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3单元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课时跟踪训练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3单元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课时跟踪训练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3单元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课时跟踪训练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2011·天津检测)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时间:造纸术是东汉蔡伦改进的,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升发明的,指南针发明于北宋时期,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时期制造出火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经阿拉伯人传入到欧洲,在题干中时间限制“公元751年”“唐朝”这一时期,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只能是造纸术。
    答案:A
    2.(2012·济南学业水平检测)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一项发明被人们称为“水手之友”,它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水手之友”的意思,“水手之友”说明这项发明对水手远洋航行的作用很大。在四个选项中只有指南针可以为水手远航测定方向,成为其“朋友”。
    答案:D
    3.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此项发明指的是( )
    A.火药 B.指南针
    C.活字印刷术 D.造纸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的“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说明该项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由此判断这项发明是活字印刷术。A、B、D三项都与印刷无关,故排除。所以只有C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C
    4.2012年“五一黄金周”到湖南省耒阳的游客,可看到新建的武汉至广州铁路耒阳站,它造型别致,像用钢架托起的一张纸,这最有可能是为了纪念( )
    A.蔡伦 B.郭守敬
    C.李时珍 D.贾思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及理解能力。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造出便于出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他是湖南耒阳人;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贾思勰是北魏时期著名的农学家。
    答案:A
    5.我国在封建社会初期天文历法成就相对比较突出的原因是( )
    A.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B.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特殊智慧
    C.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D.在封建迷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解析:我国古代科技发达,但都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并为生产、生活服务,属于实用科技。我国古代处于农耕经济时代,天文历法的发展,正是为了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
    答案:C
    6.(2012·银川期末)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数学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一部著作记载了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一数学著作应该是( )
    A.《周髀算经》 B.《九章算术》
    C.《缀术》 D.《齐民要术》
    解析:此题属于识记性题目。《周髀(bì)算经》乃是算经的十书之一。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原名《周髀》,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缀术》是祖冲之父子所作;《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故只有《九章算术》正确。
    答案:B
    7.“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在中国种业界与袁隆平齐名,被誉为“南袁北李”。李教授潜心研究玉米四十年,取得巨大成就。李教授如果想了解玉米传入我国时的栽培方法,应该查阅( )
    A.《氾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学主要成就。玉米是在明朝后期(新航路开辟后)传入我国的,《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的著作,其中有玉米栽培的记载,故D正确。《氾胜之书》问世于西汉,《齐民要术》问世于北魏时期,《农书》问世于元朝,A、B、C均可以排除。
    答案:D
    8.电视剧《大国医》在央视八套黄金剧场播出后,获得观众好评,这是一部表现中医的正剧。被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的是( )
    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九章算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答案:B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材料2: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8分)
    (2)古代科学家在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6分)
    (3)通过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思考,你对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一定又有了新的认识。请写出来。(4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概括和应用能力。第(1)问将材料1、2所述四大发明的作用与教材知识结合,分别概述即可。第(2)问联系所学有关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和改进过程的史实进行归纳概括。第(3)问能够灵活理解科技的巨大作用即可。
    答案:(1)①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②火药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败;③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形成;④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都是在前人发明基础上的创新;都能从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善于总结、百折不挠。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等。(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试卷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2课 文学的繁荣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2课 文学的繁荣课时训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7课 毛泽东思想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7课 毛泽东思想达标测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