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新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18(江苏专用)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9164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度新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18(江苏专用)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91645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度新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18(江苏专用)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91645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度新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18(江苏专用)
展开一、单选题
1.在某些紧急情况时,通常直接用地面水简单过滤,然后加入杀菌试剂即可作为紧急饮用水,下列物质不能用上述条件下杀菌消毒的是
A.HClB.HClOC.NaClOD.
2.某学生用2mL1mlL-1 CuSO4 溶液和4mL0.5 mlL-1 NaOH溶液混合,然后加入40%的甲醛溶液0.5mL,加热到沸腾,未见红色沉淀产生,主要原因是( )
A.甲醛的量太少B.CuSO4 的量太少C.NaOH的量太少D.加热时间太短
3.2020年,我省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健康。茚地那韦或对新型肺炎有治疗效果。茚地那韦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茚地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氧官能团有羟基和羧基B.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五种
C.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D.该分子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4.主族金属元素在化学性质上必然是
A.单质都能跟Cl2反应生成氯化物B.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C.化合态时只能以简单阳离子形式存在D.单质都不与强碱溶液反应
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14C
C.氯化镁的电子式:
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6.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外,含有、I2、等)中回收碘,其操作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步操作还原的目的是使碘元素进入水中
B.操作X的名称为分液,分液漏斗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
C.富集时,也可以使用
D.加入氧化时,应加热至沸,控制在较高温度
7.由右表提供数据及相关物质结构知识,反应:SiCl4(g)+2H2(g)→Si(s)+4HCl(g),生成1ml
晶体硅的热效应是
A.吸收236kJB.放出236kJC.放出116kJD.吸收116kJ
8.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基于(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的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B.该过程中涉及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C.基于合成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D.工业中,氨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
9.已知方程式2H2(g) + O2(g)=2H2O(l) △H1=-571.6kJ/ml,则关于方程式H2O(l) = H2(g) +1/2O2(g) △H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不可能发生 B.该反应△H2=-571.6kJ/ml
C.该反应△H2 =+ 285.8 kJ/ml D.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10.一种突破传统电池设计理念的镁—锑液态金属储能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所用液体密度不同,在重力作用下分为三层,工作时中间层熔融盐的组成及浓度不变。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可由太阳能电池充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Mg(液)层的质量减小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Mg2++2e-=Mg
C.该电池充电时,Mg—Sb(液)层发生还原反应
D.该电池充电时,Cl-向中层和下层分界面处移动
11.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生装置与用KClO3制取O2的装置相同
B.可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
C.氨气的验满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于试管口附近
D.所用的铵盐不是NH4NO3,是因为NH4NO3受热易爆炸
1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A.推广使用可降解的淀粉塑料和提倡使用乙醇汽油,都能减轻环境污染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后,可得到清洁燃料
C.中国国产航母使用了大量的合金,合金具有强度大、抗蚀等优点
D.石墨烯电池能够闪充,是利用单层石墨烯表面积大的特点
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g(l) + H2SO4(aq) = HgSO4(aq) + H2(g)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H<0
B.用惰性电极电解1L1ml/L的CuSO4溶液,当阴极析出3.2 g铜时,加入0.05 mlCu(OH)2固体可将溶液恢复至原浓度
C.已知25℃时,Ksp(AgCl)=1.8×10-10、Ksp(Ag2CrO4)=2.0×10-12,所以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的溶解度
D.25℃时,向0.1 ml/L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将增大,且Kw不变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14.目前从海水提溴(Br2)大致有以下步骤。
(1)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某种气体,将海水中的Br﹣氧化为Br2,该气体是___。
(2)用热空气将Br2从上述溶液中吹出,并由浓Na2CO3溶液吸收,转变为NaBr、NaBrO3、1mlBr2需消耗Na2CO3___ml。
