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创新学习课件.pptx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128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木兰诗》创新学习课件.pptx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128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木兰诗》创新学习课件.pptx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128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木兰诗》创新学习课件.pptx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1287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木兰诗》创新学习课件.pptx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1287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木兰诗》创新学习课件.pptx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1287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木兰诗》创新学习课件.pptx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1287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木兰诗》创新学习课件.pptx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1287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人教部编版8 木兰诗优秀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8 木兰诗优秀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谁说女子不如男,忠孝两全勇于担当,处事果敢,勇敢坚毅,多愁善感,恋家的女儿情怀,既有女儿情怀,又具英雄气概,精心的详略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1、了解作品及相关文学常识2、通过诵读,疏通文意3、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现代人以它为题材打造了各种版本的文学或影视作品,塑造出风格各异的花木兰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请观看视频,再说说你所了解的木兰的故事。
一读诗歌 扫除障碍
听范读,结合课下注释解决重点字词读音要求: 1.将难读易错字的读音准确地标注 在课本原字的上方。 2.范读结束后请自由朗读(4分钟), 做到读通、读顺。
二读诗歌 理解诗义
对照古诗卡片中《木兰诗》的原文释义,小组合作,尝试翻译这首诗歌,了解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梭子。
唧唧又唧唧的声音传来,木兰正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到木兰在不住地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问木兰想起了什么,问木兰思念着什么。木兰没有想什么,木兰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到征兵的文书,可汗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卷卷都有父亲的名字。
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哥哥,木兰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代替父亲去从军打仗。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早晨告别爹娘离开,夜晚宿营在黄河边上,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黄河流水的声音。早晨告别黄河离开,晚上就到了黑山头,听不到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鸣叫的声音。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戎机,战事。
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度,越过。
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的铠甲上。身经百战,有的将军和士兵死了,有的将军和士兵活着回来了。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赏赐很多的财物。强,有余。
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回来去见天子,天子坐在朝堂上。记了很多次功,赏赐很多很多的财物。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木兰回答)只希望有匹千里马,送我回到故乡去。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爹娘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扶持着到外城来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梳装打扮;小弟弟听说姐姐回来,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军中的同伴。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
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打开我东阁和西阁的门,坐在我的床上。 脱下我战时的铠甲,穿上我以前的衣裳,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花黄帖在脸上。走出门看望伙伴,伙伴们都吃惊忙乱得不得了:和木兰在一起战斗了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姑娘。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三读诗歌 读出情感
1、根据诗歌内容,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出你的理解,并说说为什么你这样读。2、其他同学对照范读中该段落的朗读情况,发挥想象,用下列句式评价你喜欢的朗诵: 我更喜欢……的朗读,因为从他/它的诵读中,我看到了一幅……的画面。
1、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特点,感受人物魅力2、学习诗歌详略的精心安排3、探究诗歌主题思想
四读诗歌 理清结构
诗歌共7小节,采用顺叙手法,大致分为三个部分,请你说说如何划分,并用4-6个字简要概括每一部分中各小节所写内容。
(1)木兰叹息(2)从军缘由(3)出征准备、征途思亲
(5)凯旋辞官(6)家人迎接、木兰改装
五读诗歌 分析形象
木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大英雄,在诗歌中你从哪里看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请用“从 句中,我读出了一个 的女英雄”的句式,说说你对木兰“英雄气概”的理解。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不畏艰难 英勇善战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虽是写“英雄”但诗歌中表现木兰英勇善战的部分却很少。那这首诗在写什么呢?请你再读课文。 思考:木兰还具有怎么样的性格特点,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不慕荣华富贵,喜爱平凡生活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
——喜爱女儿装束,爱美
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古代杰出的巾帼英雄形象
千百年来木兰替父从军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
这首诗塑造的木兰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诗是个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是英雄与非英雄的统一,是个不忘女性本来面貌的女英雄。 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千百年来,正是这样的木兰才在人们心中如此不朽。
六读诗歌 感悟主旨
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无地位的,而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妇女并不亚于男子,他们的才能智慧,胆略见识,是绝不在男子之下的,诗歌不仅赞颂了以木兰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更对封建社会中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无情嘲弄。——文章的详略安排与写作目的是密不可分的。
从诗歌的情节发展和详略安排上来看,诗歌除了赞美木兰这样的妇女英雄外,你还读出了怎样的主题和思想吗?
从军缘由出征准备征途思亲征战沙场凯旋辞官家人迎接木兰改装
——详写——略写——详写——略写——详写——详写——详写
①反映了劳动人民质朴谦虚的品质,对热衷功名利禄的封建士大夫进行乐乐尤里讽刺。
②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隐含了对战争的冷淡和疏远的心理。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运用了民歌常见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歌节奏感强,音韵和谐,人物刻画、情感意蕴都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艺术感染力极强。 让我们一同来学习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吧。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①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②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复沓,又叫复唱,指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等效果。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中华民族,历来都是不可战胜的民族。 在新冠疫情这场灾难防控期间,我们不但拥有像钟南山院士、李香兰院士等具有忘我牺牲气概的医学界顶尖名人,还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默默付出的“小人物”。他们或许只是在新冠疫情来临期间如往常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但正是因为他们没有丝毫的逃避,因为他们的逆向而行,才为全国人民宅在家中抗疫提供了安全、沉静、温馨便利和可靠保障。 他们,就是疫情期间的英雄。
请你选择一位在抗击疫情中感动过你的“平民英雄”,任选下列一项任务完成: 1、给他/她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 2、给他/她写一段颁奖词。
下面是关于《木兰诗》的探究性问题,请以小组为单位,任意选择一个,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看参考书、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向书本、教师、同学大胆质疑问难,并提出见解,最后小组展示探究结果:1、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2、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3、我对木兰的看法;4、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5、中国古代著名女子研究6、中外影视作品对木兰形象塑造的差异。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8 木兰诗课文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木兰庙》,唐诗杜牧诗,乐府双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8 木兰诗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木兰诗,学习目标,作品简介,背景透视,知识链接,赞颂木兰的诗句,小故事,字词积累,重点实词,疏通文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 木兰诗公开课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