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卷 3 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3卷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3卷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3卷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卷 3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本册综合课后测评,共12页。
    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
    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D.从化石可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专题】选择题
    【难度】中
    【分析】(1)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
    (2)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
    (3)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
    (4)露西生活的年代是320万年之前,露西是一具40%完整的骨架,生前是一个20多岁的女性,根据骨盆情况推算生过孩子.露西的脑容量只有400毫升,从“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一直被认为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最早能够直立行走的人类.
    【解答】解:A、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A错误;
    B、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人类起源的见解仍不统一.但是目前为止多数科学家认同的看法是:非洲大陆曾发生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形成剧烈的东非大裂谷,使得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到陆地生活,根据现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在非洲的发现,可以说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B正确;
    C、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的能力,提高了工具的效能.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的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是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C正确;
    D、“露西”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要全面掌握人类起源的有关知识.
    2.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受精卵形成及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分别是( )
    A.输卵管子宫B.卵巢输卵管C.输卵管输卵管D.子宫输卵管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解答】解: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输卵管内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营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一般怀孕到第40周,胎儿发育成熟.成熟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所以受精卵形成及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都是输卵管.
    故选:C.
    【点评】关键掌握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是输卵管.
    3.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青春期是人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有关青春期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身高突增
    B.心、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C.脑重量和颅腔容积迅速增大
    D.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人进入青春期之后,身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出现一系列正常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的变化,据此作答.
    【解答】解: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青春期以前,脑的重量接近成人水平,青春期脑的重量增加不多,C错误.
    故选:C
    【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即可正确答题.
    4.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中老年人特别是女性,缺少哪种无机盐易患骨质疏松症( )
    A.含锌的无机盐B.含碘的无机盐C.含铁的无机盐D.含钙的无机盐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也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解答】解:无机盐中含有的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幼年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因此,上了年纪的人易骨质疏松,应补充含钙的无机盐丰富的食物.
    故选:D
    【点评】熟记无机盐对人体的作用是关键.
    5.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口腔、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胃只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
    C.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D.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专题】选择题
    【难度】中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
    【解答】解:A、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口腔是消化道的器官,A错误;
    B、胃能暂时储存食物,并能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B错误;
    C、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只能对脂肪起到乳化作用,C错误;
    D、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D正确.
    故选:D.
    【点评】理解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6.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在现代化的温室内,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生产绿色产品的是( )
    A.多施化肥B.使用生长素C.生物防治D.喷施农药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食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解答】解: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生物来防常用的方法有以菌治虫、以虫治虫和以鸟治虫等;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因此,在现代化的温室内,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生产绿色产品的是生物防治.
    故选:C
    【点评】绿色食品是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分为A级和AA级两种.
    7.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为减少病人疼痛,手术前通常给病人麻醉,有一种气体麻醉剂通过盖着口鼻的面罩传输给病人.下列哪个系统不参与麻醉过程( )
    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循环系统D.神经系统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气体麻醉剂的作用对象是人体的神经系统. 气体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广泛和显著的抑制作用,使患者的意识、痛觉等各种感觉和神经反射暂时消失,达到镇痛和一定程度的肌松作用.
    【解答】解:气体麻醉剂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肺与血液之间发生气体交换,气体麻醉剂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神经系统,起到麻醉的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8.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如图是人体肺部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1和2分别是毛细血管和支气管分支末端
    B.图中3是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C.图中4处氧气进入肺泡,使血管内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D.图中4处的两种管壁均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气体交换
    【专题】选择题
    【难度】中
    【分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结合肺泡和毛细血管的特点逐项分析进行解答.
    【解答】解:A、图示表示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图中1和2分别是毛细血管和支气管分支末端,此项说法正确.
    B、图中3是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此项说法正确.
    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由于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细胞内的氧含量远远低于血液中的氧含量,而二氧化碳含量远远高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因此,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迅速分离,由血液扩散到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扩散到血液.使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所以从F﹣D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此项说法错误.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在B处进行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此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的过程.
    9.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图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可确定( )
    A.甲呼气,乙吸气B.甲吸气,乙呼气
    C.甲的膈肌收缩,肋间肌舒张D.甲的膈肌和肋间肌都舒张
    【专题】选择题
    【难度】中
    【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解答】解: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从图示中可以看出,甲图膈顶下降,为膈肌收缩时的状态,即吸气过程;乙图膈顶回升,为膈肌舒张时的状态,即呼气过程.
