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华师大版1 认识三角形优质课教学设计
展开9.1.1 认识三角形
第1课时 三角形的概念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三角形的基本元素与主要线段.
2.能区分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按角、按边分类的两种方法.
3.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联系小学已学过的三角形的知识,经历探索三角形基本知识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实践与应用,充分感受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体会三角形按角、按边的分类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角形内角、外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概念.
难点:三角形的外角.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初步认识】
在我们生活中几乎随时可以看见三角形,它简单、有趣,也十分有用,三角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教学说明
使学生明白三角形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三角形是由三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平面图形,这三条线段就是三角形的边.
2.如图三角形的顶点采用大写字母A、B、C或K、L、M等表示,整个三角形表示为△ABC或△KLM(参照顶点的字母).
3.如图,在三角形中,每两条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如∠ACB;三角形中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如∠ACD是与△ABC的内角∠ACB相邻的外角.
思考:(1)一个三角形(如△ABC)有多少个内角?多少个外角?
答:三个内角,表示为∠ABC,∠ACB,∠BAC六个外角(三对).
(2)与内角相邻的外角有几个?它们是什么关系?
答:两个,是一对对顶角.
4.如图,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各有什么特点?
(1)中:三个内角均为锐角;
(2)中: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3)中: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那么三角形按角来分,应如何分类?
归纳结论
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
所有内角都是锐角——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内角是钝角——钝角三角形.
5.如图,三个三角形的边各有什么特点?
(1)中:三角形的三边互不相等;
(2)中: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
(3)中:三角形的三边都相等.
归纳结论
我们把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称为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
教学说明
通过探究、观察、总结得出三角形的相关元素及三角形的分类.
【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10个点如图所示那样放着,把这些点作为三角形的顶点,可以作 13 个正三角形.
2.看图填空
(1)图中有△ABC、△ABE和 △EBC 、 △ECD 、 △BCD ;
(2)点B是△ABC和 △ABE 、 △EBC 、 △BCD 的公共顶点,∠A是△ABC和△ABE 的公共角,BC是△ABC和 △EBC 、 △BCD 的公共边.
3.观察三角形,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锐角三角形( (3)(5) );
直角三角形( (1)(4)(6) );
钝角三角形( (2)(7) ).
教学说明
对本章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加以补充.
【课后作业】
1.布置作业:教材第82页“习题9.1”中第1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2课时 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概念,并会用数学式子表示.
2.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的画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折等实践活动操作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及创新精神.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和自主探究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有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
难点: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应用.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初步认识】
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E是BC的中点.
则△ABE与△ACE的面积相等,你知道为什么吗?
教学说明
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如图所示,过顶点A作△ABC边BC的垂线,垂足为D,线段AD就是△ABC的一条高;
取△ABC边BC的中点E,连结AE,线段AE就是△ABC的一条中线;
作△ABC的内角∠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F,线段BF就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
显然,△ABC有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三条高.
2.(1)下面给出了三个相同的锐角三角形,分别在这三个三角形中画出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三条高.
(2)把锐角三角形换成直角三角形后,试一试.
(3)把锐角三角形换成钝角三角形后,试一试.
归纳结论
1.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并且都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
2.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两条高位于三角形的外部且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三角形外一点.
教学说明
使学生通过画、折等实践操作,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概念和交点情况,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的规律,体现了知识的获得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学生自己探索得到的.
【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 C )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不确定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B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3.如图所示,在△ABC中,∠ACB=90°,把△ABC沿直线AC翻折180°,使点B落在点B′的位置,则线段AC是( D )
A.边BB′上的中线 B.边BB′上的高
C.∠BAB′的角平分线 D.以上答案都正确
第3题图第4题图
4.如图,△ABC中,AD是角平分线,BE是中线,指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
解:相等的线段有:AE=CE.
相等的角有:∠BAD=∠DAC.
5.如图,∠ACE=∠BCE,BD=CD,指出图中三角形的特殊线段.
解:CE是△ABC的角平分线.AD是△ABC的中线.ED是△EBC的中线.CF是△ACD的角平分线.
第5题图第6题图
6.如图,把下列条件分别用式子表示出来
(1)AD是△ABC的高;
(2)BE是△ABC的角平分线;
(3)CF是△ABC的中线.
解:(1)AD⊥BC,∠ADB=∠ADC=90°;
(2)∠ABE=∠CBE=eq \f(1,2)∠ABC,或∠ABC=2∠ABE=2∠CBE;
(3)AF=BF=eq \f(1,2)AB,或AB=2AF=2BF.
7.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周长为14 cm,
BD是AC边上的中线,△ABD比△BCD周长长4 cm,求△ABC各边长.
解:如图,设AD=x,则DC=x,AB=2x.设BC=y.
由题意可以列方程:
eq \b\lc\{(\a\vs4\al\c1(2x+2x+y=14,(2x+x+BD)-(BD+x+y)=4))
解之得:x=3,y=2.所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
AB=AC=2x=6 cm,BC=y=2 cm.
教学说明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发挥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小结,交流在本课学习中的体会、收获,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以及可能存在的困惑,师生合作共同完成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布置作业:教材第76页“练习”.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初中第9章 多边形9.1 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第9章 多边形9.1 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组动手操作,小组内部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八年级上册1.1 认识三角形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1.1 认识三角形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1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1.1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理清思路,体验转化,补充练习,延伸提高,归纳小结,充实结构,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