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小题狂刷01】-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

    【小题狂刷01】-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第1页
    【小题狂刷01】-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第2页
    【小题狂刷01】-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题狂刷01】-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小题狂刷01】-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成因最可能是,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凯巴布高原之上。它的宽度为6~25 km,平均谷深为1 600 m,谷底宽度为762 m。由于人们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地层,故被誉为“活的地质教科书”。读图,回答1~2 题。
    1.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成因最可能是
    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C.地壳抬升—板块张裂—风力侵蚀
    D.泥沙堆积—板块张裂—冰川侵蚀
    2.大峡谷地区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地中海气候
    B.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位于谷地,产生焚风效应
    D.靠近副热带,东西两侧高山阻挡海洋水汽
    图Ⅰ示意G318国道某段路附近的等高线分布。经过此处的骑行者都会拍照记录下这段艰险的路,图Ⅱ为某骑行者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3~4题。
    3.该拍摄者所处的位置和拍摄方向分别是
    A.甲;西南B.乙;东南
    C.丙;东北D.丁;正东
    4.下列关于从甲至丁的骑行路途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以爬坡为主,耗费体力巨大
    B.沿途均可欣赏波涛汹涌的怒江
    C.以下坡为主,弯道多、车速快
    D.沿途可以欣赏到漫山的常绿林
    钓鱼这项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大地上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穿山越谷的溪流为无数陶醉于这项活动的钓鱼爱好者提供了自然钓场。读我国某水库局部示意图,回答5~7题。
    5.“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是钓鱼爱好者们总结出的钓点选择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水质优劣B.水底地形
    C.水温高低D.水位涨落
    6.“早钓太阳红,晚钓鸡入笼”,可见夏钓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和傍晚。夏日傍晚,某钓鱼爱好者发现太阳照射水面,波光耀眼,严重影响其观察浮漂,该钓点最可能位于
    A.甲B.乙C.丙D.丁
    7.毛毛雨打在水面上,水中含氧量大增,鱼类因呼吸了足够的氧气,显得特别活跃,摄食的欲望十分强烈,容易上钩,因此此时是钓鱼的好时机。以下描述与此钓鱼经验相符的是
    A.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B.宽钓窄,窄钓宽,不宽不窄钓中间
    C.大雨过后去钓鱼,定是越钓越欢喜
    D.人穿袄,鱼穿草,冬日草窝钓鱼好
    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该流域出口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某科研团队在安徽黄山地区某流域进行了等流时线测定,将测定结果绘制成径流等流时线图。读黄山某流域等流时线分布图,回答8~9题。
    8.流域内6小时和9小时等流时线重合处的地貌是
    A.河谷B.山脊C.陡崖D.鞍部
    9.调查发现甲地植被长势明显不如乙地,可能是因为甲地
    A.降水稀少B.光照不足
    C.土层较薄D.气温太低
    林线是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读图,回答10~12题。
    10.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
    A.600~800 mB.800~1 000 m
    C.1 000~1 200 mD.1 200~1 600 m
    11.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
    B.地处山地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
    C.受印度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D.来自西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成云致雨
    12.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与盛行风向B.降水与土壤类型
    C.地势与山脉走向D.气温与纬度位置
    读某区域1月等温线及河流分布图,回答13~15题。
    13.已知图中a与b的温差为5 ℃,b等温线的数值为
    A.0 ℃B.5 ℃C.10 ℃D.-5 ℃
    14.甲地附近等温线密集,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B.地形
