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新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10(江苏专用)
展开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石墨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2OH-+H2↑+Cl2↑
B.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4NH4++AlO2-+2H2O
C.乙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CH3CHO+2Cu(OH)2+OH-CH3COO-+Cu2O↓+3H2O
D.向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NH4HSO4溶液:Ba2++2OH-+NH4++H++SO42-=BaSO4↓+NH3·H2O+H2O
2.下列实验所选择的方法或装置错误的是( )
A.制蒸馏水
B.制氯气
C.制氨气
D.测定中和热
3.1mlH2(g)与1mlI2(g)反应生成HI(g)释放出8.7kJ热量,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和I2的总能量低于HI的能量
B.破坏1mlH—I键需要的能量是298.7kJ
C.1mlHI(g)完全分解生成H2(g)和I2(g)时吸收4.35kJ热量
D.H2(g)中的H—H键比HI(g)中的H—I键牢固
4.已知 2-丁烯有顺、反两种异构体,在某条件下两种气体处于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4.2kJ·ml-1
+H2(g) CH3CH2CH2CH3(g) △H=-118.9 kJ·ml-1
A.顺-2-丁烯比反-2-丁烯稳定
B.顺-2-丁烯的燃烧热比反-2-丁烯大
C.加压和降温有利于平衡向生成顺-2-丁烯反应方向移动
D.反-2-丁烯氢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g)+H2(g)CH3CH2CH2CH3(g)△H=-123.1 kJ·ml-1
5.夏日的夜晚,常看到儿童手持荧光棒嬉戏,荧光棒发光原理是利用氧化草酸二酯()产生能量,该能量被传递给荧光物质后发出荧光。草酸二酯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草酸二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m草酸二酯与完全加成,需要消耗6ml
B.草酸二酯的分子式为
C.草酸二酯能发生取代反应
D.1ml草酸二酯最多可与4ml反应
6.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的主题为“迈向零污染地球”。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A.推广电动汽车,践行绿色交通 B.回收电子垃圾,集中填埋处理
C.蔬菜保鲜消毒,喷洒诺福水 D.净化工业尾气,减少雾霾生成
7.对下列物质进行提纯,所加试剂或采用的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A.AB.BC.CD.D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HClO的结构式:H-Cl-O
B.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D.离子核外有x个电子,y个中子,R原子表示为
9.W、X、Y、Z、M、N六种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
B.元素的非金属性:W>Z
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M>Z
D.元素N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可以推断N元素的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
10.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 Na2CO3 溶液将水垢中的 CaSO4 转化为 CaCO3:CO32- +Ca2+ ==CaCO3↓
B.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黄绿色气体:2NaCl+2H2O2NaOH+H2↑+Cl2↑
C.红热木炭遇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C+4HNO3(浓)CO2↑+4NO2↑+2H2O
D.用新制 Cu(OH)2 检验乙醛,产生红色沉淀: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11.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12.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的是( )
A.漂白粉B.二氧化氯C.甲醛D.氯气
1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装置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锂离子电池B.风力发电机
C.一次性保暖贴D.工业电解食盐水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4.H2O2既可以作氧化剂,又可以作还原剂。现向H2O2溶液中加入强酸酸化的KMnO4溶液,紫红色的KMnO4溶液变成了无色。该强酸性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粒子:O2 、MnO4-、H2O 、Mn2+ 、H2O2 、H+ 。
(1)写出该反应离子方程式并配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应选择的酸是: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盐酸 B.浓硫酸 C.稀硫酸 D.醋酸。
(3)请将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式填入空格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
(4)如反应中电子转移了0.5 ml,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L。
三、原理综合题
15.过氧化氢、次氯酸都具有强氧化性,且不稳定,都可作杀菌消毒剂和漂白剂。
(1)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机理分为三步:
第一步:MnO2+H2O2=Mn2++2OH-+O2↑
第二步:Mn2++2OH-=Mn(OH)2↓
第三步:___________。
(2)溶液pH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影响。
在60℃条件下,取6 mL 30%H2O2溶液,用氢氧化钠调节pH,60 min内,过氧化氢的分解率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该温度下,H2O2分解率最大时溶液pH为___________。
②若30%H2O2溶液的密度为1.11 g·cm-3,pH=8,则60 min内用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O2)=___________ml·min-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次氯酸易分解,常将其转化为次氯酸盐形式保存和运输。
