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纸的发明》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纸的发明》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人教部编版10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0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创、携”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会写“造纸术、伟大”等30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3.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纸的图片)同学们,知道咱们现在用的纸是谁发明创造的吗?(蔡伦)
    2.板书课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我们一起详细地了解一下纸的发明及影响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语。
    重点指导:
    字音:读准多音字“累、鲜”。
    字形:“录”注意下部;“验”右部中有一短横。
    形近字辨析:
    “洲”和“州”(“洲”有三点水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州”是指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
    注意“录、册、存、洲”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理解词语:创造、携带、学富五车、粗糙等。
    2.巩固生字,会读会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课件上出示蔡伦和造纸术等资料,师生交流。
    蔡伦(约62—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治今湖南郴州)人。曾任中常侍、尚方令等职,元初元年封龙亭侯。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改进了造纸术。所造纸张有“蔡侯纸”之称。
    蔡伦的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纸是怎样发明的?它的影响是什么?
    (西汉之前人们记事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或写在帛上。西汉时代,人们用麻纸书写。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制造了轻便好用、价格便宜的纸。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3.组织交流、讨论,明确各段的大意:
    第1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2自然段: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及其特点。
    第3自然段:麻纸出现的时间及其特点。
    第4自然段: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第5自然段: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纸发明的具体过程,以及造纸术的优点和它产生的巨大影响,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拓展“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与“造纸术”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2.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人们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文字的呢?(出示图片)
    方法一: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方法二: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方法三: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特点:笨重、不方便)(拓展“学富五车”的故事)
    方法四:把文字写在蚕丝织成的帛上。(特点:轻便、价格太贵、不能普及)
    3.最初的纸出现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材料?有什么特点呢?
    (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4.人们想要书写文字,可是这些“纸”不是重就是贵,或者是粗糙,怎么办呢?谁解决了这个问题?(蔡伦)
    5.轻便好用又便宜的纸是怎么发明的?(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强调“改进”一词,意思是改变某种做法,使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好的方面发展。强调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了造纸术。使学生明白造纸术的发明不是蔡伦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不断积累的结果。
    6.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是怎样造纸的?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流程图: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7.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呢?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这既是改进后的造纸术的优势,也是它得以传承的原因。)
    知识拓展:蔡伦曾被封为“龙亭侯”,所以这种纸也被称为“蔡侯纸”。
    8.下面来总结一下人们都用了什么材料来书写文字,这些材料分别有哪些特点。
    (1)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笨重,阅读、携带、保存起来不方便。
    (2)帛:轻便但价钱太贵,不能普及。
    (3)麻纸:粗糙,不便书写。
    (4)纸:轻便又好用,原料易得,可大量制造,便宜。
    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按照时间顺序)
    9.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说一说蔡伦发明的这种纸都传播到了哪些地方(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10.速读课文,组织学生思考讨论:首尾两段有何异同?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第1自然段写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5自然段写造纸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相同之处:都是在讲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意义。
    不同之处:首段简单,尾段更详细。
    首尾呼应。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及意义。蔡伦发明造纸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四、作业布置。
    课下再搜集一下中国古代另外三大发明。
    纸的发明
    纸发明以前——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
    西汉时代——麻纸出现
    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
    1.采用体验式阅读教学,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唤醒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2.通过找出关键动词,让学生了解了纸的制作过程。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造纸术发明的过程。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0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0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