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九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课时2 反比例函数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

    九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课时2 反比例函数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第1页
    九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课时2 反比例函数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第2页
    九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课时2 反比例函数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26.1 反比例函数26.1.1 反比例函数获奖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26.1 反比例函数26.1.1 反比例函数获奖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复习提问,师生活动,课件展示,追加思考,基础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2 反比例函数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与其他学科联系的公式确定反比例关系,并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情景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解决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建模思想的构建.
    2.通过探究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将反比例函数知识灵活应用于其他学科,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合作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同时感受数学模型思想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利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跨学科问题.

    根据实际问题情景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数学模型.
    多媒体课件.

    导入一:
    【复习提问】
    (1)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形状、位置、增减性是怎样的?当x=3时,y= ;当y=3时,x= .
    (2)结合一个反比例函数实例,说说反比例函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师生活动】 教师出示问题后,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教师点评.
    导入二:
    有一个可以改变体积的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当改变容器的体积时,气体的密度也会随之改变,密度ρ(单位:kg/m3)是体积V(单位:m3)的反比例函数,它的图象如图所示,当V=2 m3时,气体的密度是多少?
    【导入语】 数学与物理、化学学科紧密相连,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这样的物理、化学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轻松解决.
    导入三: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的一句话,他发现若杠杆上的两物体与支点的距离和其重量成反比,则杠杆平衡.后来人们把它归纳为“杠杆原理”.通俗地说,杠杆原理为: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
    当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与动力臂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理解反比例函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本节课的例题学习做好准备.以物理学科中密度问题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物理学科密切相关,由科学家阿基米德著名的杠杆原理导入新课,为本节课的例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过渡语] 应用杠杆原理,可以解决与杠杆有关的实际问题,让我们一起探究下边和杠杆有关的实际问题吧!
    一、共同探究一
    【课件展示】
    小伟欲用撬棍撬动一块大石头,已知阻力和阻力臂分别为1200 N和0.5 m.
    (1)动力F与动力臂l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当动力臂为1.5 m时,撬动石头至少需要多大的力?
    (2)若想使动力F不超过题(1)中所用力的一半,则动力臂l至少要加长多少?
    思路一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杠杆原理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2)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其乘积是常数,动力F与动力臂l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3)如何求动力F与动力臂l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4)当自变量l=1.5时,你能否求出对应的函数值F?
    (5)在动力F与动力臂l的函数关系中,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怎样变化?
    (6)“动力F不超过题(1)中所用力的一半”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7)你能结合函数图象,用方程思想求解(2)吗?
    (8)你还能用不等式等其他方法求解(2)吗?
    【师生活动】 学生在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下,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点评答案,及时纠正学生回答中的错误,然后学生完成解题过程,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解题过程.
