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小题狂刷(新高考)(含解析)
【小题狂刷23】-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小题狂刷23】-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断下列河段容易出现天然堤的是,推断河流更易发育天然堤的部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目前已经开始行动,正在构建“一带一路”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近些年来,继福建、台湾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之后,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读福建省示意图,回答1~3题。
1.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该地区成为福建乃至我国东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的主要原因有
①农业基础好,发展历史悠久 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市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先进 ③三市工业产业集群聚集,集约发展优势凸显 ④临近台湾,闽台经济合作活力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福建省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A.海岸线漫长曲折,港口较多
B.我国著名的侨乡,经济发展迅速
C.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
D.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工业基础雄厚
3.近年来福建内部工业“二次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高素质人才流失
B.资源枯竭,产业转型的需要
C.劳动力、土地价格上涨
D.迁往内地,保障生产的安全
天然堤位于河漫滩上,是由多次洪水不断堆积形成的,洪水期河水溢出河道,流速减慢,挟沙能力降低,大量泥沙在河床两侧堆积形成沿河分布的长堤。读天然堤示意图,回答4~6题。
4.推断下列河段容易出现天然堤的是
A.黄河中游B.黄河下游
C.长江上游D.长江三角洲
5.推断河流更易发育天然堤的部位是
A.凸岸B.凹岸
C.出山口D.入海口
6.下列关于天然堤沉积物颗粒大小及剖面形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侧任一层沉积物越靠近河床颗粒越细
B.天然堤剖面形态内侧陡,外侧缓
C.水平方向上同层沉积物有分选性
D.垂直方向上沉积物具有层理结构
华北地区果农利用杂草等物质覆盖果园,覆盖厚度为15~20 cm。果农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月和3月。据此回答7~9题。
7.果农覆草避开2月和3月主要是为了
A.促进杂草生长,丰富果园的生物多样性
B.促使雪水下渗,保持土壤水分
C.提高地表温度,促进果树生长
D.增大昼夜温差,提高果实的品质
8.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有
①增加地表植被 ②减少水分蒸发 ③提高土壤肥力 ④调节土壤温度 ⑤防止果树烂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9.为了促进该地区果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果品质量
C.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提高果树产量
D.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浦东机场选址过程中,华东师大陈吉余等地理学家从地理学时空视角出发,提议将浦东国际机场原计划选址东移,建在潮滩之上,并在九段沙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原场址东移640 m,节省投资3.6亿元。读图,回答10~12题。
10.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选择在现址,主要是为了
A.节约投资
B.避免噪声污染
C.预留机场发展空间
D.节省土地资源
11.关于浦东机场的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滩涂虽然广阔,但是机场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B.违背河口的发育规律,对河口治理不利
C.上海市经济发达,有利于机场的建设
D.飞机起降受高层建筑的影响较大
12.九段沙的生态工程(种青)建设
A.促淤作用增强,影响航道运输
B.调节了市区气候,增加了当地生物多样性
C.泥沙淤积增强,长江口水质变差
D.将迁徙鸟类吸引到九段沙,减少机场的安全隐患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是我国四大沙漠之一。其沙山与众不同,沙山高度常年稳定,高差可超过500 m,堪称“沙漠中的珠穆朗玛峰”。下图为该地某沙山顶部沙层温度、水分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引起图示沙层温度垂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
C.地热传导D.大气对流
14.该沙山最主要的水源补给是
A.大气降水B.地下水
C.冰雪融水D.湖泊水
15.该沙山高度常年稳定,高差大的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高B.大气降水多
C.终年风力较弱D.沙山含水多
【解析版】
拓展训练18
