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6 实验化学实验4-4 饮料的研究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1. 下列关于食物酸碱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本身具有酸味,即为酸性食物
B.蔬菜、水果等均属于酸性食物
C.蛋白质中含N、P、S等元素,其中氮元素最终变成硝酸
D.在人体代谢后最终生成碱性物质的食物,称为碱性食物
答案:D
解析:
解答: A项,柠檬本身具有酸味,但属于碱性食物;B项,蔬菜、水果等属于碱性食物;C项氮元素最终变成尿酸。
分析:本题考查了食物的酸碱性判断,难度不大,注意食物的酸碱性是根据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的,不是根据口感来进行分类的.并非在味觉上具有酸性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
2. 分别向盛有淀粉—碘溶液的两烧杯中滴加新鲜黄瓜汁和久置黄瓜汁,黄瓜汁中含有的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将碘单质还原为I-
B.实验时两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相等
C.新鲜黄瓜汁中比久置黄瓜汁中维生素C含量低
D.维生素C缺乏的病人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答案:C
解析:
解答:由表可知久置黄瓜汁含有的Vc少,由题意可知Vc具有还原性,能还原碘单质。
分析:本考点考查了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属于实验探究题,有关食品问题是高考的主要考点之一,基础性比较强.食品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应该好好把握.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保证身体健康
3.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化学式为C6H8O6,结构如下图所示。人体缺乏这种维生素C易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含维生素C,如新鲜的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500 mg/L左右。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错误的是()
A.Vc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维生素,人体自身不能合成
B.可以直接用I2的标准溶液滴定待测含Vc的溶液,测知Vc的含量
C.在碱性条件下,Vc更易被空气氧化
D.在滴定法测定Vc含量时,要谨慎缓慢操作
答案:D
解析:
解答:Vc易被空气氧化,所以滴定操作时应尽快进行,以防Vc被氧化。
分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熟悉烯烃、醇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4. 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变成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答案:D
解析:
解答: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变为Fe3+,服用维生素C可缓冲症状,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分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较简单。
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确定SO2中含有CO2
B.用pH试纸确定Na2CO3溶液中含有NaOH
C.用NaOH溶液来确定Na2CO3溶液中含有NaHCO3
D.用KSCN来确定FeCl2溶液中含有Fe3+
答案:D
解析:
解答:Fe3+与KSCN得到血红色溶液而Fe2+不能。A中两种气体均可产生白色沉淀;B中碳酸钠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C中反应无明显的现象。
分析: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该污渍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经水漂洗后红色又变为黄色。据此现象,你认为咖喱汁与下列何种试剂可能有相似的化学作用()
A.品红溶液B.石蕊溶液
C.氯水 D.KI淀粉溶液
答案:B
解析:
解答:普通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洗涤液呈碱性,使黄色的咖喱汁污渍转化为红色,水漂洗后溶液的碱性减弱重新成为黄色,其化学作用原理与石蕊溶液相似。
分析:此题考查对肥皂性质的掌握和对酸碱指示剂的认识,错误在于不会把已有知识和题目中提供的新情景联系起来。
7. 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糯米中的淀粉一经发生水解反应,就酿造成酒
B.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不可用来消毒饮用水
C.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室内装饰材料中缓慢释放出的甲醛、甲苯等有机物会污染空气
答案:A
解析:
解答:A项.糯米中的淀粉经水解反应生成的是葡萄糖.不是酒精,B项.福尔马林可用于环境消毒.但不能消毒饮用水.原因它本身也是一种有毒的物质,C项正确,D项.装饰材料中的甲醛和甲苯都是有毒的.故会污染空气
分析:本题考查淀粉的化学性质、福尔马林的用途、纤维素、甲醛的性质等,题目难度不大。
8. 山梨酸是一种常用的酸性防腐剂,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CH===CH—COOH,下列不属于山梨酸具有的性质的是 ()
A.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B.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C.易与空气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
D.能在NaOH溶液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解答:山梨酸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具有不饱和烃和羧酸的性质,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 火腿中常用NaNO2、苯甲酸钠作防腐剂,下列关于NaN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NaNO2属于工业用盐,不能误做食盐
C.NaNO2为NO2对应的盐
D.NaNO2是一种致癌性物质,用量不能太大
答案:C
解析:
解答:A.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正确;B.NaNO2具有毒性,不能代替食盐,正确;C.NO2是不成盐氧化物,错误;D.NaNO2具有毒性,不能大量食用,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亚硝酸钠的化学性质,题目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
10. (1)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如下图,它的分子式是________。
答案:C6H8O6