    C.纬度D.大气环流
    15.沿海城市甲在当地时间2月7日20:14举办体育赛事并向全球直播,此时距离太阳直射点位置最近的城市是
    A.中国的海口(20° N,110° E)
    B.美国的洛杉矶(34° N,118° W)
    C.巴西的圣保罗(23° S,43° W)
    D.澳大利亚的悉尼(34° S,151° E)
    【解析版】
    (一)等值线型选择题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凯巴布高原之上。它的宽度为6~25 km,平均谷深为1 600 m,谷底宽度为762 m。由于人们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地层,故被誉为“活的地质教科书”。读图,回答1~2 题。
    1.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成因最可能是
    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C.地壳抬升—板块张裂—风力侵蚀
    D.泥沙堆积—板块张裂—冰川侵蚀
    2.大峡谷地区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地中海气候
    B.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位于谷地,产生焚风效应
    D.靠近副热带,东西两侧高山阻挡海洋水汽
    【解析】第1题,先看峡谷岩层的特征,由材料“人们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地层”可知,峡谷岩层的特征为水平层次清晰,属于典型的沉积岩,其成因是沉积作用;再看地势地形,由材料“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凯巴布高原之上”可知,科罗拉多大峡谷经历过地壳抬升;最后看地表,图中显示峡谷底部有科罗拉多河流经,可确定科罗拉多大峡谷受到流水的侵蚀作用。第2题,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由于科罗拉多河穿流其中,故名科罗拉多大峡谷;结合图示经纬网可知,科罗拉多大峡谷接近30° N,靠近副热带,受下沉气流影响,降水少;受东西两侧的地形阻挡,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
    【答案】1.A 2.D
    图Ⅰ示意G318国道某段路附近的等高线分布。经过此处的骑行者都会拍照记录下这段艰险的路,图Ⅱ为某骑行者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3~4题。
    3.该拍摄者所处的位置和拍摄方向分别是
    A.甲;西南B.乙;东南
    C.丙;东北D.丁;正东
    4.下列关于从甲至丁的骑行路途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以爬坡为主,耗费体力巨大
    B.沿途均可欣赏波涛汹涌的怒江
    C.以下坡为主,弯道多、车速快
    D.沿途可以欣赏到漫山的常绿林
    【解析】第3题,从骑行者拍摄的照片分析可知,骑行者从侧面俯看到右侧山坡上的“之”字形道路,说明骑行者所在的位置比“之”字形道路的海拔高,且位于“之”字形道路所在山坡的对侧。图中显示,呈“之”字形的道路位于乙与丙之间。甲的海拔比“之”字形道路高,且位于“之”字形道路所在山坡的侧面,因此甲为拍摄位置;从照片上可以看出,“之”字形道路位于右前方,即在甲的西南方向,因此该拍摄者的拍摄方向为西南。乙位于“之”字形道路的尽头(或起点),不符合图片所示特征。丙、丁比“之”字形道路海拔低,且由于山脊阻挡,看不到“之”字形道路。第4题,读图可知,从甲至丁以下坡路为主;只有骑行到丁附近时,才能临近怒江,欣赏到波涛汹涌的怒江,其他地点因地形阻挡看不到怒江;从甲至丁沿途以下坡为主,要经过“之”字形道路,因此弯道多、车速快;沿途海拔为3 000~4 000 m,具有高寒气候,沿途不可能欣赏到漫山的常绿林。
    【答案】3.A 4.C
    钓鱼这项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大地上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穿山越谷的溪流为无数陶醉于这项活动的钓鱼爱好者提供了自然钓场。读我国某水库局部示意图,回答5~7题。
    5.“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是钓鱼爱好者们总结出的钓点选择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水质优劣B.水底地形
    C.水温高低D.水位涨落
    6.“早钓太阳红,晚钓鸡入笼”,可见夏钓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和傍晚。夏日傍晚,某钓鱼爱好者发现太阳照射水面,波光耀眼,严重影响其观察浮漂,该钓点最可能位于
    A.甲B.乙C.丙D.丁
    7.毛毛雨打在水面上,水中含氧量大增,鱼类因呼吸了足够的氧气,显得特别活跃,摄食的欲望十分强烈,容易上钩,因此此时是钓鱼的好时机。以下描述与此钓鱼经验相符的是
    A.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B.宽钓窄,窄钓宽,不宽不窄钓中间
    C.大雨过后去钓鱼,定是越钓越欢喜
    D.人穿袄,鱼穿草,冬日草窝钓鱼好
    【解析】第5题,春季气温回升,阳光充足,在浅滩可形成暖水区,微生物、植物、虫类最先在此处复苏生长,为鱼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鱼类丰富;夏日,高温酷暑,浅水区的水温过高,鱼儿大多到深水区去活动和觅食,深水区鱼多;秋季秋高气爽,晴天较多,因水温下降,阴坡比阳坡降温快,阴处最先出现适宜鱼类生活的温度;冬季水温低,鱼儿在水温高的地方活动多,向阳背风的水域,其水温明显高于其他区域,鱼类更多。第6题,夏季日落西北,太阳从西北方向照射水面,波光耀眼,影响其观察浮漂的位置,钓点应是在水库区的东南,即丁地。第7题,毛毛雨时钓鱼与斜风细雨的钓鱼环境吻合;“宽钓窄,窄钓宽,不宽不窄钓中间”“人穿袄,鱼穿草,冬日草窝钓鱼好”是说钓鱼的位置,与雨中垂钓无关;“大雨过后去钓鱼,定是越钓越欢喜”是雨后天晴钓鱼的感觉。