(3)再将所得混合溶液用稀硫酸酸化,得到浓度较高的溴水,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Br﹣+__BrO3﹣+__H+→___Br2+___H2O。
三、原理综合题
15.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烟气治理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用NH3选择性脱除氮氧化物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4NO(g)+4NH3(g)+O2(g)=4N2(g)+6H2O(l) ΔH1=-1632kJ·ml-1
②2NO2(g)+4NH3(g)+O2(g)=3N2(g)+6H2O(l) ΔH2=-1334kJ·ml-1
③2NO(g)+2NO2(g)+4NH3(g)=4N2(g)+6H2O(l) ΔH3=-1458kJ·ml-1
6NO2(g)+8NH3(g)=7N2(g)+12H2O(l) ΔH4
则ΔH4=______kJ·ml-1。
(2)用KMnO4及添加物浆液可高效脱除烟气中NO和SO2。
①脱除NO时,NO被氧化为NO,MnO被还原为Mn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其他条件相同,添加物为CaCO3时,NO和SO2的脱除率均增大,其原因是______。
(3)ClO2及NaClO2均是性能优良的脱硫脱硝试剂。
①ClO2在NaOH溶液中可歧化为NaClO3和NaCl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某次脱硫脱硝后,常温时测得反应后浆液中的离子浓度如下表所示。
则表中x≈______。
③某次用ClO2进行单独脱除SO2实验时,测得SO2的脱除率随浆液pH变化如图所示。
浆液在3
16.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2)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min所得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40℃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
(3)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则1mlLi2Ti5O15中含过氧根离子的数目为__。
(4)若“滤液②”中c(Mg2+)=0.02ml·L-1,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0×10-5ml·L-1,此时是否有Mg3(PO4)2沉淀生成___?已知:FePO4、Mg3(PO4)2的Ksp分别为1.3×10-22、1.0×10-24。
(5)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___。
五、有机推断题
17.用两种不饱和烃A和D为原料可以合成一类新药有机物J,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
②有机物J结构中含两个环。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A→B试剂和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
(3)H→J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4)已知CMN
①符合下列条件的N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a含有基团、环上有三个取代基
b与NaHCO3反应产生气泡
c可发生缩聚反应。
②M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是_____。
a.质谱仪 b.红外光谱仪 c.元素分析仪 d.核磁共振仪
(5)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写出以A和甲烷为原料,合成的路线流程图(其它试剂自选)_________。
化学键
Si-Cl
H-H
Si-Si
H-Cl
键能(kJ/ml)
360
436
176
431
离子
SO
NO
ClO
Cl-
Na+
H+
c/ -1
8.35×10-4
x
3.40×10-3
3.40×10-3
8.61×10-3
1.00×10-5
温度/℃
30
35
40
45
50
TiO2·xH2O转化率%
92
95
97
93
88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选项,HCl具有酸性,不能起杀菌消毒的作用,故A错误;
B选项,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故B正确;
C选项,NaClO中的次氯酸根具有强氧化性,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故C正确;
D选项,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2.C
【解析】
【详解】
醛基与新制Cu(OH)2反应时,溶液必须呈碱性,否则实验不能成功。本题中NaOH溶液不足,故无理想现象发生,因此答案选C。
3.C
【分析】
有机物结构含有肽键、羟基,只含有1个苯环。
【详解】
A.分子中含氧官能团有羟基和肽键,A错误;
B.该分子中有两个苯环,左边的苯环苯环的取代位有5个,为对称结构,一溴代物有3种,右边的苯环取代位有4个,不对称,所以一溴代物共有7种,B错误;
C.有机物结构含有苯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C正确;
D.该分子不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没有聚合度,D错误;
答案为C。
4.A
【详解】
A.因金属易失去电子,Cl易得电子,则主族元素的单质都能跟Cl2反应生成氯化物,故A正确;
B.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如过氧化钠与酸反应还生成氧气,则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
C.主族元素Al在化合态时能以偏铝酸根离子(AlO2-)的形式存在,故C错误;
D.第ⅢA金属元素的单质Al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5.C
【详解】
A.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总数为18,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氯离子正确的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
B.是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B错误;
C.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镁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氯离子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及所带电荷,氯化镁正确的电子式为: ,C正确;
D.氯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电子式中不能标出电荷,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 ,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