①次氯酸钠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氨氮(氨氮以NH3计),将废水中的氨氮最终氧化为氮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废水中的氨氮去除率与溶液pH、温度及次氯酸钠投入量等因素有关。其他条件一定时,氨氮去除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NaClO+H2ONaOH+HClO)。
温度为___________时氨氮去除率最高。当温度高于30℃时,温度越高,氨氮去除率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四、工业流程题
16.氨法溶浸氧化锌烟灰制取高纯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溶浸后氧化锌烟灰中锌、铜、镉、砷元素分别以Zn(NH3)42+、Cu(NH3)42+、Cd(NH3)42+、AsCl52-的形式存在。
回答下列问题:
(1)Zn(NH3)42+中Zn的化合价为____,“溶浸”中Zn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锌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30 ℃时锌浸出率最高的原因为____。
(3)“氧化除杂”中,AsCl52-转化为As2O5胶体吸附聚沉除去,溶液始终接近中性。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滤渣3”的主要成分为____。
(5)“电解”时Zn(NH3)42+在阴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阳极区放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其通入滴有KSCN的Fe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该气体是___(写化学式)。电解后的电解液经补充_____(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后可返回“溶浸”工序继续使用。
五、有机推断题
17.磷酸氯喹是-种抗疟疾药物,经研究发现该药在体外细胞水平上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其中氣喹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
已知: A. 和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其芳香环结构与苯环结构相似;
B. R2NH+ClR'→R2NR'+ HCl (R为烃基或氢原子,R'为烃基)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化合物C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
(2)反应①类型是___________ ,G最多有___________ 个原子共平面,E与F相对分子质量差值为___________。
(3)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共___________种(不包括C),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个吸收峰的物质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①具有六元芳香环状结构;②不含—N—Cl 结构。
(4)哌啶)能与1,2-二氯乙烷合成二哌啶乙烷(C12H24N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主要物质
杂质
提纯方法
A
NaCl
Na2CO3
加水过滤
B
KNO3溶液
KCl
加入足量AgNO3溶液
C
CO2
HCl
通入Ca(OH)2溶液中
D
FeSO4溶液
Fe
直接过滤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电解氯化镁溶液时,阴极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产生氢氧根,氢氧根与镁离子结合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正确的例子方程式为2Cl-+2H2O+Mg2+Mg(OH)2↓+H2↑+Cl2↑,故A错误;
B.氨水为弱碱不能和氢氧化铝反应,正确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B错误;
C.乙醛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离子反应为CH3CHO+2Cu(OH)2+OH-CH3COO-+Cu2O↓+3H2O,故C正确;
D.向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4HSO4溶液,此时铵根不能反应,离子反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D错误;
【点睛】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2.B
【详解】
A.将蒸馏烧瓶中的水加热煮沸形成水蒸气,经冷凝管冷凝在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冷凝水下进上出,图示装置正确,故A正确;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生成氯气,故B错误;
C.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共热可以产生氨气,为防止生成的水冷凝回流炸裂试管,所以试管口朝下,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棉花可以防止与空气发生对流,图示装置合理,故C正确;
D.测定中和热,碎泡沫塑料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环形玻璃棒可以进行搅拌,图示装置合理,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3.A
【详解】
A. H2和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g)+H2(g)2HI(g),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1mlH2(g)和1mlI2(g)的总能量高于2mlHI(g)的能量,A项错误;
B. 设破坏1mlH-I键需要的能量为xkJ,则有2x kJ-436kJ-152.7kJ=8.7kJ,解得x=298.7,B项正确;
C. 生成2mlHI(g)释放出8.7kJ热量,则1mlHI(g)完全分解生成H2(g)和I2(g)时吸收的热量=4.35kJ,C项正确;
D. 破坏1mlH—H键需要能量436kJ,根据B项计算破坏1mlH—I键需要能量298.7 kJ,所以H2(g)中的H一H键比HI(g)中的H—I键牢固,D项正确;
答案选A。
4.B
【解析】A. 顺-2-丁烯向反-2-丁烯的转化反应中△H˂0,为放热反应,生成物能量低较为稳定,故反-2-丁烯较为稳定,A错误;B. 由A得,顺-2-丁烯能量较大,其燃烧热较大,B正确;C.转化反应为放热反应,降温有助于反应向右进行,C错误;D. 反-2-丁烯氢化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由已知中顺-2-丁烯氢化的热化学方程式减去两者转化的方程式得到,即△H=(-118.9+4.2)kJ·ml-1=-114.7 kJ·ml-1,D错误。故选择B。
5.D
【详解】
A.草酸二酯中只有苯环可与发生加成反应,而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发生加成反应,故1ml草酸二酯与完全加成需要消耗6ml,A正确;
B.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草酸二酯的分子式为,B正确;
