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综合与测试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综合与测试示范课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知识点一,社会管理秩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生产秩序,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7年3月22日上午,某小学的学生上厕所时发生踩踏事故。当地人民政府于22日晚通过其官方网站,公布事故最新伤亡情况称,截至22日,事故共造成22名学生受伤,其中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5人重伤。受伤学生已全部送往医院救治。 据记者了解,经初步查明,事故发生原因是:课间时间较短,学生集中去厕所,拥堵导致踩踏,厕所墙壁没有倒塌。目前有关部门正对受伤学生全力以赴开展救治,涉事校长、副校长已被停职,当地将在认真查清事故原因的基础上,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思考案例: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1、什么是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含义)秩:指条理 序:指次序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社会秩序就是指有条理、有次序地安排社会各组成部分,以达到正常运转的状态。2、思考: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
以下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
如果没有社会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交通堵塞,引发交通事故,耽误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此外还需要有人维持秩序,浪费人力成本。
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市政管理部门:制定相关道路管理条例学校:制定校门口规则、维护校门口上、下学秩序过往车辆驾驶者:出行注意错开上、下学期间家长:自觉遵守规则和秩序
3、社会秩序的作用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层面) 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大家有序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希望叔叔阿姨们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做个文明好市民。”颁奖仪式上,年仅9岁的俞青竹,用稚嫩的童声向广大市民发出了最质朴的呼吁。作为年龄最小的“文明交通最美市民”,平日里她不仅会协助老师维护放学秩序,还常常在校外参与交通志愿者活动,手拿着小旗帜站在停车线,提醒大家遵守交通法规。此次评选出的“文明交通最美市民”中,有热心交通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有主动礼让行人的公交司机、被市领导点赞的驾驶员、热心服务公益的青少年学生、外籍交通志愿者,也有发挥余热的退休老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反映了良好的上海城市交通文明素质,引导和激励全体市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城市交通文明建设,推动形成了“文明交通,你我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文明交通最美市民”的评选活动有什么意义?
3、社会秩序的作用(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个人层面)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觉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1、社会规则的含义?(什么是社会规则?) 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思考:社会规则的种类?
社会生活有秩序,有秩序才有美好的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
规则一:在学校学习,需要遵守校规校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课堂纪律,上课认真听讲;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辍学;等等。规则二:在电影院看电影,不能大声喧哗、吵闹;电影开演后,不准随意走动;等等。 规则三:军人有保家卫国的义务,警察有承担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
法律规定:摩托车驾驶人未按规定戴安全头盔的,处警告或罚款100元,记2分;乘坐摩托车未按规定戴安全头盔的,处警告或罚款10元。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的,依法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2020年7月30日21时24分,霍某某因驾驶摩托车时未按规定戴安全头盔,被厦门集美分局交警大队后溪中队在乡道集美区理工路后溪路段拦查,民警同时还发现其饮酒后驾驶非汽车类机动车、未取得驾驶证驾驶非汽车类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共计4项交通违法行为。
你还知道类似的哪些规则?这些规则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社会规则的作用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制定层面)如何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执行层面)规则既有规定破坏秩序该如何受处罚,法律、纪律等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非强制性手段对个人进行约束。
选择一个你想去的或你去过的旅游景点,了解在该景点需要遵守哪些规则?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自由的最基本含义是不受限制和阻碍(束缚、控制、强迫或强制),或者说限制或阻碍的不存在。“自由”在中国古文里的意思是“由于自己”, 就是不由于外力,是自己做主。在欧洲文字里,“自由”含有“解放”之意,是从外力制裁之下解放出来,才能自己做主。
自觉遵守规则、在规则之下自由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列车即将启动,两位乘客却堵住车门,不让列车启动。原因是同伴还未赶到。经劝阻无效,导致发车延误。公安机关对两人予以行政拘留十天处罚。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P28:“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1)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2)你认为该如何做到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
(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精神,这就是道德自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是这种道德自律的前提。(2)要自己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就是要严于律己。
上述观点都是错误的,都是漠视规则,不遵守规则的表现。这些人应该懂得: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化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1)遵守规则需要 他律 和 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 敬畏规则 。
自律:自我约束,就是人们自觉地依照社会规则,自我对照、自我践行、自我反省、自我提高。他律: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则支配,而且是被动或被迫接受的。由他律向自律转化:从被动的“我必须如此”转化为“我应该如此”。自律的人通常不会感受到规则的约束。
(1)首先,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2)以宣传劝导为主,引导规范人们的行为;(3)设定相关的行政法规约束不文明不合理行为。
思考:视频反映了什么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规则?
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有“礼”,语言文明,态度和善;有“理”,要晓之以理,采取合理的方式;有“节”,要注意适可而止。
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据此,相关部门出台了酒驾处罚标准和醉驾处罚新规定:
酒后驾驶分两种: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目前,饮酒驾驶属于违法行为,醉酒驾驶属于犯罪行为。
思考:已经丧失合理性的规则是否还要遵守?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1.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2.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3.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我们应该怎样改进规则?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图片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课时维护秩序pptx、第1课时维护秩序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规则评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2课时遵守规则docx、第2课时遵守规则ppt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维护秩序习题课件ppt,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