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
- 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3.4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及应用 word版含答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3.6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word版含答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3.7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word版含答案 教案 1 次下载
- 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4.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word版含答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4.2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word版含答案 教案 0 次下载
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3.8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3.8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 word版含答案,共13页。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 实际应用中的常用术语
易误提醒 易混淆方位角与方向角概念:方位角是指北方向与目标方向线按顺时针之间的夹角,而方向角是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
[自测练习]
1.若点A在点C的北偏东30°,点B在点C的南偏东60°,且AC=BC,则点A在点B的( )
A.北偏东15° B.北偏西15°
C.北偏东10° D.北偏西10°
解析:如图所示,∠ACB=90°,
又AC=BC,∴∠CBA=45°,
而β=30°,
∴α=90°-45°-30°=15°.
∴点A在点B的北偏西15°.
答案:B
2.江岸边有一炮台高30 m,江中有两条船,船与炮台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由炮台顶部测得俯角分别为45°和60°,而且两条船与炮台底部连线成30°角,则两条船相距________m.
解析:如图,OM=AOtan 45°=30(m),
ON=AOtan 30°=eq \f(\r(3),3)×30=10eq \r(3)(m),
在△MON中,由余弦定理得,
MN=eq \r(900+300-2×30×10\r(3)×\f(\r(3),2))
=eq \r(300)=10eq \r(3)(m).
答案:10eq \r(3)
3.如图,一艘船上午9:30在A处测得灯塔S在它的北偏东30°的方向,之后它继续沿正北方向匀速航行,上午10:00到达B处,此时又测得灯塔S在它的北偏东75°的方向,且与它相距8eq \r(2)n mile.此船的航速是________n mile/h.
解析:设航速为v n mile/h,
在△ABS中AB=eq \f(1,2)v,BS=8eq \r(2),∠BSA=45°,
由正弦定理得eq \f(8\r(2),sin 30°)=eq \f(\f(1,2)v,sin 45°),则v=32.
答案:32
考点一 测量距离问题|
(2014·济南调研)如图所示,A,B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距5(3+eq \r(3))海里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A点北偏东45°,B点北偏西60°的D点有一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B点南偏西60°且与B点相距20eq \r(3) 海里的C点的救援船立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该救援船到达D点需要多长时间?
[解] 由题意知AB=5(3+eq \r(3))海里,∠DBA=90°-60°=30°,∠DAB=90°-45°=45°,
∴∠ADB=180°-(45°+30°)=105°,
在△DAB中,由正弦定理,
得eq \f(DB,sin∠DAB)=eq \f(AB,sin∠ADB),
∴DB=eq \f(AB·sin∠DAB,sin∠ADB)=eq \f(53+\r(3)·sin 45°,sin 105°)
=eq \f(53+\r(3)·sin 45°,sin 45°cs 60°+cs 45°sin 60°)=eq \f(5\r(3)\r(3)+1,\f(\r(3)+1,2))
=10eq \r(3)(海里),
又∠DBC=∠DBA+∠ABC=60°,BC=20eq \r(3)(海里).
在△DBC中,由余弦定理得
CD2=BD2+BC2-2BD·BC·cs∠DBC
=300+1 200-2×10eq \r(3)×20eq \r(3)×eq \f(1,2)=900.
∴CD=30(海里).
则需要的时间t=eq \f(30,30)=1(小时).
求距离问题的两个注意点
(1)选定或确定要求解的三角形,即所求量所在的三角形,若其他量已知则直接解;若有未知量,则把未知量放在另一确定三角形中求解.
(2)确定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如果都可用,就选择更便于计算的定理.
1.如图,A、C两岛之间有一片暗礁,一艘小船于某日上午8时从A岛出发,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沿北偏东75°方向直线航行,下午1时到达B处.然后以同样的速度沿北偏东15°方向直线航行,下午4时到达C岛.
(1)求A、C两岛之间的距离;
(2)求∠BAC的正弦值.
解:(1)在△ABC中,由已知,得
AB=10×5=50(海里),BC=10×3=30(海里),
∠ABC=180°-75°+15°=120°,
由余弦定理,得AC2=502+302-2×50×30cs 120°=4 900,
所以AC=70(海里).
故A、C两岛之间的距离是70海里.
(2)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eq \f(BC,sin∠BAC)=eq \f(AC,sin∠ABC),
所以sin∠BAC=eq \f(BC·sin∠ABC,AC)=eq \f(30sin 120°,70)=eq \f(3\r(3),14).
故∠BAC的正弦值是eq \f(3\r(3),14).
考点二 测量高度问题|
如图,为测量山高MN,选择A和另一座山的山顶C为测量观测点.从A点测得M点的仰角∠MAN=60°,C点的仰角∠CAB=45°以及∠MAC=75°;从C点测得∠MCA=60°,已知山高BC=100 m,则山高MN=________________m.
