无所有3. (1)消失 (2)撑(船) (3)裹、围 鸟兽的细毛 (4)白气弥漫的样子 (5)痕迹 (6)小草,这里比喻船小 (7)等到 (8)不要 4. (1)连词,和 (2)怎么,哪里 (3)连词,表顺承,就 (4)代词,他们的 (5)代词,……的人二、1.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2. 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3. 我尽力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三、B 【解析】第1段写了长堤、湖心亭、作者身处之舟、包括作者在内的舟中之人,是按照由远及近的视线。B项理解有误。 针对训练1. (2分)B 【解析】A项中“绝”,前者意思是“消失”,后者意思是“与人世隔绝的”。B项中“独”,意思都是“独自”。C项中“一”,前者意思是“一道”,后者意思是“全、整个”。D项中“客”,前者意思是“客居”,后者意思是“客人”。2. (2分)D 【解析】A项中“是”,前者是指示代词,译为“这”,后者是判断动词。B项中“而”,前者表顺承,“就”,后者表修饰。C项中“焉”,前者是疑问代词,译为“哪”,后者是兼词,相当于“于此”,译为“在那里”。D项中“其”都是代词,译为“他们的”。3. (2分)C 【解析】作者借“舟子”之口,写出了自己的“痴”,表达作者独特的志趣,没有讽刺意味,作者也没有表现出是否认同舟子的看法。4. (1)(2分)天与云与山与水,(1分)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1分)(意对即可)(2)(2分)不要说相公您痴,(1分)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1分)(意对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16 湖心亭看雪(含解析),共31页。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湖心亭看雪 知识梳理及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字词,重点句子翻译,文意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九上7岳阳楼记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字词,重点句子翻译,文意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