    故选:B
    【点评】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吸气和呼气运动,其原理是呼吸运动造成了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
    10.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图中B过程是表示人体内( )
    A.呼吸运动
    B.气体通过血液运输
    C.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D.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专题】选择题
    【难度】中
    【分析】(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共四个过程.
    (2)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包括四个过程:分别为A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解答】解: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根据图示可知:B过程中属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从外界到肺泡内的气体氧气浓度高于肺泡毛细血管内的氧气浓度,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这样血液由肺动脉送来的含氧少、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了肺静脉运走的含氧多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了.
    故选:C
    【点评】明确呼吸的全过程,正确识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人在平静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
    A.收缩、收缩B.舒张、舒张C.收缩、舒张D.舒张、收缩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
    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解答】解: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呼气时相反.可见A选项正确.
    故选A.
    【点评】吸气和呼气的实现,都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与外界存在气压差.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都收缩,呼吸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都舒张.
    12.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2是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则3中是静脉血
    B.如果2是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则3中是动脉血
    C.如果2是臀大肌处的毛细血管网,则3中是静脉血
    D.如果2是组织的毛细血管网,则3中是静脉血
    【专题】选择题
    【难度】中
    【分析】(1)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心脏内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
    (2)血液在动脉里是从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的,在静脉里是从分支血管流向主干血管的.根据图示的血流方向我们知道:血管1是动脉;血管2是毛细血管;血管3是静脉.据此解答:
    【解答】解:A、血液由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使血液由静脉血转变成动脉血.因此“如果2代表的是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则1是肺动脉,血管内流静脉血,3是肺静脉,其内流的是动脉血,A错误.
    B、如果2是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则1是肺动脉,血管内流静脉血,3是肺静脉,其内流的是动脉血,B正确.
    C、若2是臀大肌处的毛细血管网,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经过组织细胞物质交换,则3中的血液是含氧量低的静脉血,C正确.
    D、如果2是组织的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D正确.
    故选:A
    【点评】根据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13.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现有18人想给一位O型血的人献血,已知18人中与A型血发生凝集者为9人,与B型血发生凝集者为7人,与A型、B型都发生凝集的和都不发生凝集的共有8人.符合条件的人有( )
    A.5人B.8人C.10人D.12人
    【专题】选择题
    【难度】易
    【分析】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A型;B型;AB型; O型.
    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 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 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即:A型血含只抗B凝集素、B型血含只抗A凝集素、AB型血两种凝集素都不含有、O型血两种凝集素都含有.
    【解答】解:由题意可以知道:因为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有9人,所以说明B型和AB型的人一共有9人;
    又因为与B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有7人,所以说明A型和AB型的人一共有7人;
    与A型、B型都发生凝集的和都不发生凝集的共有8人,即AB型和O型的人一共有8人,
    可列式如下:
    ①B+AB=9
    ②A+AB=7
    ③AB+O=8
    ④A+B+AB+O=18
    ①+②+③=A+B+AB+3O=24
    ①+②+③﹣④=2AB=6
    故AB=3
    由③知:O=8﹣AB=5
    故选:A.
    【点评】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在不出现血液凝聚现象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输其它血型的血,并根据血液中不同血型所含有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的内容做出正确的运用.
    14.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有关血管及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描述正确的是( )
    A.动脉血管里一定流动脉血,静脉血管里一定流静脉血
    B.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C.血液由血浆和红细胞组成,血红蛋白的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它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专题】选择题
    【难度】中
    【分析】人体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如表:
    【解答】解:A、动脉血管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流静脉血,静脉血管中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流动脉血,A错误.
    B、由分析可以看出: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管内血流速度最慢,B正确;
    C、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百科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C错误;
    D、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及心脏壁的厚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15.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中的血流情况模式图,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B为小肠,与A相比,C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B.若A、C都流动脉血,则B代表的可能是肾小球
    C.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若B为身体下部毛细血管网,则C最终可能为上腔静脉
    【专题】选择题
    【难度】中
    【分析】(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
    (3)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4)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解答】解:A、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量减少,养料增多,A正确;
    B、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B结构可能是肾小球,B正确;
    C、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所以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为心脏,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正确;
    D、若B为身体下部毛细血管网,则C最终可能为下腔静脉,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路线.
    二.非选择题(共65分)
    16.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小英对自己怎么来到这个世界感到困惑.请你参照如图,利用所学生物知识帮她解惑
    1)小英新生命的起点是② ,由① 和卵细胞在 内结合形成.
