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东北三省理综化学模拟考试练习试卷1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9160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度东北三省理综化学模拟考试练习试卷1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9160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度东北三省理综化学模拟考试练习试卷13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9160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度东北三省理综化学模拟考试练习试卷13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度东北三省理综化学模拟考试练习试卷13,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结构与性质,原理综合题,有机推断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度东北三省理综化学模拟考试练习试卷1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七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l(OH)3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里的“两性”指Al(OH)3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②这里的“两性”指Al(OH)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③Al(OH)3能溶于所有的酸或碱溶液
A.②③ B.① C.①③ D.②
2.将反应Cu(s)+2Ag+(aq)═Cu2+(aq)+2Ag(s)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NO3盐桥中的K+移向CuSO4溶液
B.Ag作负极,Cu作正极
C.工作一段时间后,CuSO4溶液中c(Cu2+)增大
D.取出盐桥后,电流计的指针依然发生偏转
3.下列有关 和 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醇类 B.都属于酚类
C.二者属于同系物 D.都能与 Na 反应
4.下列物质中,不能用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物质是( )
A.FeCl2 B.CO C.SO2 D.NO
5.复杂的体系中,研究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物质或微粒参与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含有等物质的量的[Al(OH)4]-,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H)4]-,Al(OH)3,OH-,CO32-
B.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Fel2溶液中缓缓通入Cl2:I-,Br-,Fe2+
C.在等物质的量的K2CO3和KOH混合溶液中缓缓通入CO2:K2CO3,KOH
D.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Fe3+,Cu2+,H+,Fe2+
6.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CaCl2及C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2∶1
B.等质量的O2与O3中,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2
C.分别用H2O2、KMnO4分解制O2,当制得等质量O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2
D.10mL 0.3mol·L-1NaCl与30mL0.1mol·L-1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3
7.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十分看好。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4+6Na2O2 ===2Na2FeO4 +2Na2O+2Na2SO4 +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2FeO4既是还原产物又是氧化产物
B.2 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有8 mol电子转移
C.每生成16 g氧气就有1 mol Fe2+ 被还原
D.Na2O2只作氧化剂
二、实验题(15分)
8.下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的有关内容,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2)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 mol/L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_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配制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还需要的仪器是 _______、
③配制时,下列操作正确的顺序是(用字母表示)______。
A.洗涤 B.定容 C.稀释 D.摇匀 E. 冷却 F. 量取 G. 转移
④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使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C.配制时,容量瓶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E. 转移完溶液后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
三、结构与性质(15分)
9.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Fe的电子排布式和Mg2+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配合物K3[Co(CN)6]中的中心离子、配位体及其配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B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中心原子成键时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及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2俗称干冰,CO2的分子中存在__________ 个σ键.在H-S、H-Cl两种共价键中,键的极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 ,键长较长的是___________ .
(5)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可生成 。不考虑空间构型, 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___。
四、原理综合题(14分)
10.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已知:CO可将部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N2。