福建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目前已经开始行动,正在构建“一带一路”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近些年来,继福建、台湾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之后,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读福建省示意图,回答1~3题。
1.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该地区成为福建乃至我国东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的主要原因有
①农业基础好,发展历史悠久 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市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先进 ③三市工业产业集群聚集,集约发展优势凸显 ④临近台湾,闽台经济合作活力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福建省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A.海岸线漫长曲折,港口较多
B.我国著名的侨乡,经济发展迅速
C.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
D.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工业基础雄厚
3.近年来福建内部工业“二次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高素质人才流失
B.资源枯竭,产业转型的需要
C.劳动力、土地价格上涨
D.迁往内地,保障生产的安全
【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该地区成为福建乃至我国东部地区最具活力经济区域之一”可知,该地区制造业发达,对内、对外经贸联系密切,经济发展水平高,对比选项可以排除①。从图上看,“闽南金三角”平原面积较小,工业化与城市化占用土地较多,因此其农业发展地位在全国不具有核心作用。第2题,读图可知,福建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对外联系;福建是著名的侨乡,易于吸引外资;位置上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便于就近获得台湾省的产业转移,因此优势明显;福建工业化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因此D项不是优势条件。第3题,近年来福建内部“二次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使福建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上涨,土地日趋紧张,地价上涨,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的福建省中西部转移。
【答案】1.D 2.D 3.C
天然堤位于河漫滩上,是由多次洪水不断堆积形成的,洪水期河水溢出河道,流速减慢,挟沙能力降低,大量泥沙在河床两侧堆积形成沿河分布的长堤。读天然堤示意图,回答4~6题。
4.推断下列河段容易出现天然堤的是
A.黄河中游B.黄河下游
C.长江上游D.长江三角洲
5.推断河流更易发育天然堤的部位是
A.凸岸B.凹岸C.出山口D.入海口
6.下列关于天然堤沉积物颗粒大小及剖面形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侧任一层沉积物越靠近河床颗粒越细
B.天然堤剖面形态内侧陡,外侧缓
C.水平方向上同层沉积物有分选性
D.垂直方向上沉积物具有层理结构
【解析】第4题,由材料可知,天然堤应位于地势平坦、流速慢、泥沙大量沉积的河流下游地区的河漫滩附近。长江上游和黄河中游地区落差较大,河流流速快,不易形成天然堤;长江三角洲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形成了河口三角洲,不易形成河漫滩。因此,黄河下游地区最容易出现天然堤。第5题,根据题干中天然堤的定义可知,河流凸岸在河流洪水期流速要慢于河流凹岸,洪水在凹岸更容易溢出河道,故凹岸地区泥沙沉积量大于凸岸;在河流的凹岸天然堤发育较好,在凸岸天然堤与边滩相连。河流出山口一般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流入海口会形成河口三角洲。第6题,天然堤沉积物的外侧受河床摩擦力和颗粒重力作用影响,颗粒物大的先沉积;受河床摩擦力影响,距河床越近河流流速越快,因此朝向河床的一侧较陡,而背向河床的一侧较缓;在天然堤水平方向上受河流流速影响,越往下游,河流流速越慢,颗粒物越来越细,因此同层沉积物具有分选性;天然堤垂直方向上沉积物主要受重力分选,从而使得沉积物具有层理结构。
【答案】4.B 5.B 6.A
华北地区果农利用杂草等物质覆盖果园,覆盖厚度为15~20 cm。果农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月和3月。据此回答7~9题。
7.果农覆草避开2月和3月主要是为了
A.促进杂草生长,丰富果园的生物多样性
B.促使雪水下渗,保持土壤水分
C.提高地表温度,促进果树生长
D.增大昼夜温差,提高果实的品质
8.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有
①增加地表植被 ②减少水分蒸发 ③提高土壤肥力 ④调节土壤温度 ⑤防止果树烂根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⑤
9.为了促进该地区果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果品质量
C.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提高果树产量
