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的概念,从微观粒子角度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
2.设计并完成实验,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掌握中和反应实验的操作方法并会判断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4.知道溶液酸碱度表示与其检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首先,复习提问:“酸的化学性质有哪些?证明溶液酸碱性的办法有哪些?”然后,展示生活中人们吃皮蛋时候蘸醋;对农民向庄稼地里撒石灰的图片并作出解释。
二、整合教材,提炼问题
1.中和反应概念及微观实质是什么?
2.中和反应发生如何验证?
3.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区别是什么?如何溶液的酸碱度?如何检测?
三、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问题1(教师演示)向无色的NaOH溶液里滴加HCl溶液,两者是否发生了反应?有哪些方法可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学生分组讨论)以提供的药品:石蕊试液、酚酞试液、NaOH溶液、稀HCl溶液进行分组讨论并展示。
方案一:
滴酚酞溶液 滴加稀盐酸
稀NaOH溶液(无色)→→→→→→溶液变红→→→→→→溶液红色变无色
方案二:
滴酚酞溶液 滴加稀NaOH溶液
稀盐酸(无色)→→→→→→→溶液无色→→→→→→→→溶液无色变红色
展示结束后,教师归纳总结出:分别1用石蕊溶液2用酚酞溶液的各自优缺点
教师分析并【板书 】HCl﹢NaOH = NaCl ﹢H2O
学生仿写:Ca(OH)2 + HCl = ?
NaOH + H2SO4 = ?
具体分析:NaCl的组成,推测NaCl在溶液中的粒子,得出盐的概念:
像NaCl这样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盐。
中和反应的概念: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播放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和反应的实质。
盐酸、NaOH溶液中的主要微粒:HCl=H++Cl-,NaOH=Na++OH-
得出中和反应实质:H++OH-= H2O
问题2(教师演示)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再逐渐滴加稀HCl溶液直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为止。
提问:1.为什么红色消失?红色消失说明了什么?
2.无色时的溶液到底是中性还是酸性?
(学生分组讨论)以提供的药品实验探究:石蕊溶液、镁带、生锈的铁钉、试管、酒精灯等
(学生展示)探究反应后溶液酸性还是中性的方法:
1.石蕊溶液——溶液是否变红
2.活泼的金属——是否有气泡
3.金属氧化物——溶液有颜色或固体消失
问题3.中和反应重要吗?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阅读课本61页相关内容回答上述问题
问题4.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区别是什么?如何溶液的酸碱度?如何检测?
阅读课本61-62页内容(学生阅读,教师引导),归纳总结。
学生尝试进行PH值的检测。
四、巩固训练,诊断反馈
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SO2+2NaOHNa2SO3+H2O B.CaO+2HClCaCl2+H2O
C.2NaOH +H2SO4Na2SO4+2H2O D. CuO+H2SO4 === CuSO4+H2O
2.下列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是否发生反应的是( )
A.大理石和稀盐酸 B.石灰水和稀盐酸
C.铁锈和稀硫酸 D.镁和稀硫酸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和小苏打(NaHCO3)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4.小华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中和,他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请简述中和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正确,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五、课堂小结,归纳提升
1.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微观实质: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实质:H++OH-= H2O
2.用科学探究的化学思维方式去研究问题
3.溶液酸碱度表示—PH值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人教版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案背景, 区分常见的酸和碱,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设计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