反应Ⅰ:2CO(g)+2NO(g)⇌N2(g)+2CO2(g) △H = -746 kJ·mol-1
反应Ⅱ:4CO(g)+2NO2(g)⇌N2(g)+4CO2(g) △H = -1200 kJ·mol-1
写出CO将NO2还原为N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在一绝热恒容的容器中充入2mol CO和1mol NO2发生上述反应II,以下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容器内的总压强不在变化 B.容器内CO和NO2物质的量比不变
C.容器内气体平均密度不变 D.容器内气体温度恒定不变
(3)在密闭容器中充入5 mol CO和4 mol NO发生上述反应I,下图为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①温度:T1_______T2(填“<”或“>” )。
②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进行10分钟放出热量373 kJ,用C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
③若在D点对反应容器升温的同时扩大体积使体系压强减小,重新达到的平衡状态可能是图中A~G点中的_______点
(4)某温度时,亚硝酸银AgNO2的Ksp= 9.0×10-4、Ag2SO4的Ksp=4.0×10-5,当向含NO、SO混合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至SO恰好完全沉淀(即SO浓度等于1.0×10-5 mol·L-1)时,c(NO)=_______mol·L-1。
(5)如图,在酸性条件下,电解水中CN-可转化为CO2和N2,请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五、有机推断题(15分)
11.PC 是一种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应用,其结构简式为:
。一种生产 PC 的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A 可使 Br2 的 CCl4 溶液褪色,B 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D 可与 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E 可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 中官能能团名称,A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A 与 Cl2反应的产物名称是__________,B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2)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碳酸二甲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名叫乳酸,该物质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取代反应 b. 加成反应 c. 消去反应 d. 加聚反应
(4)碳酸二甲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能与 Na2CO3 溶液反应的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乳酸除外)
(5)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六、工业流程题(14分)
12.以硫酸渣(含Fe2O3、SiO2等)为原料制备铁黄(FeOOH)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1)“酸溶”中加快溶解的方法为____(写出一种)。
(2)“还原”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①“沉铁”过程中生成Fe(O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②若用CaCO3“沉铁”,则生成FeCO3沉淀。当反应完成时,溶液中c(Ca2+)/c(Fe2+)=________。[已知Ksp(CaCO3)=2.8×10-9,Ksp(FeCO3)=2×10-11]
(4)“氧化”时,用NaNO2浓溶液代替空气氧化Fe(OH)2浆液,能缩短氧化时间,但缺点是_________。
(5)焦炭还原硫酸渣炼铁能充分利用铁资源,在1225℃、n(C)/n(O)=1.2时,焙烧时间与金属产率的关系如图,时间超过15min金属产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l(OH)3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这里的“两性”指Al(OH)3既有酸性又有碱性,既能溶于强酸溶液,又能溶于强碱溶液,但氢氧化铝不能溶于弱碱,如氨水,可以溶于部分弱酸,如醋酸,但氢氧化铝没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只有①正确,故选B。
【点睛】
Al(OH)3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既可以和强酸反应,也可以和强碱反应,氢氧化铝存在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AlO2-+ H++H2O Al(OH)3Al3++3OH-。
2.C
【解析】
【分析】
该原电池中Cu为负极,Cu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Ag为正极,Ag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由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可得结论。
【详解】
A.KNO3盐桥中的K+移向正极,移向AgNO3溶液,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Cu为负极,Ag为正极,故B错误;
C.负极反应生成的Cu2+进入CuSO4溶液中,工作一段时间后,CuSO4溶液中c(Cu2+)增大,故C正确;
D.取出盐桥后,不能形成闭合回路,电流表的指针不会发生偏转,故D错误;
答案选C。
3.D
【详解】
A.属于酚类,是苯甲醇,属于醇类,故A错误;
B.属于酚类,是苯甲醇,属于醇类,故B错误;
C.属于酚类,是苯甲醇,属于醇类,两者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故C错误;
D. 和 都含有羟基,都能与Na反应生成H2,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A
【详解】
A.Cl2具有强的氧化性,可以将变价金属Fe氧化为FeCl3,因此不能通过单质直接化合形成FeCl2,A符合题意;
B.C与不足量的O2在点燃时反应产生CO,B不符合题意;
C.S单质在空气或氧气是燃烧产生SO2,C不符合题意;
D.N2与O2在电火花作用下反应产生NO,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5.D
【详解】
A.酸碱中和优先发生反应,含等物质的量的:[Al(OH)4]-、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反应的先后OH-、[Al(OH)4]-、CO32-、Al(OH)3,故A错误;
B.还原性性强弱顺序:碘离子>二价铁离子>溴离子,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Fel2溶液中缓缓通入Cl2:I-,Br-,Fe2+,反应的先后为I-、Fe2+、Br-,故B错误;
C.假设二氧化碳最先与K2CO3反应,生成碳酸氢钾,而碳酸氢钾与溶液中OH-反应生成碳酸根,所以正确顺序为:KOH,K2CO3,故C错误;