D.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解析】第7题,2~3月大气回温,果树开始发芽,如果覆盖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土地不能直接接受太阳辐射,地表温度难以升高,不覆盖则可以提高地表温度,有利于果树生长。第8题,果农在果园覆草,其他植物不易生长,地表植被减少,①错;避免阳光直射到地面,减少水分蒸发,②对;覆草可以加快腐烂物质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③对;减少土壤与外界的热交换,可以调节土壤温度,④对;与果树根没有关系,⑤错。第9题,林果业属于商品农业,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果品质量提高,有利于林果业的可持续发展;A、C、D选项均与林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不大,可排除。
【答案】7.C 8.B 9.B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浦东机场选址过程中,华东师大陈吉余等地理学家从地理学时空视角出发,提议将浦东国际机场原计划选址东移,建在潮滩之上,并在九段沙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原场址东移640 m,节省投资3.6亿元。读图,回答10~12题。
10.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选择在现址,主要是为了
A.节约投资B.避免噪声污染
C.预留机场发展空间D.节省土地资源
11.关于浦东机场的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滩涂虽然广阔,但是机场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B.违背河口的发育规律,对河口治理不利
C.上海市经济发达,有利于机场的建设
D.飞机起降受高层建筑的影响较大
12.九段沙的生态工程(种青)建设
A.促淤作用增强,影响航道运输
B.调节了市区气候,增加了当地生物多样性
C.泥沙淤积增强,长江口水质变差
D.将迁徙鸟类吸引到九段沙,减少机场的安全隐患
【解析】第10题,由材料可知,浦东机场选址在沿海的滩涂,主要是为了节省土地资源。可以节约资金,避免噪声对城区的影响,预留机场的发展空间,但都不是主要目的。第11题,人工促淤速率高于自然淤涨速率30余倍,而且围堤之外,对滩面重新塑造,将使滩地继续淤涨,给机场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滩涂广阔,有利于机场发展;将浦东国际机场原计划选址东移,建在潮滩之上,并在九段沙实施生态工程建设,符合长江河口的发育规律,对河口治理有利;上海市经济发达,有利于机场的建设;距离城区较远,飞机起降几乎不受高层建筑的影响。第12题,九段沙种青促淤,可以稳定泥沙,减少泥沙活动,起到稳定航槽的作用;距离市区较远,对市区气候的调节不明显;草滩面积的增加,增强了对长江口水质的净化作用,不会导致长江口水质变差;将迁徙鸟类吸引到九段沙,可减少机场的安全隐患。
【答案】10.D 11.C 12.D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是我国四大沙漠之一。其沙山与众不同,沙山高度常年稳定,高差可超过500 m,堪称“沙漠中的珠穆朗玛峰”。下图为该地某沙山顶部沙层温度、水分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引起图示沙层温度垂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
C.地热传导D.大气对流
14.该沙山最主要的水源补给是
A.大气降水B.地下水
C.冰雪融水D.湖泊水
15.该沙山高度常年稳定,高差大的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高B.大气降水多
C.终年风力较弱D.沙山含水多
【解析】第13题,读图可知,沙层温度垂直分布特点是自表层到大约30 cm深度,温度迅速下降;30 cm深度往下,温度缓慢升高;由此可推测沙层温度的热源应该是沙丘底层,即地下热量向沙丘顶部传导。沙丘表层最先吸收太阳辐射,所以太阳辐射对沙丘温度的影响应该是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地面辐射指地面向大气以长波辐射的形式辐射的热量,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对流是近地面大气和高空大气的垂直对流运动,不会影响沙层的温度。第14题,读图可知,沙层含水率的垂直变化是表层含水率极低,到大约30 cm的深度明显增加,再随深度增加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由此推测沙层水分的来源应该是沙丘底层,结合上题沙层温度的变化,可知沙丘底层地下水丰富,温度高,水汽蒸发沿沙层的孔隙上升;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降水(降雪)稀少,蒸发旺盛,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因而大气降水、冰雪融水不可能成为沙山的补给水源;沙山高差可超过500 m,湖泊水不可能补给沙山顶部的水分。第15题,结合上两题的分析,沙山表层30 cm以下为含水率比较高的湿沙层,沙子孔隙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沙山的稳定性增强,因而可以形成高大的沙山;沙山表层土壤含水率极低,不利于植被生长;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多大风天气。
【答案】13.C 14.B 15.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题狂刷11】-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修建滇越铁路最初是为了,海南岛东北部海域上升流多出现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题狂刷26】-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陨石富集于图示地区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题狂刷15】-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反映我国城镇化,该岛面积最接近,特立尼达岛的气候特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