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0-2021学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跟踪检测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跟踪检测14 化学平衡(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跟踪检测14 化学平衡(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
C.对于任何反应,增大压强都可加快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只能增大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解析:选B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会增大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A错误;使用正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B正确;对于化学反应中全部是液态物质参与的反应,增大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C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D错误。
2.图Ⅰ是NO2(g)+CO(g)CO2(g)+N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一定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Ⅱ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 ml NO2(g)与1 ml CO(g),充分反应放出234 kJ热量
B.若x表示温度,则y表示的可能是CO2的物质的量浓度
C.若x表示CO的起始浓度,则y表示的可能是NO2的转化率
D.若x表示反应时间,则y表示的可能是混合气体的密度
解析:选B 由题图Ⅰ中数据可知,反应NO2(g)+CO(g)CO2(g)+NO(g) ΔH=134 kJ·ml-1-368 kJ·ml-1=-234 kJ·ml-1,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 ml NO2(g)与1 ml CO(g)不能完全反应,故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34 kJ,A错误;若x表示温度,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2的物质的量浓度逐渐减小,B正确;若x表示CO的起始浓度,增大c(CO),平衡正向移动,NO2的转化率增大,C错误;若x表示反应时间,由于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且密闭容器容积固定,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D错误。
3.将H2和CO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1通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乙烯:6H2(g)+2CO2(g)eq \(,\s\up7(催化剂))CH2===CH2(g)+4H2O(g)。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点H2的体积分数为11.1%
B.生成乙烯的速率:v(M)>v(N)
C.250 ℃左右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高
D.温度越高,CO2的体积分数越高
解析:选A M点C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设通入的CO2为a ml,则通入的H2为2a ml,反应的CO2为0.5a ml,反应的H2为1.5a ml,生成乙烯0.25a ml,生成H2O a ml,故M点H2的体积分数为eq \f(2a-1.5a,2a-1.5a+a-0.5a+0.25a+a)×100%≈22.2%,A项错误;M点的温度比N点高,且M点对应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高,故生成乙烯的速率:v(M)>v(N),B项正确;由题给图像可知250 ℃左右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高,C项正确;由题给图像可知,随着温度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即升高温度可使平衡逆向移动,则温度越高,CO2的体积分数越高,D项正确。
4.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 ℃,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 ℃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分解[Ni(CO)4]=4v消耗(CO)
B.第一阶段应选择稍高于42.2 ℃的反应温度
C.第二阶段,230 ℃时Ni(CO)4分解率较高
D.其他条件不变,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但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解析:选A 反应的速率之比和化学计量数成正比,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应满足4v分解[Ni(CO)4]=v消耗(CO),A错误;第一阶段应选择稍高于42.2 ℃的反应温度,有利于Ni(CO)4的生成,B正确;230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Ni(CO)4分解率较高,C正确;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D正确。
5.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aCO3(s)CaO(s)+CO2(g) ΔH>0,反应达到平衡后,t1时缩小容器体积,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x不可能是( )
A.v逆(逆反应速率) B.ρ(容器内气体密度)
C.m(容器内CaO质量) D.Qc(浓度商)
解析:选C t1时缩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v逆瞬时增大,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故v逆逐渐减小,A项不符合题意;容器内只有CO2一种气体,缩小容器体积,气体密度瞬时增大,随着平衡逆向移动,CO2的质量逐渐减小,容器内气体密度也逐渐减小,B项不符合题意;缩小容器体积,容器内CaO的质量瞬时不变,随着平衡逆向移动,CaO的质量逐渐减小,C项符合题意;浓度商Qc=c(CO2),缩小容器体积,CO2的浓度瞬时增大,随着平衡逆向移动,CO2的浓度逐渐减小,则浓度商Qc也先瞬时增大,后逐渐减小,D项不符合题意。
6.[双选]环戊二烯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0
B.该反应25 ℃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p=2.56×1011
C.步骤Ⅰ中测压仪数值未稳定即关闭K1,Kp测量值偏小
D.步骤Ⅱ中读数时U形管左侧液面偏高,Kp测量值偏小
解析:选CD 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说明升温则平衡正向移动, 故ΔH>0,A说法正确;Kp=p(CO2)·p2(NH3)=eq \b\lc\(\rc\)(\a\vs4\al\c1(12.0×103×\f(2,3)))2×eq \b\lc\(\rc\)(\a\vs4\al\c1(12.0×103×\f(1,3)))=2.56×1011,B说法正确;步骤Ⅰ中测压仪数值未稳定即关闭K1,U形管左侧会有残留的空气,导致Kp测量值偏大,C说法错误;步骤Ⅱ中读数时U形管左侧液面偏高,说明左侧气压小于右侧,导致Kp测量值偏大,D说法错误。
8.(1)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 Δ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跟踪检测25 化学实验综合题(含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跟踪检测21 化学实验基础(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跟踪检测13 化学反应速率(含解析),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