D.同种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反应,氧化性强的先发生反应,氧化性强弱顺序Fe3+>Cu2+>H+,所以正确顺序为:Fe3+,Cu2+,H+,Fe2+,故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A.在CaCl2固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2∶1;在CaO2固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1∶1,错误;
B.等质量的O2与O3中,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错误;
C.分别用H2O2、KMnO4分解制O2,当制得等质量O2,根据电子转移数与化合价升降数目相等,所以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2,正确;
D.10mL 0.3mol·L-1NaCl与30mL0.1mol·L-1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比为0.3∶0.3=1:1,错误。
7.A
【解析】
A.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6价、O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2价,所以硫酸亚铁是还原剂、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A正确;B.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有Fe,由+2价→+6价,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还有O元素,由-1价→0价,2molFeSO4发生反应时,共有2mol×4+1mol×2=10mol电子转移,故B错误;C.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6价,根据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每生成16g氧气就有1mol Fe2+ 被氧化,故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该反应中过氧化钠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是解本题关键。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6价、O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2价,所以硫酸亚铁是还原剂、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还原剂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
8.11.9 16.8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FCEGABD ABE
【分析】
(1)利用公式可求出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2)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 mol/L稀盐酸。
①利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可求出所需上述浓盐酸的体积;
②配制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还需要的仪器是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③配制时,操作的正确顺序,按配制溶液时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
④利用公式进行分析:
A. 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n偏小;
B. 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V偏大;
C. 配制时,容量瓶有少量蒸馏水,n、V都不变;
D.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V偏小;
E. 转移完溶液后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n偏小。
【详解】
(1)=11.9 mol·L-1。答案为:11.9;
(2)①设所需浓盐酸的体积为V,11.9mol/L×V=0.400 mol/L×500mL,V=16.8mL;答案为:16.8;
②配制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还需要的仪器是容量瓶和胶头滴管;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③配制时,按配制溶液时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即为FCEGABD;答案为:FCEGABD;
④利用公式进行分析:
A. 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n偏小,c偏小;
B. 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V偏大,c偏小;
C. 配制时,容量瓶有少量蒸馏水,n、V都不变,c不变;
D.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V偏小,c偏大;
E. 转移完溶液后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n偏小,c偏小。
综合以上分析,ABE操作,使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答案为:ABE。
9.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Co3+ CN- 6 平面正三角形 sp2 120° 2 H-Cl H-S
【详解】
(1)Fe元素为2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所以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Mg2+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12-2=10个,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电子排布图为,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2)根据配合物K3[Co(CN)6]结构分析,含有空轨道的金属阳离子为中心离子,所以中心离子为Co3+、有孤对电子的原子或离子为配体,所以配体为CN-、配位数就是配体的个数,所以配位数为6,故答案为:Co3+;CN-;6;
(3)BCl3分子的中心原子B的价层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为0,因此空间构型和VSEPR模型一致,为平面正三角形,因此键角为120°,杂化类型为sp2杂化,故答案为:平面正三角形;sp2;120°;
(4)CO2的结构式为:C=O=O,分子中存在2个σ键,Cl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强,原子半径比S小,H-S、H-Cl两种共价键中,键的极性较强的是H-Cl,键长较长的是H-S;故答案为:2;H-Cl;H-S;
(5))[Cu(OH)4]2-中与Cu2+与4个OH-形成配位键,则[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故答案为。
