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卷:专题33 古代诗歌鉴赏 (含原卷及解析卷)
展开专题32 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如何写景的?
2.诗句“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展示了将士们怎样的精神面貌?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3.从用典的角度对“生子当如孙仲谋”作简要赏析。
4.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请结合这首词分析其语言风格豪放的特点。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诗歌颔联中的“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妙在何处。
6.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7.诗中描写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8.“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本诗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1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莫笑”“足”的好处。
1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3.《使至塞上》一诗中首联交代了什么内容?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14.《使至塞上》和《秋兴八首(其一)》的颔联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5.从修辞角度赏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6.词的下阕颂扬孙仲谋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7.从炼字角度,赏析首联中“辅”和“望”的妙处。
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会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报、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2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历来被人所称道的原因是什么?试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1.诗歌前两句连用两个“不见”,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是如何抒发作者内心情感的?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3.“借物兴叹”是这首咏史诗的主要写法,请你结合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说明这一特点。
24.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和自身命运的哪些思考?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5.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分析本诗在色彩运用方面的特点。
26.请从用典角度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7.请从炼字角度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8.有诗评,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气魄?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你读出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30.请从炼字或哲理角度赏析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唐代: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31.下面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点出来劳动的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一车炭,千余斤”换得了“半匹红纱一丈绫”,说明宫使在执行“公务”时,还是富有同情心的。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与百般不舍。
32.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诗。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3.本诗前两联连用三个“黄鹤”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3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是如何抒发作者内心情感的?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5.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呈现的画面。
36.请从声和色的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7.请选出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
38.诗人时年四十多岁,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9.“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用得极妙,请赏析。
2021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卷:专题30 中国古代文学 (含原卷及解析卷):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卷:专题30 中国古代文学 (含原卷及解析卷),文件包含专题30中国古代文学原卷中考语文复习docx、专题30中国古代文学解析卷中考语文复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卷:专题24 中国古代文学 (含原卷及解析卷):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卷:专题24 中国古代文学 (含原卷及解析卷),文件包含专题24中国古代文学原卷中考语文复习docx、专题24中国古代文学解析卷中考语文复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卷:专题07 词类与词性(含原卷及解析卷): 这是一份2021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卷:专题07 词类与词性(含原卷及解析卷),文件包含专题07词类与词性原卷中考语文复习docx、专题07词类与词性解析卷中考语文复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