C.草酸二酯中含有酯基、氯原子,能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
D.草酸二酯中的、酯基均可与反应,氯原子水解生成的酚羟基和HCl能和NaOH反应,因此1ml该有机物(含有6ml-Cl)消耗氢氧化钠12ml;4ml酯基消耗4mlNaOH,两个苯环中间的酯基水解后出现2个酚羟基,再消耗2mlNaOH,故1ml草酸二酯最多可与18ml反应,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醇酯发生水解后生成羧酸和醇,羧酸与氢氧化钠可以发生中和反应,而醇显中性,不与碱反应;酚酯发生水解后生成苯酚和羧酸,二者均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在计算酯水解消耗氢氧化钠的量时,看准属于哪种类型的酯。
6.B
【解析】A.电动汽车没有污染排放,属于绿色出行方式,故A正确;B.电子垃圾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不能直接填埋处理,故B错误;C.诺福水主要成分为过氧化氢,易分解并且分解后没有有害物质残留,可用于蔬菜保鲜消毒,故C正确;D.工业尾气是雾霾产生的原因之一,故D正确;本题选B。
7.D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
A、NaCl和Na2CO3均易溶于水,不适合用过滤法分离,故A错误;
B、KCl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KNO3,引入新的杂质,故B错误;
C、CO2也会和Ca(OH)2溶液反应,故C错误;
D、硫酸亚铁易被氧化,Fe可以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铁离子,过量的铁可采取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考试重点,也是难点,解题关键: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8.D
【详解】
A.的结构式中氧原子应该写在氢原子和氯原子的中间,A错误;
B.题中给出的是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而非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错误;
C.所给的电子式中过氧根离子中两个氧原子应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且应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C错误;
D.所给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所带的电荷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R原子表示为,D正确。
答案选D。
9.C
【分析】
W、X、Y、Z、N六种主族元素,根据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w为O元素、X为Na、Y为Mg、Z为S、M为Cl、N为Ge元素。
【详解】
A.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故原子半径Na>Mg,A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故非金属性O>S,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选项中没有说明是最高价,不能比较酸性,如酸性HClO
故选C。
10.A
【详解】
A.水垢中CaSO4是固体,因此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CO32-CaCO3+SO42-,A错误,符合题意;
B.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H2、Cl2、NaOH,化学方程式为2NaCl + 2H2O2NaOH + H2↑ + Cl2↑,B正确,不选;
C.红热木炭遇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2,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 CO2↑+4NO2↑+2H2O,C正确,不选;
D. 用新制 Cu(OH)2 检验乙醛,产生红色沉淀,乙醛转化为乙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D正确,不选。
答案选A。
11.A
【解析】A、SiO2+2NaOH=Na2SiO3+H2O,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A正确。B、S与O2点燃生成SO2,SO2 与BaCl2溶液不反应,与B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3,SO2+Ba(OH)2=BaSO3↓+H2O,B错误。C、氨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可以生成一氧化氮气体,而不是生成二氧化氮气体,C错误。D、加热条件下,Mg2+水解程度增大,生成Mg(OH)2,得不到MgCl2,D错误。正确答案为A
12.C
【详解】
A、B、D中物质具有强氧化性,D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则A、B、D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甲醛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这样使甲醛具有强效消毒作用,能致癌,不能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故选C。
13.A
【分析】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据此分析。
【详解】
A.锂离子电池是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的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A符合题意;
B.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次性保暖贴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故C不符合题意;
D.工业电解食盐水是利用电解池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4. 2MnO4-+5H2O2+6H+=2Mn2++5O2+8H2O C 5.6
【解析】(1)H2O2溶液中加入用强酸酸化的KMnO4溶液,紫红色的MnO4-被还原成了无色Mn2+,则反应中H2O2应被氧化,生成氧气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为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O2+6H+=2Mn2++5O2+8H2O
故答案为:2MnO4-+5H2O2+6H+=2Mn2++5O2+8H2O;
(2)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不能选用还原性酸,可以选用稀硫酸,故选C;
(3)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到+2价,O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高0价,转移的电子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故答案为:;
(4)如反应中电子转移了0.5ml,则应生成0.25mlO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5ml×22.4L/ml=5.6L,故答案为:5.6。