10.CO(g)+NO2(g)⇌CO2(g)+ NO(g) △H= -227 kJ·mol-1 AD > 0.05 mol·L-1·min-1 A 4.5×10-4 mol·L-1 2CN-+4H2O-10e-=N2↑+2CO2↑+8H+
【详解】
(1)CO还原NO2的反应方程式为CO+NO2CO2+NO,根据盖斯定律,得出(Ⅱ-Ⅰ)×,CO(g)+NO2(g)CO2(g)+NO(g) △H=[-1200-(-746)]×kJ·mol-1=-227kJ·mol-1;
故答案为CO(g)+NO2(g)CO2(g)+NO(g) △H=-227kJ·mol-1;
(2)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气体压强随着温度升高,容器为绝热恒容,因此当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符合题意;
B.充入2molCO和1molNO2,其比值等于反应方程式中CO和NO2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容器内C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是2:1,故B不符合题意;
C.组分都是气体,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容器为恒容,根据密度的定义,密度始终保持保持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容器为绝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气体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3)①相同压强下,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NO的体积分数增大,根据图像,推出T1>T2;
故答案为>;
②放出热量373kJ,消耗CO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v(CO)==0.05mol/(L·min);
故答案为0.05mol/(L·min);
③容器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NO的体积分数增大,即所求点在D点上方,扩大容器的体积使体系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NO的体积分数增大,即所求点在D点左上方,从而推出符合题意的点是A点;
故答案为A;
(4)SO全部转化成沉淀,此时溶液中c(Ag+)==2.0mol·L-1,则溶液中c(NO)==4.5×10-4mol·L-1;
故答案为4.5×10-4mol·L-1;
(5)根据电解原理,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N-中C为+2价,N为-3价,CN-转化成CO2和N2,C和N的化合价升高,因此CN-在阳极上放电,电解液为酸性,因此阳极电极反应式为4H2O+2CN--10e-=2CO2+N2+8H+;
故答案为4H2O+2CN--10e-=2CO2+N2+8H+。
11.羟基 CH3-CH=CH21, 2-二氯丙烷 a c HOCH2CH2COOH、CH3OCH2COOH、CH3CH2OCOOH 中任意一种
【详解】
试题分析:A可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说明A中有碳碳双键,结构A的分子可知,A为CH3-CH=CH2,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A与苯反应生成B,B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结合B的分子式可知B为,B氧化生成D和E,D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E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则D为,E为,D和E发生题中信息中的反应生成双酚A为,比较双酚A和PC的结构可知,碳酸二甲酯的结构简式为CH3OCOOCH3,双酚A和碳酸二甲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PC。
(1)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A为CH3-CH=CH2,A与Cl2反应的产物是CH3-CHCl-CH2Cl,名称是1,2-二氯丙烷,B的结构简式是;
(2)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碳酸二甲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名叫乳酸,该物质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其中有羟基和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答案ac;
(4)碳酸二甲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即有羧基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乳酸除外)为HOCH2CH2COOH、CH3OCH2COOH、CH3CH2OCOOH;
(5)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考点:考查考查有机物推断、有机物命名、官能团、同分异构体等
12.加热或搅拌或适当增大硫酸浓度(写一种) Fe+2Fe3+=3Fe2+ FeSO4+2NH4HCO3=Fe(OH)2↓+(NH4)2SO4+2CO2↑ 140 NaNO2被还原为氮氧化物,污染空气 还原剂消耗完,空气进入使铁再次氧化
【分析】
(1)硫酸渣中Fe2O3溶于硫酸生成硫酸铁溶液,SiO2不溶于硫酸,加入过量铁粉,硫酸铁被还原为硫酸亚铁,滤液中加入碳酸氢铵,生成Fe(OH)2沉淀和二氧化碳,通入氧气Fe(OH)2被氧化为FeOOH。
【详解】
(1)加热、搅拌或适当增大硫酸浓度可加快“酸溶”中溶解速率。
(2)“还原”过程中硫酸铁被铁粉还原为硫酸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
(3)①“沉铁”过程中硫酸亚铁、碳酸氢铵反应生成Fe(OH)2、二氧化碳、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2NH4HCO3= Fe(OH)2↓+(NH4)2SO4+2CO2↑。②若用CaCO3“沉铁”,则生成FeCO3沉淀。当反应完成时,溶液为碳酸钙、碳酸亚铁的饱和溶液,溶液中;
(4)“氧化”时,用NaNO2浓溶液代替空气氧化Fe(OH)2浆液,NaNO2被还原为氮氧化物,污染空气。
(5)焦炭还原硫酸渣炼铁,在1225℃、n(C)/n(O)=1.2时,焙烧时间超过15min,还原剂消耗完,空气进入使铁再次氧化,所以金属产率下降。
【点睛】
本题以铁黄(FeOOH)的制备流程为知识背景,考查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溶度积常数等,清楚工艺流程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溶度积常数的计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度东北三省理综化学模拟考试练习试卷12,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结构与性质,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度东北三省理综化学模拟考试练习试卷10,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结构与性质,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度东北三省理综化学模拟考试练习试卷9,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结构与性质,原理综合题,有机推断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