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优秀课堂检测
展开A.1,2,6B.2,2,4C.1,2,3D.2,3,4
2.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是( )
A.B.
C.D.
3.如图,在中,点在上,点在上,如果,,,那么( )
A.B.C.D.
4.下列图形中,是全等图形的是( )
A.B.C.D.
5.如图,△ABC≌△DCB,若AC=7,BE=5,则DE的长为()
A.2 B.3 C.4 D.5
6.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的度数为( )
A.30°B.20°C.25°D.15°
7.如图,已知AO=OB,OC=OD,AD和BC相交于点E,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对.
A.1对B.2对C.3对D.4对
8.如图,小敏做了一个角平分仪ABCD,其中AB=AD,BC=DC,将仪器上的点A与∠PRQ的顶点R重合,调整AB和AD,使它们分别落在角的两边上,过点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PRQ的平分线。此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是:根据仪器结构,可得△ABC≌△ADC,这样就有∠QAE=∠PAE。则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来( )
A.SASB.ASAC.AASD.SSS
9.如图所示的是已知,求作的作图痕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边的长度对角的大小无影响,所以孤的半径长度可以任意选取
B.因为边的长度对角的大小无影响,所以弧的半径长度可以任意选取
C.因为边的长度对角的大小无影响,所以弧的半径长度可以任意选取
D.以上三种说法都正确
10.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3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方法是( )
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①②③都带去
11.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a,b满足|a﹣7|+(b﹣1)2=0,c为奇数,则c=_____.
12.若△ABC 的三边分别为3,5,7,△DEF 的三边分别为 3,3x−2,2x−1,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的值为____.
13.在学习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节后,小丽总结出很多全等三角形的模型,她设计了以下问题给同桌解决:做一个“”字形框架其中足够长,于点于点点从出发向运动,点从出发向运动, 速度之比为运动到某一瞬间两点同时停止,在上取点使与全等,则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
14.已知:如图,在长方形中,延长到点,使,连接,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向终点运动,设点的运动时间为秒,当的值为_______时,和全等.
1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和6,第三条边长x最小.
(1)求x的取值范围;
(2)当x为何值时,组成的三角形周长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16.如图,已知∠B=∠C,AD=AE,则AB=AC,请说明理由(填空)
解:在△ABC和△ACD中,
∠B=∠_______
∠A=∠_______
AE=_______(______)
∴△ABE≌△ACD (_______)
∴AB=AC(_______)
17.小明想知道一堵墙上点A的高度(AO⊥OD),但又没有直接测量的工具,于是设计了下面的方案,请你先补全方案,再说明理由.
第一步:找一根长度大于OA的直杆,使直杆靠在墙上,且顶端与点A重合,记下直杆与地面的夹角∠ABO;
第二步:使直杆顶端竖直缓慢下滑,直到∠ =∠ .标记此时直杆的底端点D;
第三步:测量 的长度,即为点A的高度.
说明理由:
18.如图所示,点在外部,点在边上,交于,若,,请说明:.
19.如图所示,已知 AD//BC, 点 E 为 CD 上一点,AE、BE 分别平分∠DAB、∠CBA,BE交 AD 的延长线于点 F.求证:(1)△ABE≌△AEF;(2) AD+BC=AB
答案
1.D
2.D
3.D
4.D
5.A
6.A
7.D
8.D
9.A
10.C
11.7
12.3.
13.或
14.2或11
15.解:(1)∵6-4=2,6+4=10,并且第三条边长x最小,
∴
∴.
故答案为:.
(2)当组成的三角形周长最大时,x取最大值,
即,
∴周长最大值是:6+4+4=14
16.在△ABC和△ACD中,
(已知)
(AAS)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17.解:第一步:找一根长度大于OA的直杆,使直杆靠在墙上,且顶端与点A重合,记下直杆与地面的夹角∠ABO;
第二步:使直杆顶端竖直缓慢下滑,直到∠OCD=∠ABO.标记此时直杆的底端点D;
第三步:测量OD的长度,即为点A的高度.
理由:在△AOB与△DOC中,,
∴△AOB≌△DOC(AAS),
∴OA=OD.
故答案为:OCD,ABO,OD.
18.解:∵
∴
∴
∵,
∴
∴
∴在和中
∴
∴
19. (1)证明:如图,∵AE、BE分别平分∠DAB、∠CBA,
∴∠1=∠2,∠3=∠4,
∵AD∥BC,
∴∠2=∠F,∠1=∠F,
在△ABE和△AFE中,
∴△ABE≌△AFE(AAS);
(2)证明:∵△ABE≌△AFE,
∴BE=EF,
在△BCE和△FDE中,
∴△BCE≌△FDE(ASA),
∴BC=DF,
∴AD+BC=AD+DF=AF=AB,
即AD+BC=AB
第3章《变量之间的关系》——【期末复习】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知识点梳理(北师大版): 这是一份第3章《变量之间的关系》——【期末复习】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知识点梳理(北师大版),文件包含第3章变量之间的关系教师版docx、第3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2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期末复习】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知识点梳理(北师大版): 这是一份第2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期末复习】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知识点梳理(北师大版),文件包含第2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师版docx、第2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章《整式的乘除》——【期末复习】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知识点梳理(北师大版): 这是一份第1章《整式的乘除》——【期末复习】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知识点梳理(北师大版),文件包含第1章整式的乘除教师版docx、第1章整式的乘除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