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提高语文测试卷(无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19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提高语文测试卷(无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9219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一、默写(10分)
1. _________ ,闻道龙标过五溪。
2.露从今夜白, _________ 。
3.逝者如斯夫, _________ 。
4. _________ ,便引诗情到碧霄。
5.终古高云簇此城, _________ 。
二、阅读诗歌,回答问题(4分)
木兰诗(节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本诗的体裁是一首 _________ 。(2分)
7.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寥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三、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钟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及鲁肃过寻阳( )
9.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写一个)(2分)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 (2分)
四、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
狼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肉者,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②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①近视,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器,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⑥之,是可笑也。
[注释]①欻:xū,忽然。②昧爽:拂晓。③逡巡:疑虑徘徊。④罹:遭遇。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有屠人货肉归( )
(2)缘木求鱼(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14.文章中有一个成语: _________ ,现在比喻 _________ 。(2分)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绿色植物的特殊本领(13分)
冯晋生
①绿色植物在改善人居环境和优化生存空间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殊本领,被誉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忠诚卫士“。
②植物叶片构造奇特,有的表面粗糙,能留住灰尘;有的布满线毛,能过滤灰尘;还有的能分泌黏性油脂或汁液,粘住灰尘,所以植物对空气中的灰尘有很强的阻挡、滞留和过滤作用,能使空气变得清洁、新鲜。
③许多植物对金属冶炼厂、发电厂、化工厂等向空中排出的污染物以及汽车尾气有着神奇的“消毒“功能。植物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将大气污染物吸入体内,并在体内代谢、降解,最终对大气污染起到净化作用。例如臭排对二氧化硫的反应非常灵敏,它们在二氧化硫的浓度只有百万分之零点三时就能产生反应,而人只有在浓度为百万分之五时才能闻出气味;而且它对二氧化硫的吸收能力很强,在距离污染源100米的地区种植臭棒绿化林带,可使周边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降低60%。
④在植物王国中,有三百多种植物能分泌出挥发性的杀菌物质,如法国梧桐、紫薇、圆柚、云杉等。它们分泌的丁香酚、柠檬油等植物杀菌素不仅能消灭病毒、细茵、真菌等微生物,对一些有害昆虫也有毒害作用。据测定,一公顷圆柏林一昼夜能分泌30千克杀菌素,可以消除一个中等城市空气中的结核、痴疾、伤寒、白喉等细菌。
⑤植物枝叶每天都要蒸发大量的水分,水在蒸发过程中会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起到降温作用,因而植物又被誉为绿色空调器。每公顷绿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的能力,相当于一百多台家用空调的制冷能力。据科学测定,绿荫覆盖率高的街区,夏天气温比缺乏绿意的街区低2至4摄氏度,湿度提高10%至20%。
⑥树木还有减弱噪声的奇妙本领。树木的枝叶不仅对声波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而且还能不定向地反射声波。当噪声的声波通过树林时,树叶表面的气孔和绒毛套像纤维吸音板一样把声音吸收掉。同时,枝叶的摆动会使声波减弱,乃至迅速消失。
⑦应用水生植物净化污水是一种成本低康、简便易行的降污方法。水生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污染水质的有机物质也随之被植物吸收到体内。这些有机物质有的被植物利用,有的积累在植物体内降解转化,从有害变为无害,从而使污染的水体得到净化。
⑧没想到吧,绿色植物的本领还真不小。那就让我们多多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把植物卫士请到我们的家门口吧。
15.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16.根据选文,请分点概括绿色植物具有的特殊本领。(4分)