15.2Mn(OH)2+O2=2MnO2+2H2O 9 0.015 3ClO-+2NH3=3Cl-+N2↑+3H2O 15℃ 温度高时,加快了HClO的分解速率(或NaClO分解),从而使去除率降低
【分析】
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机理分为三步进行,总反应为2H2O22H2O+O2↑,将第一步、第二步化学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进行调整:第一步:2MnO2+2H2O2=2Mn2++4OH-+2O2↑,第二步:2Mn2++4OH-=2Mn(OH)2↓,然后将总反应减去第一步、第二步反应,便可得到第三步反应的方程式。
【详解】
(1)利用分析中的方法,可得出第三步反应方程式,也可依据Mn元素的价态变化确定反应物为Mn(OH)2和O2,生成物为MnO2和H2O,然后加以配平,从而得出第三步反应方程式为2Mn(OH)2+O2=2MnO2+2H2O。答案为:2Mn(OH)2+O2=2MnO2+2H2O;
(2)①从图中可以看出,在60℃条件下,H2O2分解率最大时溶液pH为9。
②由总反应式可得出:2H2O2——O2,若30%H2O2溶液的密度为1.11 g·cm-3,pH=8,则60 min内用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O2)= =0.015ml·min-1。答案为:9;0.015;
(3)①次氯酸钠与NH3反应,生成氮气、氯化钠等,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NH3=3Cl-+N2↑+3H2O。
②从表中可以看出,温度为15℃时氨氮去除率最高。当温度高于30℃时,温度越高,HClO的分解率越高,所以氨氮去除率减小的原因可能是温度高时,加快了HClO的分解速率(或NaClO分解),从而使去除率降低。答案为:3ClO-+2NH3=3Cl-+N2↑+3H2O;15℃;温度高时,加快了HClO的分解速率(或NaClO分解),从而使去除率降低。
【点睛】
pH小于5时,双氧水的分解率接近0,表明双氧水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能稳定存在。
16.+2 ZnO+2NH3·H2O+2NH4+=Zn(NH3)42++3H2O 低于30℃时,溶浸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超过30℃,氨气逸出导致溶浸反应速率下降 】2AsCl52-+2H2O2+6NH3·H2O=As2O5+10Cl-+6NH4++5H2O Cu、Cd Zn(NH3)42++2e-=Zn+4NH3↑ N2 NH3(或NH3·H2O)
【详解】
(1)NH3是中性分子,由于Zn(NH3)42+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明其中Zn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Zn的化合价为+2价;NH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ZnO与H+反应变为Zn2+,Zn2+与NH3·H2O反应产生Zn(NH3)4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O+2NH3·H2O+2NH4+=Zn(NH3)42++3H2O;
(2)由锌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图可知,在温度低于30 ℃时,温度升高,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超过30℃,NH3·H2O分解产生氨气,氨气逸出导致溶浸反应速率下降,故30 ℃时锌浸出率最高;
(3)在“氧化除杂”中,H2O2将AsCl52-氧化后转化为As2O5胶体,被吸附聚沉除去,H2O2被还原变为H2O,反应后溶液始终接近中性。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sCl52-+2H2O2+6 NH3·H2O=As2O5+10Cl-+6 NH4++5H2O;
(4)“氧化除杂”后的溶液中含Zn(NH3)42+、Cu(NH3)42+、Cd(NH3)42+,向该溶液中加入Zn粉,Zn将Cu2+、Cd2+还原为金属单质,所以“滤渣3”的主要成分为Cu、Cd;
(5)“电解”时Zn(NH3)42+在阴极放电,电极反应式为Zn(NH3)42++2e-=Zn+4NH3↑;阳极区阴离子放电,放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其通入滴有KSCN的Fe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该气体不具有氧化性,则该气体是N2;电解后的溶液中由于NH3不断放电产生N2从溶液中逸出,所以电解后的电解液经补充NH3或NH3·H2O以后才可返回“溶浸”工序继续使用。
17.硝基苯 氨基、氯原子 取代反应 17 44 15 、 2+CH2ClCH2Cl→+2HCl
【分析】
结合反应条件知,A→B为苯环上氢被氯原子取代,结合C知,取代的是硝基苯间位上H,故B为:,B→C为还原反应,硝基被还原为氨基,结合反应条件知,D→E为酯基的水解反应,酸化后生成E,故E为:,E→F为羧基的消除,脱去小分子CO2,即脱羧反应,F→G为取代反应,F中酚羟基被氯原子取代,G→H为取代反应,G中氯原子与氨基反应,脱去小分子HCl生成H。
【详解】
(1)化合物A可看成苯中H被硝基取代,故A名称为硝基苯;由C的结构简式知,所含官能团名称为氨基、氯原子;
(2)由分析知,反应①为取代反应;由信息知,含N杂环也为平面结构,故G中两个环共面,即所有原子都共面,故此处填17;由分析知,E→F脱去小分子CO2,故两者分子量相差44;
(3)根据所给信息,此时六元芳香环可能为苯环或含N杂环,若为苯环,则存在如下结构符合题意:、;若为含N杂环,环上可能为1个支链或2个支链,若为1个支链(—CH2Cl),存在如下结构:、、,若为2个支链(—CH3和—Cl),可采用定一移一法确定同分异构种类,存在如下结构符合题意:(氯原子可在位置①或②)、(氯原子可在位置①②③④)、(氯原子可在位置①②③④),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结构共有15种;其中含3种氢原子的结构为:、;
(4)由题目所给信息知,两种反应物反应时脱去小分子HCl,对应方程式为: 2+CH2ClCH2Cl→+2HCl
2020-2021学年度新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8(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度新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8(江苏专用),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原理综合题,有机推断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度新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1(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度新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1(江苏专用),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有机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度新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18(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度新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18(江苏专用),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