    【答案】5.C 6.D 7.A
    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该流域出口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某科研团队在安徽黄山地区某流域进行了等流时线测定,将测定结果绘制成径流等流时线图。读黄山某流域等流时线分布图,回答8~9题。
    8.流域内6小时和9小时等流时线重合处的地貌是
    A.河谷B.山脊C.陡崖D.鞍部
    9.调查发现甲地植被长势明显不如乙地,可能是因为甲地
    A.降水稀少B.光照不足
    C.土层较薄D.气温太低
    【解析】第8题,6小时和9小时等流时线重合,说明该地的水流流向两个不同的方向,由此可推断该处为山脊(即分水岭)。第9题,通过比较甲乙两处等流时线疏密,甲处较乙处稀疏,说明甲处水流速快,乙水流速较慢,甲处可能水土流失较乙处严重,从而导致甲处土层比乙处薄,影响植被生长。
    【答案】8.B 9.C
    林线是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读图,回答10~12题。
    10.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
    A.600~800 mB.800~1 000 m
    C.1 000~1 200 mD.1 200~1 600 m
    11.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
    B.地处山地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
    C.受印度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D.来自西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成云致雨
    12.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与盛行风向B.降水与土壤类型
    C.地势与山脉走向D.气温与纬度位置
    【解析】第10题,E点林线为3 000~3 200 m,F点林线为4 400~4 600 m,所以两地林线海拔差为1 200~1 600 m。第11题,F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受南亚夏季风影响强烈,水热条件优越,推高林线。第12题,林线与山地有关,所以林线走向受地势、山脉走向影响。
    【答案】10.D 11.C 12.C
    读某区域1月等温线及河流分布图,回答13~15题。
    13.已知图中a与b的温差为5 ℃,b等温线的数值为
    A.0 ℃B.5 ℃C.10 ℃D.-5 ℃
    14.甲地附近等温线密集,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B.地形
    C.纬度D.大气环流
    15.沿海城市甲在当地时间2月7日20:14举办体育赛事并向全球直播,此时距离太阳直射点位置最近的城市是
    A.中国的海口(20° N,110° E)
    B.美国的洛杉矶(34° N,118° W)
    C.巴西的圣保罗(23° S,43° W)
    D.澳大利亚的悉尼(34° S,151° E)
    【解析】第13题,根据图中纬度变化规律判断,当地位于北半球,1月为冬季。题中表明,图中a与b的温差为5 ℃,说明图中等温差为5 ℃,冬季北半球气温越向北越低,与a北面相邻的等温线温度值为-5 ℃,则a为0 ℃,b位于a以南,且海拔较低(河流下游)、临近海洋,因此b的气温更高,应为5 ℃。第14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区域西侧为黑海,东侧为里海,中间为大高加索山脉。甲处临近大高加索山脉,地形起伏较大,向东北方向海拔迅速升高,气温迅速降低,导致单位水平距离气温差大(温度梯度大),等温线密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地没有强大的洋流流经;与甲同纬度的地区,等温线相对稀疏;当地大气环流对整个区域的影响应该是相似的。第15题,根据直射点的移动速度(约4天移动1个纬度)估算,2月7日太阳直射纬线大约位于11° S,根据经度判断,甲地位于东三区,当东三区为20:14时,即45° E的地方时为20:14,直射点(12:00)应位于78.5° W,则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约为(11° S,78.5° W),由选项中四城市的经纬度可知圣保罗离太阳直射点位置最近。
    【答案】13.B 14.B 15.C

    相关试卷

    【小题狂刷11】-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

    这是一份【小题狂刷11】-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修建滇越铁路最初是为了,海南岛东北部海域上升流多出现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题狂刷29】-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

    这是一份【小题狂刷29】-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18年德国,24%,58万人,由德国人口年龄结构推知,德国,图中降水最多的地点是,与该湖夏季奇观形成最密切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题狂刷26】-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

    这是一份【小题狂刷26】-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陨石富集于图示地区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