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2、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图形和直观演示加深对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
难点:由直观到抽象地区别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教学准备】
1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根1分米长的毛线和1个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
2、你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63页例3。
1.带着问题自学。
提问: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两人互相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 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2.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动笔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和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提问:①什么样的图形为1平方厘米?
②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看到的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③你能与用手势比画1厘米和1平方厘米吗?
3、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请同学们用手势演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2)教师手里有一根毛线,它的长大约是1什么?(展示1分米长的毛线)
(3)出示正方形请同学们估测这是1什么?
引导:你们看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区别了吗?
(4)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5)展示学生画的图。
4、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教师的讲桌的长是1米多,你能到前面指认一下是从哪里到哪吗?
(2)讲桌的面积有多大是指什么?(表象地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同学们有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表象, 你能说一说1米和1平方米的区别吗?(小组合作到前面演示,双臂张开大约是1米,四个同学把伸开的双臂手搭手围成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4、通过估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先小组合作估计同学们所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教师用皮尺帮助学生验证。
(2)估计自己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再用同学们准备好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3)说一说,你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5题。
2、画一个正方形并标出这个人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3、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摆图形,算出它们的面积和周长。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条线段长1平方分米。 ( )
(2)一居室的面积大约是10米。 ( )
(3)一根铅笔长15厘米。 ( )
(4)一座高楼高约100平方米。 ( )
(5)小明从学校要走50米的路才能到家。 ( )
四、思维训练
动脑筋,想一想。
【板书笔记】
【教学反思】
动手操作,强化感知。应采用实践活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 “面积”的感知比较弱,不像对时间、长度等有很多的感性认识。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为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创造条件。 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 数学书的封面, 黑板的表面、 桌子的表面等出发, 引导学生看一看、 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 “物体的表面 ”随处可见,初步建立 “面”的表象。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将感性 知识逐步化为理性知识,即在具体的活动中感悟面积的第一层含义: 物体表面的大小 叫做它们的面积,又通过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画一画、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引导 学生感悟平面图形也是有大小的。 还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面和两 个图形的面的大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 “面积”这个概念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乘法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乘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