(2)由于它能防治坏血病,又称为抗坏血酸。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具有________性;在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少量蓝色有淀粉的碘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蓝色褪去,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性。
答案:酸|还原
(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比较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含量的多少。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
A.烧杯的大小必须完全相等
B.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浓度必须相等
C.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D.胶头滴管滴出的滴数必须相等
答案: AD
解析:
解答:由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其分子式为C6H8O6,加入石蕊后显红色,说明其水溶液呈酸性,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被I2氧化,因此含有淀粉的碘水蓝色会褪去。
分析:本题考查了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等知识点,难度不大,会根据物质的结构推断其具有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1.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分子式是C6H8O6。人体缺乏这种维生素C易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含维生素C,如新鲜的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500 mg·L-1左右。
校课外活动小组测定了某品牌的软包装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下面是测定实验分析报告。(请填写有关空白)
(1)测定目的:___________
答案:测定××牌软包装橙汁维生素C的含量。
(2)测定原理:_________。
答案:C6H8O6+I2―→C6H6O6+2H++2I-
(3)实验用品及试剂:
①仪器和用品:(自选,略)
②试剂:指示剂________(填名称)、浓度为7.50×10-3 ml·L-1标准碘溶液、蒸馏水等。
答案:淀粉溶液
(4)实验过程:
①洗涤仪器,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润洗后装好标准碘溶液待用。
②打开橙汁包装,目测:颜色——橙黄色 ,澄清度——好。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向锥形瓶中移入20.00 mL待测橙汁,滴入2滴指示剂。
③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________(填部位),右手振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直到滴定终点。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活塞|锥形瓶中的溶液颜色变化|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解析:
解答:滴定时,反应是否完全是通过指示剂变色来表现的,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根据实验原理可知,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利用I2与淀粉作用变蓝的性质)。根据中和滴定实验,滴定前须装好标准液和待测液。题目要求量取20.00 mL的待测橙汁,根据量取精度要求和橙汁的性质(显酸性),必须选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在滴定过程中,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密切注视锥形瓶,观察溶液是否变色(这是滴定过程中相当关键的一环)。解答实验过程(3)时,必须搞清原理,是哪种溶液向哪种溶液中滴入,否则可能答反。正确的是:溶液蓝色不褪色,而不是蓝色褪去。必须注意的是:维生素C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实验时不宜剧烈振动锥形瓶,以尽量减少维生素C被氧化的可能。当锥形瓶中的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蓝色时,滴定终点出现。由于该实验为定量实验,为减少偶然误差,滴定实验必须重复两次以上,且在数据处理时,取两次或多次数据的平均值。在设计记录数据表格时,必须体现这样的要求。
完成上述实验后,处理实验数据并获取结论。根据计算,该橙汁中维生素C的浓度为990 mg·L-1,超过题目给出的“500 mg·L-1左右”的标准,说明该橙汁并非是天然橙汁。
分析:该题为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应用,维生素C与碘反应的特点是,当I2与其恰好反应,一旦有极少的I2剩余,则可与淀粉反应而变蓝,故可用淀粉作指示剂,其他操作均与中和滴定相同。
12. 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2溶液,使维生素C完全氧化,剩余的I2用Na2S2O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
C6H8O6+I2=C6H6O6+2H++2I-2S2O32-+I2=S4O62-+2I-
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a ml·L-1I2溶液V1 mL,充分反应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剩余的I2,消耗b ml·L-1Na2S2O3溶液V2 mL。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l。
答案:(aV1-0.5bV2)×10-3
解析:
解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I2的物质的量等于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的一半加上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则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为:(V1·a×10-3-0.5V2·b×10-3)ml。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
黄瓜汁
新鲜
久置
滴数
12
20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6 实验化学实验2-6 氢氧化铝的制备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6 实验化学实验2-6 氢氧化铝的制备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6 实验化学第二单元 物质的获取实验2-3 从海带中提取碘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6 实验化学第二单元 物质的获取实验2-3 从海带中提取碘巩固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6 实验化学实验3-1 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6 实验化学实验3-1 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课后作业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