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课后测评
展开7.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同步测控1(人教版选修1)
基础巩固
1.十二月党人起义的目的是( )
A.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
B.扩大在在地中海和西亚等地的势力
C.宣传资本主义新思想
D.转移国内矛盾
解析:C项是改革派知识分子活动的作用;B、D两项是克里米亚战争的目的。
答案:A
2.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在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时局的预测中说:“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你认为“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展缓慢 B.俄国农奴制的落后
C.新思潮的冲击 D.战争对俄国来说是非正义的
解析:A项是由B项导致的;C项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战争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故D项错误。
答案:B
3.促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因素是( )
A.农奴生活极端贫困 B.资本主义工业落后
C.国内自由劳动力缺乏 D.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解析:注意题干关键词“直接因素”,A、B、C三项是并列因素。
答案:D
4.19世纪中叶,俄国工业的发展,要求突破农奴制的束缚,具体表现在( )
A.农民的骚动 B.新思潮的涌动
C.十二月党人起义 D.克里米亚战争
解析:农奴制的存在已经成为俄国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而新思潮的涌动是俄国工业发展在思想领域的反映。俄国工业的发展要求突破农奴制的束缚,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外因。
答案:B
5.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开始建立时的中心是( )
A.乌克兰 B.西伯利亚 C.莫斯科公国 D.圣彼得堡
解析: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开始建立时的中心是莫斯科公国。
答案:C
综合应用
6.1712年,彼得一世“建立了新都圣彼得堡——新俄罗斯的象征”。“新俄罗斯”巩固了( )
A.金融贵族和工业家的国家
B.手工场主和贵族的国家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国家
D.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
解析:因为此时的“新俄罗斯”还处在封建社会,而且彼得一世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因此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7.18世纪初和1861年俄国两次大的改革都是沙皇推行的,表明他们( )
A.已无力阻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
B.已意识到使国家摆脱落后追赶先进的必要性
C.已看到农奴制度是俄国落后的根源
D.迫于国内矛盾的尖锐化,只得以改革避免革命
解析: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为使国家摆脱落后状态成为军事强国而进行了改革。1861年改革是在农奴制严重危机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亚历山大二世决定废除农奴制实行改革。据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8.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1855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面临哪些问题?其中,什么是最主要的问题?
解析:应从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四个方面考虑。在1855年,俄国已是危机重重:农奴制的危机、资本主义发展的缓慢、新思潮的涌动、战争的失败。
参考答案:政治上: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
经济上: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社会上: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最主要的问题是政治方面的问题:即沙皇的统治受到威胁。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必须进行农奴制改革。
基础达标
9.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开始建立时的中心是……( )
A.乌克兰
B.西伯利亚
C.莫斯科公国
D.圣彼得堡
解析:沙皇俄国是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经过几个世纪的蚕食鲸吞,最终形成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答案:C
农奴制下,俄国农民遭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请回答10~11题。
10.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农奴的是( )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一世
C.亚历山大二世
D.尼古拉一世
答案:A
11.下列表述不符合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状况的是( )
A.占全国人口的45%以上
B.承担很重的赋税并要服兵役
C.大都生活贫困不堪
D.生产和生活不受村社的管理
解析:农奴的生产和生活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
答案:D
12.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7世纪中期
B.18世纪60年代
C.19世纪20年代
D.19世纪60年代
解析:仔细观察图画,先判断该画面反映的是十二月党人起义,再判定时间。
答案:C
13.19世纪四五十年代,俄国的激进派主张( )
A.自上而下进行平缓的变革
B.农民向地主赎买份地
C.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D.加强封建专制
解析:A项是守旧派的主张,B项是改革派的主张,D项不符合任何一派知识分子的主张。
答案:C
更上一层
14.据统计,1801~181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83次;1811~182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124次;1821~183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则达到了156次;1831~184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143次。这从根本上意味着1831~1840年的10年间( )
A.农奴为争取自由而斗争
B.农民骚动威胁着农奴制度的基础
C.农民骚动不断增加
D.农奴反对封建主的斗争由激烈转为短暂的平静
解析:解答数据选择题,首先要仔细分析材料提供的数据,其次是结合具体切入点的知识进行思考。
答案:D
农奴制的落后导致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请回答15~16题。
15.俄国发动克里米亚战争的原因包括 …( )
①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等地的势力②攫取更多的土地③英法同奥斯曼帝国签订同盟条约④转移国内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俄国派军队侵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后,英法才同奥斯曼帝国签订同盟条约,排除含③的选项,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16.俄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的标志是( )
A.1856年俄国与英法签订和约
B.俄国撤回在黑海的舰队
C.1855年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沦陷
D.俄国交出多瑙河沿岸的战略要地
答案:C
1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克里米亚战争场景
马克思在一篇论文《战争问题》中指出:“沙皇的这样大的一个帝国只有一个港口作为出海口,而且这个港口又是位于半年不能通航、半年容易遭到英国人进攻的海上,这种情况使沙皇感到不满和恼火,因此,他极力想实现他的先人的计划——开辟一条通向地中海的出路。”战争结束后,沙皇政府不得不承认:“必须立即进行改革,没有时间再耽搁了。”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必须立即进行改革”?
解析:第(1)问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开辟一条通向地中海的出路”并结合战争发生时俄国国内矛盾的状况分析。第(2)问结合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的影响分析。
参考答案:(1)俄国为了扩大在地中海的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土地;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转移国内矛盾。
(2)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其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课时训练,共6页。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达标测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面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