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试卷 5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试卷 3 次下载
-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 第四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试卷 6 次下载
-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 第五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试卷 5 次下载
-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 第六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试卷 3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综合训练题
展开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线虚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
B. 尝射于家圃 取一葫芦置于地
C.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以钱覆其口
D.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笑而遣之
2.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______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②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______地看着我。
③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______起来。
A. 淡薄 惶急 震悚
B. 冷淡 急切 震惊
C. 冷漠 惶急 震悚
D. 淡薄 惊惶 震撼
3.下列选项中说话人的语意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小王见到一童颜鹤发的老人,便上前一抱拳:“老人家,您老高寿?”
B. 刚坐下,服务员就过来了:“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点什么?”
C. 张老板狠狠地踢了小乞丐一脚:“小兔崽子,赶快滚!”
D. 王部长眯起眼睛,伸手拿过玉佩:“那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笑纳了。”
二、语言表达
4.将下列选项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
爱心是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温暖;爱心是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是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①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
④冬日里的一片阳光
A.④②③① B.③①④②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5.将下列句子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平时叫她 “阿妈”,连“长”字也不带
②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
③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④只有祖母叫她阿长
⑤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三、文言文阅读
课外精选美文阅读。
知与不知
楚人有生而不识姜者,曰:“此从树上结成。”或曰;“从土地生成。”其人固执己见,曰:“请与子以十人为质,以所乘驴为赌。”已而遍问十人,皆曰:“土里出也。”其人哑然失色,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北生人而不啖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咬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姜产于土,而曰树结;菱生于水,而曰土产,皆坐强不知以为之故也。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
(1)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或曰厂/或王命急宣B.啖菱须去壳/日啖荔枝二百颗C.欲以清热也/清心寡欲D.皆坐强不知以为之故也/温故而知新
7.请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北生人而不淡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人口
8.结合选文,说说楚人和北人的故事对你的启示。
四、现代文阅读
盲道上的爱
上班的时候,看见同事方老师正搬走学校门口一辆辆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视网膜出了问题,告诉我说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有啥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当然是失明了。我听了差点死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多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抠出来给了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真的是做好了把双眼捐给女儿的充足心理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我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当辅导完了晚自习,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的,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于碰破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生活在彻底的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她和她爸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看见走在后面的女儿和她爸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 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
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我替他们谢谢你。
9.当方老师得知女儿的眼睛有可能失明时,最初的反应是怎样的?当她做好了把双眼捐给女儿的心理准备后,她又是怎样做的?
10.本文题为“盲道上的爱”,通读全文后,你认为题中的“爱”包含哪几层含义?
11.本文结尾满含深情地写道:“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我替他们谢谢你。”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12.当方老师用围巾蒙住双眼从街上沿盲道顺利地走到家时,让“后面的女儿和她爸都哭成了泪人儿……”,请你发挥合理想象,写出此时女儿的内心活动。(50字左右)
而父亲自己却熬不住,当天就坐在台阶上抽烟。他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他抽了一筒,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愣住。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于是,他就憋住了不磕。
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但门槛是母亲的位置。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母亲懂土方,用根针放火上烧一烧,在父亲闪腰的部位刺九个洞,每个洞都刺出鲜红的血,然后拿出舀米的竹筒,点个火在筒内过一下,啪一声拍在那九个血孔上。第二天早晨,母亲拔下了那个竹筒,于是,从父亲的腰里流出好大一摊污黑的血。
13.父亲坐在新台阶上磕烟灰,为什么“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
14.有人从门口走过,问父亲吃过晌午饭没有,父亲为何回答没吃过?
15.语段(2)中画线处,“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这是为什么?
16.父亲推开我说“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
17.为什么“我和母亲都惊了惊”,却还要“尽力保持平静”?
18.归纳这几段文字的思想内容(限20个字以内):
五、作文
19.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改变一个人,一本书、一幅画甚至是一片树叶也能改变一个人。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事、物,因为他们(它们)的影响,我们获得成长。请以“是你改变了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要有生动的描写。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地名、人名和校名。
六、填空题
20.给下列划线的汉字注音。
骇( ) 掳( ) 悚( ) 惶急( ) 诘问( ) 保姆( )
2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________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我们学过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在《》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阅读本文选段,回答问题。
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了缝铁连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罩、蒙)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洒、落)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担、粘)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摇、跌)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水和豆浆水,颜色似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
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窜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22.在原文括号中选择最准确生动的动词填在括号前的横线上。
23.上文描写父亲的人物形象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4.为什么说“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25.在文中找出三处细致入微的特写语句,说说为什么作者如此不惜笔墨地精雕细刻?
