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案)地球的历史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997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案)地球的历史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997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案)地球的历史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997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教案设计
展开ADDIN CNKISM.UserStyle地球的历史
【课标分析】
本节课标要求为: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本条标准关注的重点是学生会使用地质年代表这类资料去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为了使学生会使用地质年代资料,则首先要讲明什么是“地质年代”,“界(代)”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要让学生在脑子里建立相应地质年代地球表面的自然图景和不同地质年代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宏观视角下的时空组合。因此从这部分内容来说学生需要教师提供大量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图像以供其驱使。
其次,“描述”是对学生的要求,指学生会用文字或言语说出地球的演化过程,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提供“描述”的机会。
而“地球演化过程”指“界(代)”的更替过程,包括据今的年份、地球的基本面貌、地壳运动的情况、古生物情况等。在描述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突出各个年代的特征,注重动态发展的内容和年代间的转变,以获得对地球演化的整体认识。
【教材分析】
通过研读2017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和2019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了解本章是属于“地球知识”模块组,是教材的开篇章,目的是让学生对地球与宇宙间的关系以及地球的演变过程及内部结构形成一个宏观的认识,为后续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奠定基础。本章的一二节中分别讲述了地球与宇宙的关系以及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本节《地球的历史》是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的内容,讲述的是地球形成后的演化过程。
本节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图表及文字资料,这与本节的内容特点与课标要求相符,因此,学生课前应先对教材进行一个系统的浏览,形成大致的印象,教师在课堂上则应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使学生获得的零散的片面的知识能够系统化、条理化便于记忆,对教材中缺失的前提概念或者背景知识要进行一定的补充。
【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生物课程及初中地理课程当中有涉及到,但由于学习的时间距离稍远,学生大部分能已经遗忘,此外初中所接触的这部分内容对比本节内容相对浅薄,因此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是相对薄弱,亟待丰富与强化。
备是非常薄弱的。
2.认知特点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渴望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学生内在的求知欲能促使他
们对地球的演变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此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记忆力极佳,有利于其识记地质年代及相应的地理环境特征。
3.学习障碍
本节内容在理解上的难度不大,难就难在要识记的内容较多,学生若不能把握住地球演变过程的规律,掌握相应的背景知识,反复识记本节内容则难以达到本节课的要求。
【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综合思维”这一思维方式和能力培养的目标。依据2017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综合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强调整体观念、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可概括为要素的综合、时空的综合和地方的综合。本节内容正是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但是无论培养哪种观念都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为基础,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节内容的特点更是“内容为王”的典型。因此,笔者将本节的具体教学目标归纳如下:
1.理解“地质年代”和“界(代)”以及“化石”的概念及其划分的依据。
2.能够说出(写出)地球在距今不同地质年代的年份、地球的基本面貌、地壳运动情况及古生物情况。
【教学重点】
1.地质年代表
2.地球演化过程
【教学难点】
1.地质年代表的识记
2.地球演化过程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安排
学生仔细阅读书本第14-20页,重点要求学生对第15页的图1.24地质年代示意图进行一定的识记。
(二)课堂实施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与备注
导入:
“地质年代”及“化石”的概念
引导学生阅读书本第14页的导读部分,并请学生对照书本第15页的地质年代示意图回答4个问题:
什么是“化石”?
“化石”藏在何处?
何谓“地层”?
4.“梁龙”属于哪个地质时代的地层?
阅读课本相应内容;搜集信息;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恐龙化石”这一遥远而神秘的事物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而教师提出的具体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获取信息提高其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地质年代的划分
师问:说起“时代”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时代”?
师问:同学们所说的这些“时代”与“地质时代”有什么区别和共同之处?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跟随教师的步伐,学会将“地质年代”与“考古年代”、“社会学年代”、“历史学年代”等年代进行对比分析;抽离出对“年代”的本质认识,在此基础上理解“地质年代”。
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相关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要建立起其自己的认知图式就需要一定知识基础,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或知识体系中找出与新知识有相似或切合之处的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新知识。
地质年代及相应年代的地史事件、生物事件
指导学生在书本15页的“地质年代表示意图的基础上增加地质年代及其相应的地史事件、生物事件的总表。而后进行内容教学
师问:“地质时代”单位有哪些?
师问:梁龙所属的侏罗纪属于什么代?
师问:中生代属于什么宙?
师问:显生宙与元古、太古、冥古宙有何区别?
师:前寒武纪时期距今的时长、动物演化状况、植物演化状况、代表物种和生物事件?
播放幻灯片;指导学生将表格空白区域自行补充
根据课本内容,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课本中没有的、自己不知道的内容进行笔录。并以地质年代表为总纲,做一张地质年代及地史事件、生物事件的总表,在总表中依次填入相关内容。
指导学生做“地史学简表”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将知识系统化。模块化、条理化便于理解与记忆;以期达到在增长其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帮助其掌握运用综合思维的方法,提高其综合思维能力的目的。
地质年代的划分依据和地质年代表的记忆
师问:“地质年代”的划分有何规律?
让学生识记其自行制作的“地史学简表”,并要求学生描述其“地史学简表”的内容
从“地史学简表中”归纳出地质年代划分的依据,迅速识记“地史学简表”,并且尝试去描述“地史学简表”
训练学生分析信息,从信息中寻找规律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根据记忆规律,即时记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此外,提供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实现其自身动力与外部压力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练习
课本第19页的活动题
宙
代
纪
地壳运动
古地理环境
动物演化
植物演化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新课导入,新课讲解,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案例探究,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讲授过程,新课导入,启发提问,学生回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的演化历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