A.碘微溶于水,而碘离子易溶于水,为了使更多的碘元素进入水溶液应将碘单质还原为碘离子, 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四氯化碳难溶于水,溶液分层,操作X 的名称为分液,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需要检验是否漏液,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富集时,也可以使用,进行萃取,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碘易升华,且氯气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越高,氯气的溶解度越小,反应越不充分,所以应该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反应,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碘废液加亚硫酸钠溶液,把单质碘还原为I-,四氯化碳难溶于水,溶液分层,则分液即可得到四氯化碳,剩余的溶液中加氯气氧化I-得到I2,富集,最后得到较纯的I2,以此解答该题。
7.A
【详解】
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在硅晶体中每个硅原子和其它4个硅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所以每个硅原子含有2个共价键," 即△H=360kJ/ml×4+436kJ/ml×2-176kJ/ml×2-431kJ/ml×4=+236" kJ/ml,故选A。
8.A
【详解】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NH3+3O2,氮气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A项错误;
B. 该过程中,既有极性键(N-H、O-H)的断裂与生成,也有非极性键(NN、O=O)的断裂与生成,B项正确;
C. 基于合成的过程是将氮气转化为氨气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C项正确;
D. 工业中,氨可以通过与氧气催化氧化得到NO,NO被氧化为NO2,NO2再与水反应生成硝酸,D项正确;
答案选A。
9.C
【解析】A、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故该反应可能发生,选项A错误;B、2H2(g) + O2(g)=2H2O(l);△H1=-571.6 kJ/ml,则H2O(l) = H2(g) +1/2O2(g) △H2=+285.8 kJ/ml,选项B错误;C、2H2(g) + O2(g)=2H2O(l);△H1=-571.6 kJ/ml,则H2O(l) = H2(g) +1/2O2(g) △H2=+285.8 kJ/ml,选项C正确;D、该反应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数,选项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意义分析判断。注意依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反应系数变化,焓变随之变化,反应方向变化,焓变要变符号。
10.C
【详解】
A.放电时,Mg(液)层为负极,发生反应Mg-2e-=Mg2+,所以Mg(液)层的质量减小,故A项正确;
B.放电时Mg-Sb(液)层是正极,正极反应为:Mg2++2e-=Mg,故B项正确;
C.该电池充电时Mg-Sb(液)层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而不是还原反应,故C项错误;
D.该电池充电时,上层是阴极、下层是阳极,Cl-向阳极移动,故D项正确;
故选C。
11.B
【详解】
实验室制取NH3属于固体与固体混合加热型,与KClO3分解制O2装置一样;由于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太大,NH4Cl无法抑制氨气的溶解;氨气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遇浓盐酸产生白烟;NH4NO3受热易爆炸,一般使用NH4Cl或其他非氧化性酸的铵盐,因此答案选B。
【点睛】
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试题基础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氨气的性质以及制备原理,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12.B
【分析】
A、推广使用可降解的淀粉塑料可减少白色垃圾,提倡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二氧化硫等排放,都能减轻环境污染;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化学变化后,可得到清洁燃料;
C、合金具有强度大、抗蚀等优点;
D、单层石墨烯表面积大,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详解】
A、使用可降解的淀粉塑料可减少白色垃圾,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二氧化硫等排放,都能减轻环境污染,故A正确;
B、煤的气化、液化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故C正确;
D、石墨烯是单层碳原子,故接触面积大,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B。
13.D
【详解】
A.反应Hg(l)+H2SO4(aq)═HgSO4(aq)+H2(g)的△S>0,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G=△H﹣T△S>0,所以△H>0,故A错误;
B.电解CuSO4溶液时,阴极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阳极上失电子析出氧气,所以溶液中析出的物质相当于氧化铜,要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0.05 mlCuO;而Cu(OH)2相当于氧化铜和水,加入0.05 ml的Cu(OH)2固体,则溶液偏小,故B错误;
C.Ksp(AgCl)>Ksp(Ag2CrO4),但不能说明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的溶解度,故C错误;
D.0.1 m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H3COOH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溶液中c(H+)减小,c(O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将增大,但Kw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4.Cl2 1 5 1 6 3 3
【分析】
(1)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溴离子生成单质溴;
(2)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溴,溴歧化为Br-和BrO3-,结合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结合定量关系计算;
(3)Br-、Br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Br2,溴元素化合价-1价和+5价变化为0价,电子转移总数5,结合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
【详解】
(1)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某种气体,将海水中的Br﹣氧化为Br2,该气体是氯气;
故答案为:Cl2;