17.第③段画线语句除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之外,还运用了 _________ 、 _________ 的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4分)
18.第④段画线句中的“多”字能否去掉?简要说明理由。(2分)
(二)诵读叫醒太阳(12分)
①虽已不是莘莘学子,可每日清晨,仍爱好卷书诵读。当我耽于汉字的节奏与韵律,跳于文句的美妙与精彩,唇齿相扣,声音如青云出地,一股清朗之气便油然而生,顿觉世间最大的享受莫过于此。
②当年爱上诵读只为父亲。
③那时父亲常常外出打工,总选择在清晨出发。他的清晨是勤勉的。父亲只喜欢好读书的孩子。他对我训诫很多,其中一句几乎是我和他之间永远不会停止的脉动:一日之计在于晨。父亲身体力行的结果,就是我天蒙蒙亮就卷书诵读。小河边,芦苇地,田埂上;从黎明读到太阳出来,从喑哑读到声音嘟亮,从迷糊读到神清气吏。清晨诵读是对父亲的礼赞,诵读让父亲安心地一次次出征。
④记得那回年根,天下大雪不能出门。我便站在西院廊檐下诵读。父亲一早起来扫雪,他扫了门前扫屋后,最后迟迟疑疑来到院子里。父亲悄无声息地扫着,一下一下,提着气儿,生怕动静大了干扰我读书。我只得用足力气,提高噪门,以示我的投入和沉迷。尽管如此,父亲只扫到我身后五步远就停住了。直到我收起书回屋,他才接着去扫那堆雪。
⑤打那以后,每次段读我都会想起那场雪,想起干活利落的父亲小心翼翼提着气儿扫雪的样子。我记得那个早晨,除了朗朗书声外,世界异样地寂静,父亲的脸上挂着稀有的笑意。
⑥初中以后,学习任务重了。诵读不仅在清晨进行,每天黄昏,或者星期天的下午,只要有空,我就会拿着书出去,到野地里,找一块无人的草坡,坐下来,静静地享受阅读。那时,我在那样的地方,读书之专注之投入 -- 真的忘记了一切。一个下午背完一本书,手指在地上掘出一个深坑都不知道。
⑦一个午后,时间尚早,趁着父亲休息,我拿着课本悄悄去了河边,钻进了密不遗风的芦苇丛,大声诵读起来。书越读越薄,我决心背下它。想不到父亲四处找我,他去了所有僻静的地方,我沉没在诵读中,当然听不见他的呼唤。父亲越找越焦急,当他最后拨开重重的芦苇冲到我面前时,我由于太专心,竟吓得失声尖叫。父亲本想训斥我的话化成惊讶和静默。
⑧他不知道,找个僻静的地方高声诵读已经成了我学习的秘复。不仅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甚至数学,我都用这样的方式诵读着。
⑨最难忘的是那个春夏之交的傍晚。当时正处于高考复习的紧张阶段。那天,在麦浪沙沙作响的原野深处,我埋下身子,朗声诵读。等我把带去的所有复习资料全部装进脑子,背得滚瓜烂熟,这才起身回去。
eq \\ac(○,11)黄昏走到了温柔的尽头,麦地均匀地呼吸着,麦浪不再起伏,好像大地和一切都做好了准备,迎接夜的来临。大自然吞吐着神秘而幽深的气息。我带着劳动者沉甸甸的疲惫与满足走在浅黄的麦地中间。蓦然回首,我看到无垠的淡黄色的麦田上方,天空呈现出纯净的橘红色,在这描红色之中,正含着一枚浑圆、宁静、深红如浆果的夕阳。
⑪眨眼间,这幅画就消失了,世间恢复了常态,我已经迈着轻盈的步伐回到学校了。之于我,那枚辉圆的夕阳似乎是一个美丽而又笃定的句号,它给了我答案,安慰了茫然、刻苦又不安的18岁。那一刻,我似乎告别了所有的忐忑,完全有理由相信前途的美好和光明。
⑫诵读让我顺利地走进了大学,而且是父亲理想中的中文系,我终于可以一辈子诵读和研习心爱的语文了。
eq \\ac(○,13)未曾想父亲因为透支太多,竟匆匆离世。换他一生,赢来的这份幸福,怎能不小心享用?为此,我愿意永远是那个清晨出发,用诵读叫醒太阳的人。
19.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我”学生时代有关诵读的几件事,填写下表。(3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②段作者说:“当年爱上诵读只为父亲。”这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作概括。(3分)
21.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画线句的含义。(3分)
为此,我愿意永远是那个清晨出发,用诵读叫醒太阳的人。
22.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语句.(3分)
天空呈现出纯净的橘红色,在这橘红色之中,正含着一枚浑圆、宁静、深红如浆果的夕阳。
(三)(5分)
23.阅读下面几则材料,谈谈你对网络语言写人作文的现象有什么看法。(5分)
[材料一]“作业写到晚上10点,真是”杯具’!“日前,一名小学老师在某育儿论坛发帖:最近看学生作文,看了半天才看懂,原来”杯具“是”悲剧“的谐音,是现在最流行的网络语。她感叹:”真不知是我考学生还是学生在考我。“
[材料二]上海市徐汇区一民办小学语文老师吴老师说,在一些作文中,甚至有的常用语都被“网络化”了。比如提意见叫“拍砖”,喜欢叫“稀饭”,看不懂叫“我晕”等。她说:“批改作文就像在谜,有的词汇根本看不懂。
[材料三]学生作文中引用的网络语,可分为几大类:有数字或字母简称,比如“7456”代表“气死我了”,“ + U”意为“加油”;有比喻,如“腹黑”代表表里不一的人;还有一些流行新语,如“打酱油”,意思是“不关我事,不予评论”。
第三部分写作(40分)
24.另一种风景
要求:以此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要透露个人信息。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基础语文测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基础语文测试卷(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四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名句默写,综合性学习,用斜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基础语文测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基础语文测试卷(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