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习作:家乡的风俗(PPT课件+素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1.pptx
    • 课件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2.pptx
    • 视频
      【微课视频】习作:家乡的风俗.mp4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1第1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1第2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1第3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1第4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1第5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1第6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1第7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1第8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2第1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2第2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2第3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2第4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2第5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2第6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2第7页
    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2第8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习作:家乡的风俗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习作:家乡的风俗授课课件ppt,文件包含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1pptx、语文统编六下第1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时2pptx、微课视频习作家乡的风俗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回顾写作方法,梳理汇总
    上节课,我们围绕“家乡的习俗”完成了一篇习作。如果你读到同学写的介绍一种风俗的习作,或者是同学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的习作,你会从哪些方面对他的习作进行评价?
    (1)介绍一种风俗的习作,我们要看是否写出了风俗的特点,是否抓住了重点。
    (2)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的习作,我们要看是否重点描写了现场的情况和自身感受,是否适当穿插介绍了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从这两个方面来交流、修改习作。
    二、交流评改,展示习作成果
    1.“介绍某种风俗”的同学和“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的同学分组交流评改。
    傣族的泼水节 傣族文化深厚久远,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传统节日都令我大开眼界。我印象最深刻的还要数泼水节,它让我看到了傣族群众对吉祥、平安的憧憬。 在泼水节当天,我跟爸爸、妈妈一早就来到了街上,只见街上人来人往,人人手里都拿着“武器”,有拿水枪的,有拿
    水桶的,有拿盆的……那“武器”可真是种类繁多。在居民家门口,还有商店的门前,都摆满了装水的大桶。看到这些,我知道一场“大战”就要开始了。 时间差不多了,也不知道是谁先开始泼水的,刚刚还很“安静”的街道顿时就热闹了起来,人们纷纷拿起手中的“武器”开始进攻。你倒我一盆,我泼你一身,各不相让,嘴里还大声喊着:“水!水!水!赶快,我要招架不住了!”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开心的笑容。
    我也被妈妈拉入了这场“战斗”。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拿着水枪就往人群当中“扫射”。就在我暗暗高兴没人来泼我的时候,我突然感到一股凉凉的水流顺着背后流了下来。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小男孩正拿着水枪对着我不停地喷水。我心想:我可不能吃这个亏。于是我开始奋力反击,我们两个“打”得不可开交。而旁边商铺门前的阿姨也被我们俩的“战斗”逗得捧腹大笑,还一直催着我们到她的商铺门前去“加油”。这时,我看到的只有水花和“战斗”的人群,那场面非常壮观。
    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征,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泼水节体现了傣族群众热情、豪放的性格以及他们对吉祥、平安的憧憬。我这次参加泼水节,真是受益匪浅。
    ①重点内容突出。小作者重点介绍了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②写出了风俗特点。小作者向读者介绍了泼水节的意义。
    ③详略安排得当。文章详写了人们参加泼水节的热闹场面,其他一笔带过。
    ④适当的加入了体验和感受。如“我这次参加泼水节,真是受益匪浅。”
    家乡的婚礼我的家乡是四川的一个小镇,说起家乡的风俗,我想最有趣的,就算是举办婚礼了吧。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男女双方的父母都十分重视。在举行婚礼前,双方的父母忙前忙后的,发喜帖办嫁妆,等等。买来的嫁妆先放置在女方家里,到了新娘出嫁的那一天才一起送到男方家里。
    最热闹的还是举办婚礼的那天。当天一大早,新娘在女方家梳妆打扮,等待新郎的到来。新郎到来以后,当新郎、新娘一起走出女方的家门时,新娘用手捂住脸轻声哭泣,表示对娘家的留恋。当接新娘的队伍开始走时,女方家里人就开始放鞭炮。
    男方去接新娘回家时,一般来说都不超过中午十二点钟。如果在一条街上,有两户人家同时娶媳妇,谁先娶回来,就意味着谁先发财。所以娶新娘,娶回越早越好,如果新娘去新郎的路上,要过桥,新娘必须往水里抛几枚硬币。新娘到男方家后,新房里的蚊帐是由男方的舅母或婶婶帮忙挂的,一边挂一边还说一些吉利的话,男方的父母给挂蚊帐的人一个红包。
    在喝喜酒的时候,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了,因为他们可以得到一个红包。家乡的风俗除了举办婚礼是有趣的以外,其他的像三月三、端午节,等等,也非常有趣,有机会再给你们介绍。
    家乡的“舞大刀”我的老家在歙县许村,许村是以许家为“核心”的一个古村落,我就是许家的后代。许家习俗中,最著名的就是“舞大刀”了。每到正月十五的晚上,许家中的“力之霸王”,便举着一把四米多高的“大刀”,走街串巷地舞上一通!许家怎么会有这种习俗呢?这个节日又是怎么被许家设立的呢?
    这要从唐代开始说起,那时候,有一位许家的首领,名叫许远。他精通兵法,智勇双全,并创立了许家刀法。安史叛乱时,许远与援军主帅张巡一起奋勇抗战,保家卫国。他的许家刀法出神入化,使敌人闻风丧胆。在一次战斗中,许远身先士卒,身杀千人,最后寡不敌众,与张巡一起英勇牺牲。为了让许家刀法不失传,也为了永远纪念这位英雄,每年正月十五,许村人都要舞大刀,这个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哦,差点儿忘了说正月十五傍晚时分的情景了,下午五时许,看热闹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聚集在高阳桥、大观亭、五马坊一带。大约半小时后,叽叽喳喳的人群突然静了下来,只见一把红色的大刀“砍”过来!密密麻麻的人群立即“砍”出一条道路,随后又跟在大刀的后面。兴奋的人群一起涌到河边的一块宽阔的场地上,精彩的演出开始了:各部门准备就绪,跟京剧差不多的音调响起,只见四个肌肉发达的壮汉涌上去,一人按住刀把,三人拉着系在刀背上的绳子,大刀开始倾斜,
    并迅速地转动,像有人在挥舞一般。一会儿,他们又将大刀挥上挥下,有时横割,有时斜砍,还有时来个“暴劈”。四米多长的大刀在他们手上真是“举重若轻”,在刀光闪闪中,我仿佛看到了许远当年挥舞大刀,杀敌如割草般的英雄身影……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大刀”又要转移演出,可惜妈妈要拉我走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大刀”。
    结尾点出对“舞大刀”的留恋
    三、根据修改建议,完善自己的习作
    1.同桌相互提修改建议。2.修改后,并工整地誊写一遍。

    相关课件

    语文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演示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春节拜年,端午赛龙舟,猜灯谜,过年贴福字,插茱萸,端午节包粽子,家乡的风俗,审题指导,习作内容,介绍一种风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土家族峒布,习作家乡的风俗,家乡的风俗,深入了解这种风俗,多方面介绍这种风俗,闹花灯,包饺子,《北京的春节》,☁按时间顺序记叙,☁详略得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教课内容课件ppt,共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习作要求,自主学习,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习作:家乡的风俗(PPT课件+素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