    2)②通过细胞分裂和③细胞 发育成胚胎.胚胎在妈妈的 内发育成胎儿,发育所需营养通过 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专题】识图作答题
    【难度】难
    【分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解答】解:(1)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
    从图中可知,①是精子;②是受精卵;③是分化. 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2)根据(1)的解答图示②通过细胞分裂,③表示细胞分化发育成胚胎.胚胎在妈妈的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发育所需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故答案为:
    (1)受精卵;精子;输卵管
    (2)分化;子宫;胎盘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
    17.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营养学家将食物按照每日摄取量,设计了“平衡膳食宝塔”,如表将宝塔中的各级食物进行具体分类,并提供了较为合理的参考数据,请分析数据结合相关知识填空.
    1)人们每天摄取量最大的是 类食物.
    2)小刚每天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医 生诊断为坏血病,但并未给他开药,而是建议他多摄取表中的 类食物.
    【专题】填空题
    【难度】中
    【分析】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即谷类食物进食量最多,其后依次是蔬类水果类、鱼、肉、蛋类、豆奶类、油脂类,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解答】解:(1)我们每天吃的谷类食物比例较大,因为谷类中含丰富的淀粉等糖类,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
    (2)Ⅱ级食物是果蔬类,蔬菜和水果中含维生素C丰富,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牙龈出血等.因此,小刚牙龈出血,应多补充Ⅱ级食物.
    故答案为:(1)Ⅰ级(谷类、糖类);
    (2)Ⅱ级(果蔬).
    【点评】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分析资料,结合题意即可正确解答.
    18.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如图是消化系统的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
    1)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
    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 ] 开始的,蛋白质最终被消化为 .
    3)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由[ ] 分泌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消化为 .
    4)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体是 ,它分泌的消化液 不含有消化酶,但是它能促进 的消化.
    【专题】识图作答题
    【难度】难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1口腔、9咽、2食道、3胃、6小肠、5大肠、7肛门,胃有暂时储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消化腺有8唾液腺、胃腺、肠腺、4胰腺、10肝脏等;11是胆囊、12是十二指肠,据此解答.
    【解答】解:(1)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2)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
    (3)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4)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
    故答案为:(1)6、小肠;
    (2)3、胃、氨基酸;
    (3)8、唾液腺、麦芽糖;
    (4)肝脏、胆汁、脂肪.
    【点评】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口腔和胃只能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19.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图一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二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A指的是 (填写器官名称),图二所示曲线中的 段表示人体吸气过程.
    2)图二中胸廓容积在b点时,肺的状态是 ,图一中A的状态是 .(填扩张或收缩)
    【专题】识图作答题
    【难度】难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
    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整个胸廓的容积变大,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肺扩张,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正好相反.
    【解答】解:(1)(2)图(一)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中A是膈肌,把胸腔和腹腔隔开,膈肌的收缩舒张,引起胸廓上下径的增大或缩小.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骨间的肌肉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气压降低,低于外界气压,于是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图中a﹣b、c﹣d廓容积缩小,代表呼气过程;b﹣c段气胸廓容积扩大,代表吸气过程.
    故答案为:
    (1)膈肌;bc;
    (2)呼气;舒张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0.初中生物七年级下人教版期中2卷 如图所示曲线A、B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如果血管②包绕在肺泡外,③的名称是 ,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 ]血管内血流方向
    2)若血管②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表示氧气变化的是曲线[ ],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的原因是 .
    3)如果血管②在小肠绒毛内,曲线[ ]可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
    【专题】识图作答题
    【难度】难
    【分析】图示中,横坐标表示血流方向,因此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曲线A、B表示的是血液流经身体的某个器官时氧气或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1)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如果②是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①是肺动脉,③是肺静脉;在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即氧气含量逐渐减少,同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即血液中的氧气逐渐增多;因此,图示中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B.
    (2)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即需要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氧气的含量逐渐减少;因此若血管②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则表示氧气变化的是曲线B.
    (3)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因此血液流经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逐渐增多,因此图示中曲线A可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
    故答案为:(1)肺静脉 B (2)B 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细胞 (3)A
    【点评】这是一道识图题,根据血流方向判定出三种血管的名称,此题会迎刃而解.

    相关试卷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试题3 含答案.doc:

    这是一份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中试题3 含答案.doc,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科学探究的实验设计时,一般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期中测试卷4【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期中测试卷4【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期中复习训练卷(word版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期中复习训练卷(word版 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