    思路二
    独立完成下列填空后,尝试解答该题.
    “杠杆原理”是 ,即Fl= ,故F与l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 ,所以当l=1.5 m时,F= .
    “动力F不超过题(1)中所用力的一半”即F ,因为函数F随自变量l增大而 ,所以动力臂至少为 m,即动力臂至少要加长 m.
    【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后尝试完成该题的解答,然后小组内成员对解答过程和解题思路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学生的困难给予帮助,及时发现小组中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示意板书解题过程,对学生的板书点评指导.
    解:(1)根据“杠杆原理”,得Fl=1200×0.5,
    所以F关于l的函数解析式为F=.
    当l=1.5 m时,F==400(N).
    对于函数F=,当l=1.5 m时,F=400 N,此时杠杆平衡.因此,撬动石头至少需要400 N的力.
    (2)对于函数F=,F随l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只要求出F=200 N时对应的l的值,就能确定动力臂l至少应加长的量.
    当F=400×=200时,由200=得:
    l==3,3-1.5=1.5(m).
    对于函数F=,当l>0时,l越大,F越小.因此,若想用力不超过400 N的一半,则动力臂至少要加长1.5 m.
    另解:由F=得l=,因为F≤200,所以l≥3,
    3-1.5=1.5(m),所以若想用力不超过400 N的一半,则动力臂至少要加长1.5 m.
    【追加思考】 此题利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释:为什么使用撬棍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师生活动】 学生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评得出结论:
    对于函数F=,当l>0时,F随l的增大而减小,所以使用撬棍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设计意图] 本例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促使学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培养学生建模思想的构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二、共同探究二
    【课件展示】
    一个用电器的电阻是可调节的,其范围为110~220 Ω,已知电压为220 V,这个用电器的电路图如图.
    (1)功率P与电阻R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这个用电器的功率的范围是多少?
    思路一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1)电学知识中,用电器的功率P(W)、电阻R(Ω)、两端的电压U(V)之间的等量关系式是PR= ,也可以写成P= ,或R= .
    (2)由(1)得功率P与电阻R之间的关系为 .
    (3)由反比例函数性质可得功率P随着电阻R的增大而 .
    (4)当电阻最小R=110 Ω时,功率有最 值,P= ,当电阻最大R=220 Ω时,功率有最 值,P= ,所以用电器功率的范围是 .
    【师生活动】 学生在教师的问题的引导下思考回答问题,然后完成解题过程,小组代表板书,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和指导,并对学生的板书过程进行点评.
    解:(1)根据电学知识,当U=220时,得P=.
    (2)根据反比例函数性质可知,电阻越大,功率越小.
    把电阻的最小值R=110代入P=,得到功率的最大值,P==440(W);
    把电阻的最大值R=220代入P=,得到功率的最小值,P==220(W).
    因此用电器功率的范围为220~440 W.
    思路二
    【思考】
    (1)电学知识中,用电器的功率P(W)、电阻R(Ω)、两端的电压U(V)之间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2)你能根据上边的等量关系写出功率P与电阻R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吗?
    (3)根据反比例函数性质,功率P随电阻R的增大怎样变化?
    (4)当电阻R取最小值时,对应的函数值P有最小值还是最大值?当电阻R最大时呢?
    (5)自变量R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对应的函数值P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解题过程,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
    【追问】 为什么收音机的音量、某些台灯的亮度以及电风扇的转速可以调节?
    【师生活动】 学生小组讨论后,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及时点评.
    【结论】 收音机的音量、某些台灯的亮度以及电风扇的转速都由这些电器的输出功率决定,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用电器的输出功率是用电器电路中电阻的反比例函数.
    [设计意图] 通过物理学科中已学过的电学公式,建立公式与反比例函数之间的联系,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决跨学科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拓展] (1)在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跨学科问题时,要根据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的公式建立函数关系式,再根据需要进行变形或计算.
    (2)本节知识用到了转化思想及数学建模思想,如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问题中的函数关系.
    1.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决跨学科问题一般步骤:
    (1)审题:弄清题意,分析问题中等量关系;
    (2)建模:根据等量关系,将跨学科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反比例函数知识建立数学模型.
    (3)解模: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2.本节课用到的思想和方法.