(2)用热空气将Br2从上述溶液中吹出,并由浓Na2CO3溶液吸收,溴歧化为Br-和Br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Br2 + 3CO32- ═5Br- +BrO3- + 3CO2,则1mlBr2需消耗Na2CO3物质的量为1ml;
故答案为:1;
(3)Br- 、Br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Br2,溴元素化合价-1价和+5价变化为0价,电子转移总数5,得到离子方程式为:5Br- +BrO3- + 6H+=3Br2 + 3H2O;
故答案为:5;1;6;3;3。
15.-2618 NO+3MnO+2HO= NO+4H++3MnO CaCO3与亚硫酸及其生成的氢离子反应,使平衡向脱硝脱硫的方向进行 2ClO2+2NaOH= NaClO3+NaClO2+H2O 1.50×10-4 ClO2的氧化性减弱 ClO2在碱性条件下不断的歧化反应,生成的亚氯酸盐氧化SO2
【详解】
(1)根据盖斯定律,②-①+2×③可得,6NO2(g)+8NH3(g)=7N2(g)+12H2O(l),则ΔH4=-1334kJ·ml-1+1632kJ·ml-1+2×(-1458kJ·ml-1)=-2618 kJ·ml-1;
(2)①NO被氧化为NO,MnO被还原为MnO,利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3MnO+2HO= NO+4H++3MnO;
②CaCO3能与亚硫酸及其生成的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平衡向脱硝脱硫的方向移动,从而提高NO和SO2的脱除率;
(3) ①ClO2在NaOH溶液中可歧化为NaClO3和NaClO2,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2NaOH= NaClO3+NaClO2+H2O;
②根据溶液呈电中性,8.61×10-3 ml/L×1+1.00×10-5 ml/L×1=8.35×10-4 ml/L×2+ x ml/L×1+3.40×10-3 ml/L×1+3.40×10-3 ml/L×1,解得x=1.50×10-4 ml/L;
③3
【分析】
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 等杂质)来制备Li4Ti5O12和LiFePO4,由制备流程可知,加盐酸过滤后的滤渣为SiO2 , 滤液①中含Mg2+、Fe2+、Ti4+,水解后过滤,沉淀为TiO2·xH2O , 与双氧水反应生成(NH4)2Ti5O15 , 与LiOH反应后过滤得到Li2Ti5O15,再与碳酸锂高温反应生成Li4Ti5O12;水解后的滤液②中含Mg2+、Fe2+ , 双氧水可氧化亚铁离子,在磷酸条件下过滤分离出FePO4, 高温煅烧②中发生2FePO4+Li2CO3+H2C2O42LiFePO4+H2O↑+3CO2↑, 以此来解答;
【详解】
(1)“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TiO3+4H++4Cl-=Fe2++TiOCl+2H2O,故答案为:FeTiO3+4H++4Cl-=Fe2++TiOCl+2H2O;
(2) 40℃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因低于40℃ ,40℃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下降,故答案为:低于40℃,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下降;
(3) 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 ,Li的化合价为+1价,由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O元素的负价代数和为22 ,设过氧键的数目为x,则(x×2) ×1+(15-x×2) ×2=22 , 解得x=4 ,故答案为:4NA;
(4) 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0×10-5,由Ksp(FePO4) ,可知c(PO)=
Qc[Mg3(PO4)2]=
17.邻溴苯甲醛 Br2、FeBr3(或Fe) +H2O 19 c
【分析】
由题可知,A和D为两种不饱和的烃,根据已知①,C和F发生反应生成G,可知C的结构式为,F为,则E为,D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得到E,故D为,B到C为催化氧化,则B为,A发生取代反应得到B,故A为,G在该条件下得到H,结合已知①可以得到H为,由于有机物J结构中含两个环,故可能是H发生分子内的酯化,得到J,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C的结构式为,名称为邻溴苯甲醛;
(2)A→B为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条件为Br2、FeBr3(或Fe);
(3) H为,由于有机物J结构中含两个环,故可能是H发生分子内的酯化,得到J,所以H→J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H2O;
(4),根据以上分析C为,由转化关系可推出M为,N为,其分子式为C8H14O3,N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a.含有基团、环上有三个取代基;
b.与NaHCO3反应产生气泡说明含有羧基;
c.可发生缩聚反应,说明同时含有羧基和羟基,则环上有三个不同取代基分别为甲基、羟基和羧基。先分析环上有两个取代基时共有4种结构(邻间对和同一个碳上),这4种结构对应的第三个取代基的取代产物分别有6种,6种,4种,3种,所以共有6+6+4+3=19种同分异构体;
M的同分异构体的元素组成相同,在元素分析仪中显示的信号完全相同,故答案为:c;
(5) 以和甲烷为原料合成,甲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苯甲醛,苯甲醛和CH3MgBr发生信息①的反应生成,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Br,其合成路线为:。
【点睛】
充分利用反应条件、结构简式或分子式、题给信息正确推断各物质结构简式是解本题关键,采用逆向思维及知识迁移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4)中不要漏掉两个取代基位于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情况。
2020-2021学年度新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3(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度新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3(江苏专用),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度新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2(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度新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2(江苏专用),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度新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1(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度新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1(江苏专用),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有机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