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必修2 经济史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2 经济史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
1.20世纪90年代的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实际上是由7个国家的30多家公司协作完成的,其中的特技制作包给了有16家多国中小技术公司协助的DigitalDmain公司,音乐制作包给了索尼公司,它的高质量的音乐制作使该片获得极大的商业成功。这反映了
A.全球化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B.全球化推动了文化信息产业的国际合作
C.文化产业在全球化下加强了对全球资源的争夺
D.文化信息产业国际化的基础是全球文化市场的开拓
【答案】B
【解析】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影响
2.阿根廷在20世纪40—50年代,不止一次地采取反美立场,然而在1990-1996年从美国的进口则增加了两倍,“成为美国的一个好朋友”。这说明
A.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淡化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世界各国的经济模式逐渐趋同
D.拉美经济独立性弱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贸易的发展阿根廷和美国贸易往来的增强,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并未淡化,选项A也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是反映拉美经济独立性“弱化”,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3.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指出:“当非西方国家仍在为实行现代化而伤透脑筋,西方国家则似乎已出现超越现代化的新动向。”材料中的“新动向”指的是
A.高度城市化
B.西方主导全球化
C.第二产业比例显著降低
D.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
【答案】C
【解析】
考点: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表现
4.根据外贸统计资料,在国际贸易中,中国用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美国一架波音飞机,这是“中国制造”的尴尬;按照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一位经济学家的说法就是,中国仅仅得到了一点面包屑而已.这段材料实际上强调
A.中国只有加人世贸组织才能够改变这种现状
B.国际贸易需要平衡和互惠
C.经济全球化遏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D.新技术革命可使国家贸易量增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用排除法较好。A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中国现在已经加入世贸组织,仍面临这题干中的问题,故A项错误;C项表述错误,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提供了机遇,故C项错误;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故答案为B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5.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这说明了
A.世界经济规则完全由发达国家制定
B.欧美国家企图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
C.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占有优势地位
D.贸易自由化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趋势评价
【名师点睛】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
1.不要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的总和。
因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而生产、贸易、资本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2.经济全球化不同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经济一体化必有共同遵守的协定,参加国受一体化规则的制约,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的义务。
3.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是企业法人,而总厂的分厂则不是企业法人。
4.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有利于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有利于我国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发展经济、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和增强竞争力,密切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联系,具有重大意义。
6.学者文军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转变》中说:“社会发展不单单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一个经济、科技、社会和人的全面,综合及协调发展过程。”旨在说明
A.全球化应符合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
B.全球化的重点应是全球性发展
C.现代化不能游离于全球化进程之外
D.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社会全面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社会发展不单单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一个经济、科技、社会和人的全面,综合及协调发展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社会全面发展,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全球化应符合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故A排除。材料也未涉及全球化的重点应是全球性发展,故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社会发展,不是全球化,故不能说明现代化不能游离于全球化进程之外,故C排除。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特点
7.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心任务是
A.维护国家的和平和安全
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债务
D.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
【答案】D
【解析】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建立·世贸组织
【名师点睛】
世界贸易组织可归纳为“一、二、三”
一个核心:实现贸易自由化。
两个阶段:“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到正式的国际贸易组织。
三点职能:促进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制定和实施统一规则。
8.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海合作组织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体现了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走向没落
B.世界霸权面临激烈争夺
C.经济区域化的加速发展
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
【答案】D
【解析】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国际经济新秩序
9.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主妇)萨拉无意间发现家中39件圣诞礼物中,标有“中国制造”的竟然有25件。出于好奇,她和她的家庭开始尝试离开“中国制造”的生活。结果彻底打乱了一家人的正常生活。该材料从本质上说明
A.中美经济存在极大的互补性
B.世界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制造”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D.美国的经济强国地位已经衰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制造”的商品在美国大量出现,反映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开始尝试离开“中国制造”行为的失败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故选C。A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材料主要说的是离开中国的产品的情况,并非中美经济互补性的问题;进口中国的产品增多,并不能说明世界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制造”和美国经济地位的衰落,只能说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地加深,排除B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表现
10 .美国(世界日报)载文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由此可见
A.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B.全球化进一步缩小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C.全球化为世界落后国家提供了更为均等的发展机遇
D.落后国家应联合起来拒绝金融以及技术的殖民扩张
【答案】A
【解析】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引发的问题
11.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以苹果、柑橘和梨为代表的中国水果不断出口东南亚各国,而以榴莲、火龙果、山竹为代表的进口热带水果也以亲民价格登上了北方人民的餐桌。这反映出
A.亚洲区域贸易呈现同质化竞争
B.贸易自由化丰富民众消费选择
C.中国和东盟社会差异逐渐消除
D.农产品成为双方经济交流主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中国与东盟间水果互通有无,不存在同质化竞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以苹果、柑橘和梨为代表的中国水果不断出口东南亚各国,而以榴莲、火龙果、山竹为代表的进口热带水果也以亲民价格登上了北方人民的餐桌”,东南亚各国可以品尝到来自北方的水果,而中国也可以品尝到来自东南亚的热带水果,丰富了民众的选择,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中国与东盟间水果互通有无,不能反映社会差异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东盟水果交流的案例,并不能说明水果是中国东盟交流的主体,故D项错误。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
12.针对全球化浪潮中的疑问:“全球化与美国化是相同的吗?在这个新的全球世界里为什么美国像是水中之鱼?”有学者这样回应:“美国是一条非常大的鱼,在全球化的水中轻松地游着,居于支配地位。”这表明
A.全球化就是美国化,美国在全球化浪潮中无所不能
B.在全球化浪潮中,美国在综合实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C.在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其他国家没有任何利益可言
D.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超级大国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
【答案】B
【解析】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问题
【名师点睛】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美国等超级大国处于主导性的地位,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对自己有力的一面,只要因势利导,最主要的是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让全球化不仅为发达国家,也为发展中国家服务。
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1小题,总共12分.)
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国内的资金、技术、产占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也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
据统计,1965年世界上7个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的19倍,而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8倍。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l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往往出于本国战略利益的考虑,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业都建立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国的资源,还污染了他国的环境。
——摘编自高中《历史》必修二
阅读理解材料,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全球化”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简明扼要。300字以内)
【答案】示例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贸易机构的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使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资金、技术、产品、市场的开放和流动,一方面促进了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持续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带动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如亚洲四小龙的快速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让全世界受益。
示例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
论述: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但主要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资本、技术、市场、管理等先发优势,发达国家还主导了战后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这些规则更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据资料,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
由此得出,经济全球化主要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示例3:“经济全球化损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论述:经济全球化虽然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技术、市场、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机遇;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资本、技术、市场、管理等先发优势,发达国家主导了战后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这些规则更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统计,1965年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的19倍,而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8倍。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达国家往往出于本国战略利益的考虑,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业都建立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国的资源,还污染了他国的环境。
由此得出,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解析】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随堂练习题,共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