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08课 蒲柳人家(作业)-【上好语文课】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08课 蒲柳人家(作业)-【上好语文课】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解析版).docx
    第08课  蒲柳人家(作业)-【上好语文课】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原卷版)第1页
    第08课  蒲柳人家(作业)-【上好语文课】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原卷版)第2页
    第08课  蒲柳人家(作业)-【上好语文课】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原卷版)第3页
    第08课  蒲柳人家(作业)-【上好语文课】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解析版)第1页
    第08课  蒲柳人家(作业)-【上好语文课】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解析版)第2页
    第08课  蒲柳人家(作业)-【上好语文课】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8* 蒲柳人家(节选)优秀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8* 蒲柳人家(节选)优秀达标测试,文件包含第08课蒲柳人家作业-上好语文课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原卷版docx、第08课蒲柳人家作业-上好语文课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剜肉(wān) 名讳(huì) 呱呱坠地(ɡuā ɡuā)
    B.隐匿(nì) 烟囱(tónɡ) 断壁残垣(yuán)
    C.荆棘(jí) 荣膺(yīnɡ) 如坐针毡(zhān)
    D.捯气(dá) 烙饼(là) 咬文嚼字(jué)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拨索 漫声 撒泄 歪身
    B.峡顶 弹出 咧开 闷雷
    C.翅膀 倘出 铃铛 天际
    D.倒垂 稠粥 绝璧 卸驮子
    3.下列对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天气的炎热)
    B.何大学问一走,何满子就像野马摘了笼头。(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何满子不受拘束的性格特点)
    C.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运用排比和夸张的修辞,表现出一丈青大娘勇猛无比的特点)
    D.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运用排比的修辞,表现出一丈青大娘对何满子的百般疼爱)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怕灵感中断,他一连三天,足不出户,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这部电影的剧本。
    B.主治医生妙手回春,护士精心照顾,使前不久遭遇车祸导致三处骨折的年近七旬的陈大爷,已经能够下地行走了。
    C.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如坐针毡。身上像芒刺在背。
    D.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5.下列句子中无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B.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四川特有剧种——“川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
    6.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中塑造了梁山108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的三个女性形象是: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
    B.“自个儿跳跶了大半辈子,已经年过花甲”,其中的“花甲”指七十岁。
    C.“三顾茅庐”典出诸葛亮的《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蒲柳人家》的作者是刘绍棠,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郁,深受人们喜爱。
    二、综合提升
    7.文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蒲柳人家》中的一丈青大娘和右图漫画中的老奶奶一样,事事为孙子着想。请观察漫画,完成下面两道题。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幅漫画的内容。
    (2)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孩子,你将会怎样对奶奶说?
    8.一丈青大娘是个刚直不阿、正气凛然的女中豪杰,与《水浒传》中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你知道《水浒传》中另外两位女将是谁吗?她们的绰号分别是什么?
    三、阅读迁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何满子的爷爷,名讳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
    ②他的外号叫何大学问。
    ③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A年轻的时候,当过义和团,会耍大刀,拳脚上也有两下子。以后,他给地主家当赶车把式,会摆弄牲口,打一手好鞭花。他这个人好说大话,自吹站在通州东门外的北运河头,抽一个响脆的鞭花,借着水音,天津海河边上都震耳朵。他又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所以在哪一个地主家都呆不长。于是,他就改了行,给牲口贩子赶马;一年有七八个月出入古北口,往返于塞外和通州骡马大市之间,奔走在长城内外的古驿道上。几百匹野马,在他那一杆大鞭的管束下,乖乖地像一群温驯的绵羊。沿路的偷马贼,一听见他的鞭花在山谷间回响,急忙四散奔逃,躲他远远的。所以,他不但是赶马的,还是保镖的,牲口贩子都抢着雇他。这一来,他的架子大了,不三顾茅庐,他是不出山的;至于脚钱多少,倒在其次,要的就是刘皇叔那样的礼贤下士。
    ④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
    ⑤在这个小村,数他走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广;他又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出一趟口外,本来挣不了多少钱,而且到家之前已经花得不剩分文,但是回到村来,却要装得好像腰缠万贯;跟牲口贩子借一笔驴打滚儿,也要大摆酒筵,请他的知音相好们前来聚会,听他谈讲过五关,斩六将,云山雾罩。他这个人非常富有想象力,编起故事来,有枝有叶,有文有武,生动曲折,惊险红火。于是,人们一半是戏谑,一半是尊敬,就给他送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⑥自从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也真在学问上下起功夫来了。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荣膺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他腰里常常揣着个北京者二酉堂出版的唱本,投宿住店,歇脚打尖,他就把唱本掏出来,咿咿哦哦地嘟念。遇上生字儿,不耻下问,而且舍得掏学费;谁教他一字一句,他能请这位白吃一顿酒饭。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人们看见,在长城内外崇山峻岭的古驿道上,这位身穿长衫的何大学问,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风凛凛又滑稽可笑。B而且,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本来,孔夫子门前早已冷落,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他这一作揖,一烧香,只吓得麻雀满天飞叫,野兔望影而逃。
    (节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刘绍棠《蒲柳人家》)
    9.结合“何大学问”生活经历说一说他的外号的由来。
    10.从选段的叙述和描写中我们看“何大学问”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11.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一句加以品析。(可从词语和句式的选用、修辞方法、描写方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任选其一来谈)
    A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B人们看见,在长城内外崇山峻岭的古驿道上,这位身穿长衫的何大学问,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风凛凛又滑稽可笑。
    12.刘绍棠作为当代著名的乡土文学代表,语言独具特色,下列对本文语言特色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语言古朴典雅、凝练厚重,经得住咀嚼品味。
    B.句式整散结合、参差错落,读起来节奏鲜明。
    C.采用了民间口语与俗语,生动形象,乡土气息浓郁。
    D.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拉面王
    行 云
    老梅的面馆开在蝉街东头。
    每天一早,老梅围了围裙,案前一站,手里眼里全是活儿。他出手如电,“唰”,揪出一把醒好的面,“啪”丢案板上,一搓一拉,成蛇样长条;一捏一见,“啪”拍在面案上;一抻一合,扭成大间女辫儿,叫人眼花缭乱。没回过神,一大海碗面,盛着牛肉了,撇着芫荽、萝卜片,浮着满天星辣椒油花儿,红是红,白是白,绿是绿,香喷喷、热腾腾便撂在了你面前。麻溜儿!
