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 (新课标)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全册试卷
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只有易溶电解质在溶液中才存在溶解平衡
B.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只存在溶解平衡,不存在电离平衡
C.溶解平衡只能通过电解质溶解于水时建立
D.溶解平衡时,电解质表面上的离子或分子脱离电解质的速率与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回到电解质表面的速率相等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度积就是溶解平衡时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的乘积
B.溶度积常数是不受任何条件影响的常数,简称溶度积
C.可用离子积Qc判断沉淀溶解平衡进行的方向
D.所有物质的溶度积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
3.Mg(OH)2在下列四种情况下,其溶解度最大的是( )
A.在纯水中B.在0.1 ml·L-1的MgCl2溶液中
C.在0.1 ml·L-1的NH3·H2O中D.在0.1 ml·L-1的CH3COOH溶液中
4.一定温度下,石灰乳悬浊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OH)2(s)Ca2+(aq)+2OH-(aq),当向一定量的石灰乳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Ca2+数目减少 B.溶液中c(Ca2+)增大
C.溶液中pH增大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5.已知Ag2SO4的Ksp 为2.0×10-5,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g+和SO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 ml·L-1]。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 mL 0.020 ml·L-1 Na2SO4 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6.向5 mL NaCl溶液中滴入一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一滴KI溶液并振荡,沉淀变为黄色,再滴入一滴Na2S溶液并振荡,沉淀又变成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 )
A.AgCl=AgI=Ag2S B.AgCl<AgI<Ag2S
C.AgCl>AgI>Ag2S D.AgI>AgCl>Ag2S
7.已知常温时Ksp(AgCl)=1.8×10-10,Ksp(AgI)=1.0×10-16,Ksp(Ag2CrO4)=1.1×10-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Ksp(AgCl)>Ksp(AgI),所以AgI可以转化为AgCl
B.向Ag2CrO4溶液中加入固体K2CrO4,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所以Ag2CrO4的Ksp减小
C.由于Ksp(Ag2CrO4)<Ksp(AgCl),所以沉淀AgCl容易转化为沉淀Ag2CrO4
D.常温下,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I,若要使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不低于×10-11 ml·L-1
8.(1)对于Ag2S(s) 2Ag++S2-,其Ksp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用稀盐酸洗涤AgCl沉淀比用水洗涤损耗AgCl少
②一般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物质的溶解大多是吸热的
③对于Al(OH)3(s) Al(OH)3(aq) Al3++3OH-,前者为溶解平衡,后者为电离平衡
④除去溶液中的Mg2+,用OH-沉淀比用COeq \\al(2-,3)好,说明Mg(OH)2的溶解度比MgCO3的大
⑤沉淀反应中常加过量的沉淀剂,其目的是使沉淀更完全
(3)如何除去Mg(OH)2中混有的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常温下,AgBr的Ksp=4.9×10-13、AgI的Ksp=8.3×10-17。
(1)现向含有AgI的饱和溶液中:
①加入固体AgNO3,则c(I-)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加入更多的AgI固体,则c(Ag+)________;
③若加入AgBr固体,则c(I-)________;而c(Ag+)________。
(2)有关难溶盐的溶度积及溶解度(与AgBr、AgI无关),有以下叙述,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种难溶盐电解质,其中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
B.向含有AgCl固体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水使AgCl溶解又达到平衡时,AgCl的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
C.将难溶电解质放入纯水中,溶解达到平衡时,电解质离子的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溶度积
D.溶液中存在两种可以与同一沉淀剂生成沉淀的离子,则Ksp小的一定先生成沉淀
E.难溶盐电解质的Ksp和温度有关
F.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原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物质),使难溶盐电解质的溶解度变小,也使Ksp变小
(3)现向含有NaBr、KI均为0.002 ml·L-1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浓度为4×10-3 ml·L-1的AgNO3溶液,则产生的沉淀是________(填化学式);若向其中再加入适量的NaI固体,则最终可发生沉淀转化的总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①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可采用的是________。
A.KMnO4 B.H2O2 C.氯水 D.HNO3
