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9202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9202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精品单元测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精品单元测试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字词读写积累与填空,选择正确答案,根据所学填空,仿写句子,阅读短文,回答问题,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请将下面句子规范抄下来。(5分)
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社会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二、用“ ”标出下面字词的正确读音。(3分)
1.分外(fēn fèn ) 2.店铺(pù pū )
3.栗子(lì sù) 4.山脉(mài mò )
5.藏戏( cáng zàng ) 6.万象更新(gēng gèng)
三、生字词读写积累与填空。(8分)
1.节日到了,馋猫弟弟想吃yuán xiā( ),我想吃jiǎ zi( )和là ròu( ),妈妈累得眼睛hóng zhǒng( )了。
2.过年了,大家rán fàng( )鞭炮,庆祝新春快乐。假如再喝上几口nián chóu( )的粥,一定会á guò( )一个tōng xiā( )的。
四、选择正确答案。(18分)
1. 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陈醋 地摊 商贩 何况
B.骆驼 汤匙 搅活 解释
C.眨眼 彩绘 惊异 浪漫
D.截然 猜想 可靠 资格
2.诗句“纤纤擢素手”中的“擢”的意思是( )
A.伸出 B.捧着 C.拖着 D.拿着
3.选出下面意思不同的一个短语( )
A.拔得头筹 B.喜获金牌 C.名列前茅 D.摘得桂冠
4.下面习俗表达不规范的是( )
A.重阳登高 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B.中秋赏月 祈盼丰收、幸福。
C.过年的时候吃鱼 年年有余的意思。
D.腊八煮粥 有增福增寿之意。
5.下列诗句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6.下面古诗句描绘的场面是七夕节的是( )
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五、根据所学填空(9分)
1.写出两个富有“京味儿”语言的词语。
2.写出寓意:
建筑上雕刻蝙蝠
3.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中,描绘出一幅“走马传烛图”的两句诗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阴,你想用《长歌行》
中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夜望月》中写景的句子是 , 。
六、仿写句子(9分)
1.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
2.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要用上加点的词语)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本命年的回想
刘绍棠
①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民风乡俗中,四时二十四节色彩缤纷,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
②春节是现在通行的官称,我却跟我的运河乡亲父老一样,守旧地尊称为过年,或日大年。
③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
④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火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哔剥哔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英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化食汤清净了胃口,烂嘴角的食火消退,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粟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够,不愿放下筷子。喝过腊八粥,年味儿更浓重。卖糖葫芦的小贩穿梭来往,竹筒里抽签子,中了彩赢得的糖葫芦吃着最甜。卖挂落枣儿的涿州小贩,把别核晒干的老虎眼枣儿串成一圈,套在脖子上转着吃。
卖糖瓜和关东糖的小贩,吆喝叫卖,此起彼伏,自卖自夸。还有肩扛着谷草把子卖绒花的小贩,谷草把子上插满五颜六色的绒花,走街串巷,大姑娘小媳妇把他们叫到门口,站在门槛里挑选花朵。上年纪的老太太,过年也要买一朵红绒花插在小疙瘩鬏上。村南村北、村东村西,一片杀猪宰羊的哀鸣。鸡笼子里,喂养了一个月的肥鸡,就要被开刀问斩。家家都忙着蒸馒头和年糕,穷门小户也要蒸出几天的豆馅团子。天井的缸盖和筛子上冻豆腐,窗沿上冻柿子,还要渍酸菜。妇女们忙得脚丫子朝天,男人们却蹲篱笆根晒太阳,说闲话儿。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香烛纸马送灶王爷上天。
最好玩的是把灶王爷的神像揭下来,火化之前,从糖瓜上抠下几块糖粘儿,抹在灶王爷的嘴唇上,叮嘱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便在影壁后面竖起天地杆儿,悬挂着一盏灯笼和在寒风中哗啦啦响的秫秸棒儿,天地杆儿上贴一张红纸:“姜太公在此”,邪魔鬼祟就不敢登门骚扰了。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阖家团聚包饺子,谁吃到包着制钱的饺子最有福,一年走红运。院子里铺着芝麻秸儿,小丫头儿不许出屋,小小子儿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小便,免得冲撞了神明。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许睡觉,大人给孩子们说笑话,猜谜语,讲故事,这叫守岁。
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梆声中才能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小孩子们在饺子下锅之前,纷纷给老人们磕辞岁头,老人要赏压岁钱,男孩子可以外出,踩着芝麻秸到亲支近脉的本家各户,压岁钱装满了荷包。天麻麻亮,左邻右舍拜年的人已经敲门。开门相见七嘴八舌地嚷嚷着:“恭喜,恭喜!”“同喜,同喜!”我平时串百家门,正月初一要给百家拜年。出左邻入右舍,走东家串西家,村南村北各门各户拜了个遍,这时我才觉得得到了公认,我又长了一岁。
⑤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六十“高龄”回忆往事,颇有返老还童之感。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意思。(2分)
色彩缤纷:
自卖自夸:
2.文章第④段围绕着“过年”,记叙了哪些主要活动?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8分)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腊八以后,家家户户备办年货;
(4)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
(6)正月初一拜年贺岁。
3.用简单语言写一下你是怎样过春节的。(8分)
习作展示(30分)
以“我家乡的习俗”为题,写一篇习作。
参考答案
一、5分
二、(3分)
1.分外( fèn ) 2.店铺(pù )
3.栗子(lì ) 4.山脉( mò )
5.藏戏( zàng ) 6.万象更新(gēng )
三、生字词读写积累与填空。(8分)
1.元宵 饺子 腊肉 红肿
2.燃放 粘稠 熬过 通宵
四、(18分)
1. B 2.A 3.C 4.B 5.C 6.A
五、(9分)
1.例子:杂拌儿 闲在 2.福气盈门
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六、(9分)
1.写拟人句即可。 2.写个比喻句即可 。
3.走进超市,我们看到所有物品都分门别类摆放。有的架子上……
七、(18分)
1.(1)色彩繁多而凌乱。这里指节日多。
(2)自己卖的东西自己夸好。
2.(1)腊月初一吃炒食
(2)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4)腊月二十三祭灶过小年
(5)除夕之夜包饺子、守岁。
3.结合实际叙述即可
习作展示(30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选择题,腊月二十三,填空题,阅读理解,习作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词语总动员,句子训练营,日积月累,阅读感悟,妙笔生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同步练习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