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优课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169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七年级下册8 木兰诗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8 木兰诗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顶真,亦称联珠,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七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木兰诗
难点名称
互文、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修辞手法本身包含很多种,学生初次遇到互文、复沓、顶针、对偶等修辞手法,对于每种修辞手法含义的理解易混淆,所以在找对应句子时易出错。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七年级学生对于一篇文章中出现的多种修辞手法的分辨有些困难:必须要结合相应句子和各修辞手法的含义来区分,并且要理解性的翻译相应句子。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理解各修辞手法的含义来分析对应的句子。
通过反复诵读来找各修辞手法的异同点。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课前抛出本节课所讲知识点,并强调《木兰诗》是一首乐府民歌。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
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例如: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说的是十年的征战,经历了数百次战斗,有的将军和壮士战死沙场,有的将军和战士胜利归来。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紧张地备办鞍马。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表现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坐坐,不是开了东阁门而不进去,却转身跑到西阁的床上坐着。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意思是当着窗子,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二、复沓指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叫复沓,一般叫叠句或反复句。
例如: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类似的语句有“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重复用法。突出人物特征的作用,同时强调了语气和感情。
三、 顶真(顶针),亦称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例如: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两句是顶真句。类似的语句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也是顶真。
四、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手法。
作用: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例如:
“万里赴戒机,关山度若飞”这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句。此外“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也是很工整的对偶句。另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免脚扑朔,雌免眼迷离”等不甚工整的对偶句。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根据本节课所学修辞手法找出相应的句子,并翻译。
小结
复沓、问答、排比、重叠、对偶、顶真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而且语言丰富多彩,有朴素自然的口语,有新奇幽默的比喻,有气势酣畅的排比。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8 木兰诗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8 木兰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8 木兰诗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