②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溶液至pH=4,使Fe3+转化为Fe(OH)3,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
A.NaOH B.NH3·H2O C.CuO D.Cu(OH)2
(2)甲同学怀疑调整至溶液pH=4是否能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2+的目的,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他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数据,常温下Fe(OH)3的溶度积Ksp=1.0×10-38,Cu(OH)2的溶度积Ksp=3.0×10-20,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10-5 ml·L-1时就认为沉淀完全,若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 ml·L-1,则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Fe3+完全沉淀[即c(Fe3+)≤1.0×10-5 ml·L-1]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通过计算确定上述方案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参考答案
1. 解析:溶解平衡发生在固体表面,是在一定条件下离子向溶剂中扩散和溶剂中离子在固体表面析出建立的平衡。溶解平衡时以上两种速率相等。
答案:D
2. 解析:溶度积不是溶解平衡时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的简单乘积,还与平衡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成幂指数关系;溶度积受温度的影响,不受离子浓度的影响。
答案:C
3. 解析:Mg(OH)2(s)Mg2+(aq)+2OH-(aq),加入MgCl2和NH3·H2O均能抑制Mg(OH)2的溶解,加入CH3COOH能促进Mg(OH)2的溶解。
答案:D
4. 解析:生石灰溶于水可以和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溶剂水减少,且溶质增加,同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溶液中一定有晶体析出,浓度也会降低。
答案:A
5. 解析:Ag2SO4刚好为100 mL的饱和溶液,因为c(Ag+)=0.034 ml·L-1,所以c(SO)=0.017 ml·L-1;当加入100 mL 0.020 ml·L-1 Na2SO4溶液后,c(SO)=0.018 5 ml·L-1,c(Ag+)=0.017 ml·L-1(此时Qc<Ksp)。由计算可知选B。
答案:B
6. 解析:沉淀溶解平衡总是向更难溶的方向转化,由转化现象可知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AgCl>AgI>Ag2S。
答案:C
7. 解析:沉淀往往向生成更难溶物的方向转化,所以选项A错。溶度积只受温度的影响,B错。不同类型的物质,不能根据溶度积的大小判断物质溶解度的大小,C错;若要有碘化银沉淀生成,则c(Ag+)·c(I-)>Ksp(AgI)。因为在氯化银溶液中,c(Ag+)=×10-5 ml·L-1,所以此时c(I-)≥=ml·L-1,因此D正确。
答案:D
8. 解析:(1)由溶度积常数的概念直接写出。(2)①Cl-抑制AgCl溶解,正确;②物质的溶解大多是吸热的,正确;③正确;④除去溶液中的Mg2+,用OH-沉淀比用COeq \\al(2-,3)好,是因为Mg(OH)2的Ksp更小,剩余的Mg2+更少,错误;⑤正确。(3)根据沉淀的转化原理,向其中加Mg2+即可。
答案:(1)Ksp=c2(Ag+)·c(S2-)
(2)④
(3)加足量MgCl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洗涤即得纯Mg(OH)2
9. 解析:(1)①加入AgNO3固体,使c(Ag+)增大,AgI溶解平衡向左移动,c(I-)变小。②加入更多的AgI固体,仍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各离子浓度不变。③因AgBr的溶解度大于AgI的溶解度,所以加入AgBr固体时,使c(Ag+)变大,而使AgI的溶解平衡向生成AgI的方向移动,c(I-)变小。
(2)A项中只有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Ksp越小,溶解度才越小,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不能根据Ksp判断溶解度的大小,A错误;B项中因温度不变,故再次达到平衡时,Ksp与S均不变,B正确;Ksp是各离子浓度的幂之积,C错误;D项中生成沉淀的先后还与离子的浓度有关,D错误;E正确;同离子效应不会改变Ksp,F错误。
(3)等体积混合后c(Br-)=c(I-)=0.001 ml·L-1,
c(Ag+)=2×10-3 ml·L-1。
I-转化为AgI沉淀所需
c(Ag+)= ml·L-1=8.3×10-14 ml·L-1。
Br-转化为AgBr沉淀所需c(Ag+)=ml·L-1=4.9×10-10 ml·L-1,故Ag+过量,AgI、AgBr均沉淀出来,而再向其中加入适量NaI固体时,会有AgBr转化为AgI。
答案:(1)①变小 ②不变 ③变小 变大
(2)B、E
(3)AgI、AgBr AgBr(s)+I-(aq)===AgI(s)+Br-(aq)
10. 解析:(1)①四个选项中的物质均能将Fe2+氧化成Fe3+,但只有H2O2的还原产物为H2O,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加入CuO或Cu(OH)2时既不引入新的杂质,同时能消耗Fe3+水解生成的H+,从而促进Fe3+完全水解为Fe(OH)3而除去。
(2)Ksp[Cu(OH)2]=c(Cu2+)·c2(OH-),则c(OH-)==1.0×10-10(ml·L-1),则c(H+)=1.0×10-4 ml·L-1,pH=4。
Fe3+完全沉淀时:Ksp[Fe(OH)3]=c(Fe3+)·c3(OH-),则c(OH-)==1.0×10-11 ml·L-1。此时c(H+)=1×10-3 ml·L-1,pH=3,因此上述方案可行。
答案:(1)①B ②C、D (2)4 3 可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过程属于熵增加的是,03kJ·ml-1,5kJ·ml-1,36J·ml-1·K-1,3kJ·ml-1,30kJ·m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0,下列物质容易导电的是,在相同温度时100mL0,现有浓度均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同步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用焓判据判断下列过程方向的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有A、B、C、D 4个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