    第2课时
    1.共同探究一
    例1
    2.共同探究二
    例2
    一、教材作业
    二、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一个可以改变体积的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密度ρ(单位:kg/m3)与体积V(单位:m3)满足函数关系式 ρ=(k为常数,k≠0),其图象如图,则k的值为 ( )
    A.9 B.-9 C.4 D.-4
    2.用电器的输出功率P与通过的电流I、用电器的电阻R之间的关系是P=I2R,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P为定值时,I与R成反比例
    B.当P为定值时,I2与R成反比例
    C.当P为定值时,I与R成正比例
    D.当P为定值时,I2与R成正比例
    3.某同学做物理实验,他使用的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电流I(A)与电阻R(Ω)的关系如图,若该电路内的用电器限制电流不得超过8 A,则此用电器的可变电阻R(Ω)的范围应为( )
    A.R5 C.R≤5 D.R≥5
    4.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单位:kPa)是气体体积V(单位:m3)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20 kPa时,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球的体积应( )
    A.不大于 m3 B.大于 m3C.不小于 m3 D.小于 m3
    5.近视眼镜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m)成反比例,已知200度近视眼镜的镜片焦距为0.5 m,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6.将50 N的压力作用在1 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是 Pa,如果保持压力不变,要产生5×103 Pa的压强应使受力面积变为 cm2.
    7.实验表明,当导线的长度一定时,导线的电阻与它的横截面面积成反比例,一条长为100 km的铝导线的电阻R(Ω)与它的横截面面积S(cm2)的函数关系如图,那么当S=5 cm2时,
    R= Ω.
    8.在某一电路中保持电压不变,电流I(A)与电阻R(Ω)将如何变化?若已知当电阻R=5 Ω时,电流I=2 A.
    (1)求I与R之间的关系式.
    (2)电阻是8 Ω时,电流是多少?
    (3)如果要求电流的最大值为10 A,那么电阻R的最小值是多少?
    【能力提升】
    9.在对物体做功一定的条件下,力F(牛)与此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米)成反比例关系,其图象如图,P(5,1)在此函数图象上,则当力达到10牛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米.
    10.我市某蔬菜生产基地在气温较低时,用装有恒温系统的大棚栽培一种在自然光照且温度为18 ℃的条件下生长最快的新品种.如图的是某天恒温系统从开启到关闭及关闭后,大棚内温度y(℃)随时间x(时)变化的函数图象,其中BC段是双曲线y=的一部分.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恒温系统在这天保持大棚内温度18 ℃的时间有多少小时?
    (2)求k的值.
    (3)当x=16时,大棚内的温度约为多少?
    【拓展探究】
    11.蓄电池电压为定值,使用此电源时,电流I(A)与电阻R(Ω)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若点A在图象上,解答下列问题.
    (1)电流I随着电阻R的增加是如何变化的?
    (2)电流I可以看成电阻R的什么函数?求出这个函数的表达式.
    (3)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能正常工作,那么限制电流不得低于8 A且不得超过16 A,则用电器的可变电阻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答案与解析】
    1.A解析:把点A(6,1.5)代入函数关系式,得k=6×1.5=9.故选A.
    2.B解析:根据P=I2R可以得到:当P为定值时,I2与R的乘积是定值,所以I2与R成反比例.故选B.
    3.D解析:由物理知识可知I= ,图象过点(10,4),故U=40,当I≤8时,R≥5.故选D.
    4.C解析:设球内气体的气压p(kPa)和气体体积V(m3)的关系式为p=.∵图象过点(1.6,60),∴k=96,即p=,在第一象限内,p随V的增大而减小,∴当p≤120时,V=≥.故选C.
    5.y=解析:由题意设y=,由于点(0.5,200)适合这个函数解析式,则k=0.5×200=100,∴y=,所以眼镜度数y与镜片焦距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故填y=.
    6.5×105 100解析:50 N的压力作用在1 c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p1===5×105 Pa.保持压力不变,要产生5×103 Pa的压强,则受力面积由p=可得,S2===10-2m2=100 cm2.
    7.解析:根据图象可得该图象经过点(1,29),所以R=,当S=5时,R=.故填.
    8.解:(1)由物理知识知U=IR,∵R=5,I=2,∴U=5×2=10,∴I与R之间的关系式为I=(R>0). (2)当R=8时,I==1.25(A).(3)当I=10 A时,R==1(Ω),∴电阻的最小值为1 Ω.
    9.0.5解析:设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是F=,∵图象过点P(5,1),∴k=1×5=5,∴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是F=,当F=10时,10=,解得s=0.5.故填0.5.
    10.解:(1)恒温系统在这天保持大棚温度18 ℃的时间为10小时. (2)∵点B(12,18)在双曲线y=上,∴18=,解得k=216. (3)当x=16时,y==13.5,∴当x=16时,大棚内的温度约为13.5 ℃.
    11.解:(1)电流I随着电阻R的增加而减小. (2)电流I是电阻R的反比例函数.设I=(U≠0),∵图象经过点A(8,4),∴U=IR=8×4=32,∴I=(R>0). (3)当I=8时,R==4,当I=16时,R==2.∵I随R的增大而减小,∴当8≤I≤16时,2≤R≤4.∴用电器的可变电阻应控制在2~4 Ω范围内.

    本节课探究一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建立函数模型,解决与反比例函数有关的跨学科问题,最后归纳总结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数学思维,同时体会了数学在其他学科问题中的应用.探究课本例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从其他学科的公式中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解决生活中熟悉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决跨学科的实际问题,设计时为了突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的小问题多,造成课容量较大,在课堂中前松后紧,进行探究二有些着急,教师引导不到位,学生思考时间短.再有涉及的物理知识是学生熟知的,可以考虑不依赖教材,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究、交流、归纳,教师只要做到引导者的角色即可.

    相关教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九年级下册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下册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九年级下册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优秀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下册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优秀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