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 自由平等的真谛4.1.1 自由平等的真谛(PPT课件+素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pptx
    •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docx
    • 视频
      1.警惕网络“隐形刀” 恶之花:网络语言暴力(1)_clip.mp4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第1页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第2页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第3页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第4页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第5页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第6页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第7页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第8页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第1页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第2页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自由平等的真谛公开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自由平等的真谛公开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pptx、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docx、1警惕网络“隐形刀”恶之花网络语言暴力1_clip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拥有自由的重要意义,正确理解自由的含义。 2.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3.知道平等的含义,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本框体现了“科学精神”这一核心素养中的“理性思维”,旨在让我们理解自由平等的真谛,崇尚法治精神,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要求。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自由,是人类的美好向往;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自由和平等的知识。
    结合三名同学的观点,说说你对自由的认识。
    (1)小蕊的观点是错误的。我认为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小蕊错误地将自由理解成为所欲为。(2)大海的观点也是错误的。自由是有限制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大海错误地将自由理解成完全根据自己的意志行事。(3)阿梅的观点是片面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但是公民行使权利并不能随心所欲,而要受到法律的限制。公民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应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因此自由不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1.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人们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动;渴望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渴望不受他人奴役和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
    1.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1.风筝之所以“无力回天”,是因为它脱离了风筝线的“保护”。风筝有了线才能在空中自由飞翔,如果没有线的“保护”,风筝就会失去依靠,最终从空中跌落。风筝线是风筝在天空自由飞翔的保障。 2.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自由应受到必要的限制,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2.拥有自由的意义 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3.自由的内涵(1)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请查阅我国对网络言论的相关法律规定,说一说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
    (1)《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节选):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节选),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3)因此,虚拟的网络世界的自由也是有限制的、相对的,任何人都不能超越道德的底线,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2)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4.法治和自由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①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②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本栏目列举了我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的相关规定,旨在让我们理解我国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权利时,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从而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的理解。
    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人。——毕达哥拉斯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西塞罗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
    下面的漫画说明了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自由能激发人的活力 ②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结合上图,请用身边的实例与同学分享自己对平等的认识。
    (1)国家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①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②有利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③有利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④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2)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就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出明确要求。该意见提出“六统一”的要求:一要统一覆盖范围,二要统一筹资政策,三要统一保障待遇,四要统一医保目录,五要统一定点管理,六要统一基金管理。此举有利于让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国家医疗保险惠民政策。
    1.平等的内涵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1)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与平等并不矛盾 (2)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没有人能够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1.查阅资料,了解今年出席两会的女代表和女委员的数量与比例。
    2019年3月,在全国两会中,女性的身影越来越活跃。数据显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代表2 975人,女性代表742人。出席第十三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政协委员共2 153人,女性委员440人,占比为20.4%。(暂无2020年数据)
    2.请你列举运用法律保障男女平等的事例。
    (1)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2)我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3)《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在享受福利待遇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具体事例略)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之①: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之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针对这一疑惑,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搜集整理相关案例,并结合案例在班级组织一次“以案说法”活动。
    (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有人认为“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不是存在矛盾呢?
    ①2019年4月23日上午,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贵州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王晓光受贿、贪污、内幕交易案,对被告人王晓光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以内幕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亿七千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亿七千三百五十万元,对王晓光受贿、贪污、内幕交易违法所得及其孽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②2020年4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安部发布涉境外输入型疫情防控典型案例,其中,河南某公司劳务派遣人员郭某鹏,隐瞒出境史,造成40多人被隔离观察。4月3日,他被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郭某鹏表示认罪认罚。
    (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公交车上张贴着“老幼病残孕专座”的告示,对老年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给予特殊帮助。这是对他们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原则的尊重。再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结合以上案例可知,“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都是平等的表现,它们并不矛盾。
    从欧洲回国的某男子在排队等待防疫检查时,看到等待区条件简陋,居然质问机场工作人员:“我是欧洲回来的,就这待遇?”他自视为华侨,认为自己理应“高人一等”,应当享受“高等待遇”。从平等的角度看,这种思想是( )A.正确的。正义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B.正确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实现法治的保证C.错误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D.错误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1.“追求绝对的自由,和谐感就会受到伤害。”这句话充分说明( )A.追求自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伤害 B.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社会混乱 C.现实生活中,我们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自由 D.自由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2.郑州市市民郭某鹏故意隐瞒出境史,未严格落实“隔离观察”措施,未严格落实“如实申报”措施,期间多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办公场所,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当地公安局依法对郭某鹏立案侦查。这警示我们( )A.法治和自由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B.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D.公民的隐私权不受法律保护
    3.(易错题)柏拉图说:“对一切人的不加区别的平等就等于不平等。”这启示我们( )A.要追求绝对平等B.要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对不同情况要差别对待
    4.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B.平等就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所以未成年人可以不履行义务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D.公民的违法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相关课件

    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作业课件ppt,共3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导航,课前预习,无法治不自由,人们对自由的向往,自由的作用,幸福感,自由的含义,法律规定,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享自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自由平等的真谛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自由平等的真谛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见习题,知识点1自由,幸福感,有限制的,意志活动,知识点2平等,社会文明进步,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