    传说老梅有绝活---面穿针孔,抻出细过发丝的面从针孔穿过去。多少根?说法不一。但都只是听说,没人见过。有人撺掇老梅露两手。老梅浅浅一笑:“雕虫小技,有啥看头。”
    雪天。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小伙儿哆嗦着站在面馆前。老梅二话没说,捞出一碗面端给他。热汤面下肚,小伙儿像换了个人,精精神神跪地上给老梅磕了头。老梅收徒了!徒弟叫红子——被一碗汤面救活的小伙儿。
    寒来署往,红子跟老梅学艺三年了。那夜,师徒俩有一场对话。
    “这两天心神不宁,想啥呢?”“师父,我……”
    “行了,我知道你想啥,想单干?”“嗯……”
    “说实话,你那面活儿不坏。但能再跟我一年不?就一年。”红子没吭声。
    老梅叹口气:“好吧。这里有笔钱,你拿去开店。记住,可别丢我的脸。”红子给老梅磕了仨响头,当夜走了。
    半月后,蝉街上新开了一家“红子面馆”,店里有个新媳妇在打下手。
    蝉街人念旧,还是觉得老梅的面地道,大都上他那去。后来听说,红子媳妇成天在家闹,嫌男人没出息。
    某天,老梅的面馆关门歇业了。蝉街人一片惋惜声。
    红子面馆生意好起来了。面馆前竞挂起了“拉面王”的牌子。蝉街人叨叨:你号称拉面王,老梅搁哪呢?
    这一天,红子当众给大伙表演了面穿针孔的绝活。老梅的绝活只是传说,而红子却当众让大家开了眼。乖乖,十根比发丝还细的拉面,顺顺当当就从小小的针眼里穿了过去,堪比魔术。这以后,大伙再没话了。
    红子每天给顾客演一场面穿针孔的绝活,人气越来越旺。可细心的人发现,面馆里盛面的大海碗,不知不觉间换成了中不溜的平底碗。
    这天,生意口上,有个人走进红子的拉面馆。是老梅。吃面的人纷纷起立问候。
    红子一愣,立马堆起笑脸,迎上去叫了声:“师父您来了!”
    “红子,有出息啊。”老梅笑说。红子回笑:“师父见笑,都是闹着玩儿的。”
    老梅径直走向水池。净了手,朝大伙说:“红子天天给大伙儿演绝活,今儿,我来替一回,算给徒儿捧个场。”
    老梅一出手,馆里一下静了。他手一张,揪下一块面,一下,两下,扯过来,拉过去。面条摆得稳、准、狠;胳膊抡得圈、柔、韧。身子在一处,精神却贯穿到了四面八方,大伙看得目瞪口呆。
    突然,老梅身手骤定,好似满院欢腾的雀儿忽地归了巢。细看,老梅手擎一根绣花针,针眼里穿着根线。哪是线?分明是面!只见他捏着这根“线”轻轻一抖,哗一下抖出无数银丝。大家伙挤上前一数,我的个娘哎,不多不少,整整二十根,全在针眼里!
    “神!”一片喝彩。
    红子羞红了脸,“扑通”跪在了老梅的面前。
    第二天,红子面馆不见了“拉面王”招牌,平底碗又换回了大海碗。
    而老梅,真正的拉面王,早已飘然而去。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5期,有删改)
    13.根据小说情节填空。
    序幕:众人神往绝活,老梅浅笑推辞:
    第一幕:红子①____________,仗义散徒;
    第二幕:红子执意单干,老梅②____________;
    第三幕:红子③____________,老梅歇业隐退;
    第四幕:红子挂牌换究,老梅献演绝活;
    尾声:红子④____________,老梅飘然备开。
    1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记住,可别丢我的脸”一句为下文老梅出现在红字面馆并且表演绝技埋下伏笔。
    B.对师徒表演绝活的描写详略分明,突出师父技高一筹,也暗含作者赞美之情。
    C.在红子心中,绝活是招徕顾客提升人气的工具,而老梅认为绝活不是用来炫耀的。
    D.老梅现身红子面馆并表演绝技,是因为红子自封“拉面王”,擅自展示绝活。
    15.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老梅是“真正的拉面王”。
    16.结合语境,比较红子两次下跪所体现的不同心理。
    ①小伙儿像换了个人,精精神神跪地上给老梅磕了头。
    ②红子羞红了脸,“扑通”跪在了老梅的面前。
    17.结合选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使人物鲜活、更具传奇色彩。
    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
    (《泥人张》)
    只听咔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蒲柳人家》)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优秀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优秀一课一练,共33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蒲柳人家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句的妙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8* 蒲柳人家(节选)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8* 蒲柳人家(节选)课后复习题,共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