26.读了上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请你联系自己与父亲的亲情,写一段文字,刻画父亲最动人的形象细节,表达自己对父亲的赞美之情。(200字内)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选B。都是“在”的意思。A项凭借/用。C项代词,代陈尧咨/代词,代葫芦。D项表转折连词,但是/表修饰连词,不译。
2.【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淡薄”意思是(印象)因淡忘而模糊,与此处的语境相符。“惶急”指恐惧慌张,比“急切”“惊惶”的含义更丰富,用在这里比较贴切。“震悚”是震惊、惶恐的意思,此处用来形容“我”的感受比较恰当。故选A。
3.【答案】D
【解析】D项“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不合语境。
4.【答案】A
【解析】
5.【答案】⑤②④①③
【解析】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这段话是对“长妈妈”的介绍,首句应为⑤;然后介绍人们对她的称呼,即句②;从“只有”可以判断下一句为④;从“连……”“但……”可以知道下两句为①③。故排序为⑤②④①③。
6.【答案】B
【解析】A“或曰厂”或,不定代词,有人。“或王命急宣”或,:有时。B“吠菱须去壳”“日吠荔枝二百颗吃”吠:吃。故选B。C“欲以清热也”欲:想要的意思“清心寡欲”欲:欲望,需求。D“皆坐强不知以为之故也”故:缘故。“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
7.【答案】北生人而不淡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人口
【解析】句子的停顿要坚持两个原则:A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B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坚持五个规律即①主谓之间要停顿。②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③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④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⑤古今异义词之间要停顿。故:北生人而不淡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人口。
8.【答案】启示: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读书学习,我们都不能不懂装懂否则就会贻笑大方。(意思对即可)
【解析】启示: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读书学习,我们都不能不懂装懂否则就会贻笑大方。(意思对即可)
9.【答案】(1)最初的反应是“差点死过去”(2)当她做好了把双眼捐给女儿的心理准备后,为了尽快适应角色,她提前利用一切机会体验盲人生活。或“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当辅导完了晚自习,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
【解析】这里考查对原文内容信息的筛选和提炼。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从最初的反应是“差点死过去”到决定把双眼捐给女儿后体验盲人生活。
10.【答案】(1)方老师对女儿的爱;(2)方老师对盲人的爱;(3)“我”对盲人的爱。
【解析】这里考查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从近几年试题发展趋势看,要求阐释标题含义的题目不少。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甚至还有第三种更深刻、更深远的内涵。学生能理解标题的手法,明确标题的风格特点和作用。这里的“爱”有方老师对女儿的爱;方老师对盲人的爱;“我”对盲人的爱。
11.【答案】这是向世人发出的呼吁,呼吁我们这些明眼人,应该像文中的方老师那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爱盲人,给这一个“弱势群体”带来方便和安全。
【解析】这是对文本语句含义的理解。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一般能表述正确的含义即可得分。
12.【答案】略
【解析】这是对文本内容理解和语言运用的开放性考查。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内容设计合理,表述正确,具体应符合人物的身份,职业和年龄等特点,还应注意说话的语气和口吻,内容还应围绕“爱“这一主题来组织。
13.【答案】由于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所以他就感到手有些不对劲,另外“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保护台阶就是保护自己的地位。
【解析】
14.【答案】这是父亲回答错了。他的心思全在“台阶”上,对刚才的行为表示不可思议,而没有来得及反应和正确回答那人的话。
【解析】
15.【答案】在当时,台阶高表示屋子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不愿坐在高的台阶上和人打招呼,说明父亲心里是不愿抬高自己而放低别人,想和别人一样平等。如果抬高了自己,反而更加不安了。
【解析】
16.【答案】反映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
【解析】
17.【答案】“我”和母亲为了照顾父亲的自尊心,尽量不扩大父亲闪腰的影响。
【解析】
18.【答案】父亲把屋盖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解析】
19.【答案】参考例文
是你改变了我
生活因书而精彩,人类一旦失去书籍,生活将变得乏味。书,让我放飞了梦想!伴我生活,伴我成长,为生活增添了色彩。我的生活永远离不开书。
小的时候,我不认识字,总缠着父母给我讲书上的故事。爸爸讲腻了,有天忽然说要给我讲《三国》里的事儿。他说曹操十万大军渡江时,要过一个独木桥。独木桥只能容一个人走,于是一个,两个……十万大军总要“走”上十天半个月的。没到“走”完的那天,我早就听不进去了。