[解析] 在Rt△ABC中,AC=100eq \r(2) m,
在△MAC中,由正弦定理得eq \f(MA,sin 60°)=eq \f(AC,sin 45°),
解得MA=100eq \r(3) m,
在Rt△MNA中,MN=MA·sin 60°=150 m.
即山高MN为150 m.
[答案] 150
求解高度问题应注意
(1)在测量高度时,要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仰角和俯角都是在同一铅垂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2)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条件与所求,画出示意图.
(3)运用正、余弦定理,有序地解相关的三角形,逐步求解问题的答案,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
2.要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电视塔AB的高度,在C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是45°,在D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是30°,并测得水平面上的∠BCD=120°,CD=40 m,则电视塔的高度为( )
A.10eq \r(2) m B.20 m
C.20eq \r(3) m D.40 m
解析:设电视塔的高度为x m,则BC=x,BD=eq \r(3)x.在△BCD中,根据余弦定理得3x2=x2+402-2×40x×cs 120°,即x2-20x-800=0,解得x=-20(舍去)或x=40.故电视塔的高度为40 m.
答案:D
考点三 测量角度问题|
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离A处(eq \r(3)-1)海里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方向、距离A处2海里的C处的缉私船奉命以10eq \r(3)海里/小时的速度追截走私船.同时,走私船正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方向逃窜,问缉私船沿什么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最少要花多少时间?
[解] 如图,设缉私船t小时后在D处追上走私船,则有CD=10eq \r(3)t,BD=10t.
在△ABC中,AB=eq \r(3)-1,AC=2,∠BAC=120°.
利用余弦定理可得BC=eq \r(6).
由正弦定理,得sin∠ABC=eq \f(AC,BC)sin∠BAC=eq \f(2,\r(6))×eq \f(\r(3),2)=eq \f(\r(2),2),
∴∠ABC=45°,因此BC与正北方向垂直.
于是∠CBD=120°.
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
sin∠BCD=eq \f(BDsin∠CBD,CD)=eq \f(10t·sin 120°,10\r(3)t)=eq \f(1,2),
得∠BCD=30°,
又eq \f(CD,sin 120°)=eq \f(BC,sin 30°),即eq \f(10\r(3)t,\r(3))=eq \r(6),得t=eq \f(\r(6),10).
所以当缉私船沿东偏北30°的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最少要花eq \f(\r(6),10)小时.
解决测量角度问题的三个注意点
(1)明确方位角的含义.
(2)分析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根据题意正确画出示意图,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
(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可用数学方法解决的问题后,注意正、余弦定理的“联袂”使用.
3.如图,位于A处的信息中心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40海里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在原地等待营救.信息中心立即把消息告知在其南偏西30°、相距20海里的C处的乙船,现乙船朝北偏东θ的方向沿直线CB前往B处救援,求cs θ的值.
解:在△ABC中,AB=40,AC=20,∠BAC=120°,由余弦定理得,BC2=AB2+AC2-2AB·AC·cs 120°=2 800⇒BC=20eq \r(7).
由正弦定理,得eq \f(AB,sin∠ACB)=eq \f(BC,sin∠BAC)⇒sin∠ACB=eq \f(AB,BC)·sin∠BAC=eq \f(\r(21),7).
由∠BAC=120°,知∠ACB为锐角,则cs∠ACB=eq \f(2\r(7),7).
由θ=∠ACB+30°,得cs θ=cs(∠ACB+30°)=cs∠ACBcs 30°-sin∠ACBsin 30°=eq \f(\r(21),14).
12.函数思想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
【典例】 某港口O要将一件重要物品用小艇送到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上.在小艇出发时,轮船位于港口O北偏西30°且与该港口相距20海里的A处,并正以30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沿正东方向匀速行驶.假设该小艇沿直线方向以v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匀速行驶,经过t小时与轮船相遇.
(1)若希望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则小艇航行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
(2)假设小艇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能达到30海里/小时,试设计航行方案(即确定航行方向和航行速度的大小),使得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并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 (1)利用三角形中的余弦定理,将航行距离表示为时间t的函数,将原题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2)注意t的取值范围.
[规范解答] (1)设相遇时小艇航行的距离为S海里,则
S=eq \r(900t2+400-2·30t·20·cs90°-30°)
=eq \r(900t2-600t+400)=eq \r(900\b\lc\(\rc\)(\a\vs4\al\c1(t-\f(1,3)))2+300).
故当t=eq \f(1,3)时,Smin=10eq \r(3),v=eq \f(10\r(3),\f(1,3))=30eq \r(3).
即小艇以30eq \r(3)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
(2)如图,设小艇与轮船在B处相遇.
则v2t2=400+900t2-2·20·30t·cs(90°-30°),
故v2=900-eq \f(600,t)+eq \f(400,t2).
∵0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3 7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Word版含答案,共13页。
这是一份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8.6 双曲线 word版含答案,共14页。
这是一份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8.5 椭 圆 word版含答案,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