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历史人教版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6张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9037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选修1历史人教版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6张ppt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9037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选修1历史人教版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6张ppt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9037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选修1历史人教版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6张ppt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90378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选修1历史人教版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6张ppt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90378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选修1历史人教版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6张ppt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90378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选修1历史人教版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6张ppt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90378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选修1历史人教版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6张ppt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90378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下列有关彼得一世改革背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改革前俄国基本上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国家B.受到强邻瑞典和土耳其的威胁C.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D.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和陆军答案:D解析:改革前俄国是落后的内陆国家,并无海军,在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中,重视海军的建设,才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军队。因此D项错误,故选D。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基本上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国家,没有出海口,受到强敌的威胁,同时文化教育落后。因此ABC三项说法都正确。
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国内外形势非常严峻,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国际地位下降。他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才能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亚历山大二世(1818- -1881)
年轻时广泛出游,到过欧洲.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克里米亚战争后,他充分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开始着手推行改革。
但是,改革必然会触动封建地主的利益,阻力非常大。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曾不同程度地意识到农奴制的弊端,试图有所改革,但遭到了封建地主的竭力阻挠,最后都不了了之。
亚历山大二世吸取了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随着社会舆论对农奴制批评的增加,一些封建地主看到农奴制的废除已经是大势所趋,表示愿意有条件地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见条件成熟,立即使农奴制改革进入公开化,他把早先成立的秘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他还下令让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
当时,人们对改革有各种各样的方案,在主要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农奴,更不愿意把土地分给农奴,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奴的控制;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人们需要自由劳动力,希望通过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在草原地区,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地主们同意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需要农民服劳役。
不同的改革草案从各地陆续送达中央政府,经过激烈讨论最后拟订了改革法案。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酝酿的特点是( )A.先秘密后公开 B.借助舆论减轻压力C.缓慢而谨慎 D.由贵族地主提出改革方案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A、B、D三项都是改革酝酿的方式和具体办法,能够体现出改革酝酿缓慢而谨慎的特点,所以答案选C。
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因为这一天是俄历二月十九日,所以,历史上把这些法令统称为“二一九法令”, 又称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宣布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他们享有公民权利,可以签订契约、提起诉讼、自由结婚、经商、做工和合法拥有财产。
法令规定土地仍然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份地的多少和农民应负什么义务都订立契约,这个契约由地主拟订并由政府在地主中挑选调解员负责监督。农民在改革中获得的份地,通常低于农民在改革前所耕种土地的数量。地主在割让土地时,将肥沃的好地留给了自己,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分给了农民。
农民获得份地时,首先必须以现金形式支付土地赎金的20% ~ 25%,赎金高于当时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其余款项由政府以有息债券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逐步还本付息。只有当还清本息后,农民才拥有土地的合法权利。同时还规定,每个男劳动力前两年每年必须服40天的劳役,之后将转化为代役租并一直持续到他付清赎金为止。
为了加强对农民的控制,法令规定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如果一个农民希望到外地找活干,也必须得到村社的书面许可。
1.之所以称俄国“二一九法令”为解放法令,主要是因为他宣布( )A、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B、 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C、 被解放的农奴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D、 国家直接控制的农奴也得到解放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二一九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B项和C项和题意无关;D项不符合史实。
2.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在农民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在这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定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权利。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A.1861年改革彻底地废除了封建隶属关系B.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1861年改革没有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1861年改革彻底解放了广大的农民答案:B解析:农民对地1861年改革后,地主对农民的强制并未完全消失,农民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这说明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故选B。A项明显错误,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项错误,农奴的人身自由得到确认,地主不能干涉农奴的生活;D项彻底解放说法明显错误。
“二一九法令”废除了臭名昭著的农奴制,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法令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农民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两千多万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次改革虽然是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但它的内容从根本上来讲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但是,“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但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改革后的几十年间,农民支付的赎金总数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
在此期间,由于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不仅贫瘠和耕作不便,而且数量也比他原来耕种的土地少,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因此,改革后不久,广大农民就发觉自已上当受骗,纷纷举行暴动。仅1861 ~ 1863年间,全国各地就有两千多起农民暴动。
从背景上看:改革是人民革命斗争的副产品;农民对改革抱有极大的期望。从内容上看: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份地。从过程上看:农民对改革的长期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深刻;对农奴主的阶级本质认识不透彻。
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
1.“二一 九法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一九法令” 又称“解放法令”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组织管理几大块。它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规定大大加强了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乡,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
2. 简要评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一方面,改革是以国家名义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由于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使俄国工业迅速增长,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因此,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是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农奴的人身解放,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另方面,改革很不彻底。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条件下对农民的“合法掠夺”。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改革仍遇到很大阻力,亚历山大不久遇刺身亡。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农民对改革的不满,使农民运动不断发展,继续推动俄国历史向前。
俄国最终选择改革方式变革社会的原因
(1)俄国之所以能够采取这种方式,主要由于国内农奴制的严重危机已使沙皇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国际局势的发展,使沙皇政府看到农奴制必须废除。(2)由于俄国经济发展落后和资产阶级软弱,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对沙皇政府有较大的依赖性,变革由贵族地主阶级自己来进行,通过沙皇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实现的。(3)受俄国经济发展落后的影响,俄国无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还没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更难以担当大任,因此沙俄选择了变革社会、挽救危机的改革方式。
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
(1)进步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①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它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实行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改革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工厂和铁路工人增加一倍多。政治方面,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因此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农奴制的废除是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它直接地影响到俄国历史的发展。
②地位: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
③作用: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2)局限性: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①“二一九法令”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些“让步”。
②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具有残暴的掠夺性和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租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3)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这就使俄国日后具有军事封建性帝国主义的特点。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所以,彻底肃清封建残余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
1.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满足了工商业比较发达地区愿望的内容是( )①农民仍需服劳役 ②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 ③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④地主获得了高价的赎金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解析:选C ③④分别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资本条件,符合题意。①②是束缚农民人身自由的体现,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2.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有些人只想到了自由却忘却了义务,使用地主土地不给地主相应的义务,是绝对不公道的。”这里的“义务”是指( )A.地主要无条件地分给农奴土地B.地主要无条件地给农奴人身自由C.农民要忍受地主的统治和掠夺D.农民仍然隶属于他原来的主人解析:选C 材料表明,农民得到地主的土地就要为地主承担“义务”,意即要忍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
3.“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列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861年改革( )①扩大了国内市场②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④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⑤建立了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俄国农奴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也就扩大了国内市场,故①正确;农民获得了自由,也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故②正确;改革内容之一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也就意味着地方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③正确;改革并未结束沙皇君主专制,故④错误;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在改革之前既已存在,故⑤错误,据此正确答案选A项。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课文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农奴制改革,历史背景,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的主要内容,“解放”的后果,资料回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导读,改革背景,二一九法令,改革评价,合作探究1,农民暴动,沙皇的抉择,根本目的,改革策略,借助舆论的力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图文课件ppt,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