自从上了小学,渐渐地,我识字了,学会看一些简单的书了。儿童故事书是我最初的朋友,我着迷于其中的人物、动物。我的世界中因此充满了欢乐和向往。童话中每个恶人都会得到应有的报应,而好人总能如愿以偿。我因此懂得了这个世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人要多做善事,富有爱心。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开始读各种课外读物,谈人生的,将科学的等各种各样的书,其中读最多的是小说。当我读到《三国演义》这本书时,便想起爸爸始终没有讲完的曹操大军过独木桥的故事,我就贪婪地将那本厚重的书捧在手里读起来,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虽然我半懂不懂地记住了《三国演义》中的一些热闹场面,熟悉了刘备、关羽、张飞等英雄人物,可我就是找不到曹操大军渡过独木桥的故事,这才知道是爸爸从前开的玩笑。现在,我倒可以给爸爸讲几段货真价实的《三国》故事了。
现在,到了初中,书对我的生活越来越重要。我每天都离不开书了。每天一放学,我就立刻一头扎进书的世界中,每一本书都似乎是一个久不见面的老朋友,带给我无比亲切的感觉。它不仅给我充实的生活,也给我敏锐的辨别力,爱思考的头脑,丰富的情感,多样的知识。
在我的房间理,到处都弥漫着书的香气,一排排,一列列整齐地排放着,有古今中外的著作:《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朝花夕拾》、《繁星》……这些书每天都给我带来了不同的快乐和感受。
书,改变了我的生活,它赐予我很多的“粮食”,它为我的人生增添了色彩,它让我抵达了理想的殿堂,生活因书而精彩……
【解析】此次作文要以选择自己熟习的材料为基础,以立意的新为前提,以小为根本,扬长避短。题目中的“你”可是“读书”、“音乐”、“网络”、“失败”、“友情”、“微笑”、“生活”、“同桌”等等。“改变”是题眼,要在“改变”上做文章。“改变”含有转折的意味,应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让我从反面走向了正面,或是从正面走向了反面。它要求突出表现对“我”的思想、性格、命运的改变。可以采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用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深刻的主题。文中的“我”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要写出自己以前怎么样,在什么的影响下变得怎么样。文章的中心应该是“我”的“改变”。
20.【答案】hài lǔ sǒng huáng jié mǔ
【解析】根据自己的积累或是预习情况依次写出拼音即可,如有不会的可查阅资料积累。
21.【答案】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藤野先生
【解析】《朝花夕拾》属于散文集,区别于鲁迅先生的小说集与杂文集。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等几篇收录在初中课本。
22.【答案】浮飘挑晃
【解析】在熟读《台阶》这篇课文的基础上,再仔细辨别所给选项词语之间的细微区别,一般比较容易得出答案。
23.【答案】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两个即可,答成细节描写也可);刻画了一个非常要强、老实厚道的有志气,不甘人后且具有长远的生活目标、愚公移山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然而又略带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的农民形象。
【解析】人物描写是常见的表达方式,通常有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是通过其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表现出来的。仔细阅读上文内容,此题很容易得出答案。
24.【答案】历尽千辛万苦、辛勤劳作、终成新房,本该高兴,然而新房屋建好了,正开始砌台阶时,人却衰老了,身体也垮了,背驼了,挺不直了,手脚无措,于是笑容也不自然了。
【解析】历尽千辛万苦的父亲新房屋终于建好了,但人却衰老了,父亲不服老,于是笑容也不自然了。
25.【答案】A:父亲头发上像是(飘、洒、落)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担、粘)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摇、跌)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B:那黄泥加了石灰水和豆浆水,颜色似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C: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窜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
作者如此细腻刻画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和揭示其性格和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蕴含了作者对“父亲”的不甘人后、勤劳、执着,通过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以获得人们尊重的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之情。(可以有个性化解读,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围绕父亲的性格特点进行作答。
26.【答案】父亲送我上车叮嘱的片段:清晨6点,大山挂满了雾,父亲像往常一样送我去镇上车站。一路上,我攥着母亲给的20块钱。紧紧的,似乎怕它再丢了。一路上父亲没有讲一句话,我心里万分不安。终于,他止住了脚步,微微抬起右手,层层打开:“孩子,这是40块钱,将来可别那么粗心……”真让我不敢相信,这怎么……可能呀?为了我读书,父亲连烟都戒了,平时千节省万节省,还有积累?但是,父亲分明用颤抖的手把钱送到了我的心里。顿时,我多想放声大哭啊!不知不觉中,我早已是泪眼婆娑。
【解析】只要能运用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描写中的一种方法刻画人物细节,传达出正面的积极情感均可。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语言表达,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3 卖油翁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3 卖油翁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13 卖油翁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13 卖油翁复习练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卖油翁,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