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PPT课件)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语文统编四(下)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课时1.pptx
    • 课件
      语文统编四(下)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课时2.pptx
    • 音频
      18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mp3
    • 音频
      18文言文二则 铁杵成针.mp3
    语文统编四(下)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课时1第1页
    语文统编四(下)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课时1第2页
    语文统编四(下)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课时1第3页
    语文统编四(下)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课时1第4页
    语文统编四(下)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课时1第5页
    语文统编四(下)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课时1第6页
    语文统编四(下)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课时1第7页
    语文统编四(下)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课时1第8页
    语文统编四(下)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课时2第1页
    语文统编四(下)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课时2第2页
    语文统编四(下)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课时2第3页
    语文统编四(下)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课时2第4页
    语文统编四(下)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课时2第5页
    语文统编四(下)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课时2第6页
    语文统编四(下)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课时2第7页
    语文统编四(下)第6单元第18课《文言文二则》课时2第8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18 文言文二则本课综合与测试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18 文言文二则本课综合与测试评课ppt课件,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恭勤不倦,囊萤夜读,博学多通,听写词语,铁杵成针,学习生字,借助注释读懂意思,弃放弃,成语半途而废,这句话是谁在问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借助上面三个词语,说说故事的内容和受到的启发。
    车胤儿时利用萤火虫的荧光代替油灯勤学苦读,最终成为了一位博学多才的人。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一个人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有所付出,才会有所收获。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个故事
    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夂”的撇捺不要过长,“辶”的捺舒展。
    第二横为长横,两个“人”的捺变点,末笔在竖中线上。
    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停顿。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弃”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由这句话你想到了哪个成语?
    传说李太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准备放弃(学业)离开。
    问之,曰:“欲作针。”
    这句话是李白在问老奶奶。
    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呀?”
    老婆婆说:“我想着做个绣花针。”
    用自己的话说说“问之,曰:‘欲作针’ ”的意思。
    李白问老婆婆在做什么,老婆婆说:“我想把这根铁棒磨成针。”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思考:李白明白了什么?又是如何做的呢?
    李白明白了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他回去完成了学业。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尝试着讲一下这个故事。
    在象耳山下有条小溪叫磨针溪。据说李太白小时候在山中读书,还没有学成,他就打算放弃学业回家。他路过这条小溪时,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小溪边磨铁杵。他就好奇地问:“老婆婆,您在做什么呀?”老婆婆说:“我想做个绣花针用。”李白被老婆婆的意志力感动了,回去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思考:“世传”二字如何理解?
    “世传”的意思是故事不一定真实。
    铁杵成针,这种做法看起来不合理,但是精神值得学习。
    很多人一直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你怎么看?
    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看起来也许不可思议,也许有些夸大其说,但是我们在读的时候,不要只紧盯着故事,而要透过这个故事,看到它反映出来的精神,那就是——铁杵成针,让我们铭记——铁杵成针。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弃学的李白在磨针溪受到一位磨铁杵的老妇人的启发,回去完成学业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肯下苦功,坚持不懈,最后一定能成功。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下面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胤恭勤不倦(恭:肃敬) B.博学多通(通:通晓,明白)C.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是:这) D.世传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弃:离开)
    二、理解《囊萤夜读》,完成后面的练习。
    (1)文中( )这两个词的用法相同,都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用……装(做)”。 A.倦 练 B.囊 练 C.通 囊 D.书 日
    (2)导致车胤囊萤夜读的客观因素是( )。A. 胤恭勤不倦。 B. 家贫,不常得油。 C.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D. 以夜继日焉。
    A.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学习)不知疲倦,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B.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学习)不知疲倦,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C.晋朝人车胤恭敬勤劳,(学习)不知疲倦,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D.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学,(学习)不知疲倦,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
    (3)下面对“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三、熟读《铁杵成针》,完成后面的练习。
    (1)标出下面两句话朗读时停顿的地方。①磨针溪,在 象耳山下。世传 李太白 读书山中。②过 是溪,逢 老媪 方 磨铁杵。
    (2)下面句中的加点字分别指的是什么?(填字母)①问之,曰:“欲作针。” ( )②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 A.太白 B. 老媪 C.针 D.铁杵
    A.经过一条小溪,碰到老婆婆正在磨铁杵。B.经过这条小溪,碰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C.经过小溪,碰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D.经过这条小溪,碰到一位老婆婆磨铁杵。
    四、熟读《铁杵成针》,完成后面的练习。
    (3)对“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翻译准确的一项( )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孙康幼时酷爱读书,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地攻读,可是此时家道中落,没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了。
    特别是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躺在床上默诵。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是下了一场大雪,亮光是大雪映出来的。孙康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急忙忙跑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

    相关课件

    2021学年囊萤夜读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囊萤夜读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凿壁偷光,囊萤夜读,初读课文,知识讲解,学习文言文的秘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铁杵成针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铁杵成针教课ppt课件,文件包含18文言文二则课件ppt、18文言文二则笔顺ppt、18文言文二则教案doc、铁杵成针wmv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囊萤夜读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囊萤夜读课文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文二则,两篇两首,囊萤夜读,《晋书·车胤传》,囊萤夜读①,肃敬勤勉,通晓明白,识记生字,白色薄绢做的口袋,用夜晚接着白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