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二):生物选择(2)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二):生物选择(2),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为杭州滨江长达7,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一些重症肺炎患者需要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进行急救,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血液一般由患者股静脉(下肢静脉之一)引出到体外,通过氧合器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在动力泵的推动下回到患者颈静脉。在此过程中( ) A. 氧合器代替了呼吸道的作用 B. 经过ECMO后,动脉血转化为静脉血 C. ECMO帮助患者在体外完成体循环 D. 动力泵相当于心脏的作用 2.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于2018年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CCR5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对双胞胎姐妹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 B. 编辑和改变基因,可以改变生物的性状 C. 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D. 该婴儿的生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系统 3.下表所列的活动中,操作步骤与目的都正确并且一致的是( )4.如图X代表某一科学概念或结构,其内容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下表中与此图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5.图示为杭州滨江长达7.4公里的沿江樱花大道,樱花盛开时,美不胜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樱花树属于被子植物 B. 一朵樱花属于一个营养器官 C. 大道上所有樱花树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D. 樱花可用嫁接或扦插进行繁殖,这属于有性生殖 6.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菌在人体内变化过程,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细菌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B. 病菌的耐药性变异是为了适应存在抗生素的环境而产生的 C. 耐药性细菌个体能够在人体内大量繁殖 D. 抗生素对细菌的耐药性起了进行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7.如右上图是生态系统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B. 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C. 图中有3条食物链 D. 太阳能是图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根本来源 8.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放上菜豆种子,进行如下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菜豆种子萌发与光照、温度、水分的关系 B. 材料要选择结构完整且饱满有活力的种子,每组数量相同并足够多 C. 甲组与丁组可以构成对照,说明菜豆种子萌发需要光照和潮湿的条件 D. 实验表明菜豆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23℃9.人们常给移栽的大树打点滴,其主要目的是补充( ) A. 水和无机盐 B. 蛋白质 C. 淀粉 D. 维生素 10.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都是由小肠吸收的 B.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C. 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除胆汁外,都含有消化酶 D. 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都很薄,都由一层细胞构成 1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B. 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终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D. 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12.人体具有一种抵抗外来病原体入侵,抵抗疾病的功能叫作”免疫”。但当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时,可能会引起过敏、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等,关于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病症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王对玫瑰花粉过敏,但是对月季花粉不一定会产生过敏反应 B. 小王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花粉属于抗原,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称为特异性免疫 C. 花粉过敏的人受到花粉刺激时,B淋巴细胞会产生大量的蛋白质类物质—抗体 D.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最好的办法是用药物减轻过敏症状 13.甲、乙、丙和丁四个图分别表示有关量的变化规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表示温度对人体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 B. 乙图中,若a是茎的向光侧,则b点一定是茎的背光侧 C. 丙图中,a、b、c和d四种组织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中,a组织中氧浓度最高 D. 丁图中,若①③代表肾动脉和肾静脉,则曲线代表尿素等含氮废物的含量变化 14.地面上的各种各样的植物都具有各自的特征,下列对植物特征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葫芦藓和贯众都是利用孢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B. 水杉、银杏和小麦都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面均没有果皮包被 C. 金发藓具有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 D. 海带和紫菜都属于海洋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15.春节期间某人因感染COVID-19病毒而发烧,住院隔离治疗。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发现该病人在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左右波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OVID-19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 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人体的产热大于散热 C. 将他进行住院隔离治疗是属于控制传染源 D.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青少年加强锻炼、增加营养是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6.2020年南极2月平均气温迎来了破纪录的高温,出现了罕见的血雪现象。血雪是由单细胞“极地雪藻”从休眠状态苏醒,迅速增生引起的。有关极地雪藻不合理的推测是( ) A. 不具有真正的根、茎、叶 B. 细胞分裂的快慢可能与温度有关 C. 休眠是对环境的不适应 D. 迅速增生可能影响南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7.现代物流有效缓解了农产品滞销问题,并在采摘、储存、运输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农户损失,下列相关解释合理的是( ) A. 芒果、香蕉等水果为便于运输可提前采摘,储存中会释放生长激素促进成熟 B. 蔬菜应避免集中堆放,防止蒸腾作用产生热量和水分而引起腐烂 C. 在冷库中储存水果时会充入适量二氧化碳,目的是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 蔬菜采取密闭冷藏运输的方式可减弱光合作用,减少营养物质损失 18.我国已启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苗一期临床试验,疫苗注入人体后( ) A. 作为抗体,引发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 B. 作为抗体,引发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 C. T淋巴细胞产生抗原,消灭病原体 D. 免疫细胞在消灭病原体的同时,产生免疫记忆 19.停课不停学,但长时间线上学习容易使眼睛和大脑疲劳,因此学校建议学生做眼保健操、适时远眺、对眼睛适度冷敷等。对疲劳产生的原因和护眼建议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产生视疲劳的原因是角膜一直处于收缩状态 B. 做眼保健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改善眼部疲劳 C. 远眺时睫状肌放松,能有效缓解视疲劳 D. 冷敷可以使眼睛及周围组织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20.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① B. 木质茎能加粗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结构② C. ③中较大型的细胞是筛管 D. ④是有贮藏营养物质功能的木质部 21.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番茄的果皮是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C. 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称为营养器官 D. 多细胞生物体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 22.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时,绘制的a、b两朵黄瓜雌花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体积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与曲线不符合的是( ) A. 曲线a是子房发育的结果 B. 曲线b可能是没有授粉造成的 C. 在A处花冠、花萼等逐渐凋落 D. 在A处时受精卵发育成黄瓜的种子 23.吃过酸梅的人有时看到酸梅也会分泌较多唾液,对此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 此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 酸梅的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C. 这是出生后通过经验积累形成的复杂的反射 D. 这种反射活动的效应器位于唾液腺 24.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DNA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 999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为血液,你认为应选用(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红蛋白 25.枯叶蝶在飞行时身体呈鲜艳的黄色,便于吸引异性;降落后的体态和体色像一片枯叶。下列关于枯叶蝶进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枯叶蝶的体色和体态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保护性适应 B. 为了应对敌害,枯叶蝶产生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 C. 在进化过程中.敌害对枯叶蝶的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 D. 在进化过程中,枯叶蝶也能产生不利于应对敌害的变异 26.如图中,图甲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血管①为肺动脉 B. 血管②为体静脉 C. 血管②内流动脉血 D. X表示肺 27.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B. 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C. 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 D.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28.良好的抗菌药,但由于使用不当,导致耐药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大,甚至会产生“超级细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细菌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B. 由于青霉素的作用,细菌产生了耐药性 C. 在青霉素的选择下,耐药细菌生存并繁衍 D. “超级细菌”的出现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29.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 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 B. 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 C. 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③ D. 两种种子中新植物的幼体都由①②③④⑤组成 30.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ABO血型各不一样,将上述四人的血分别滴入B型血的血清中,结果只有丙、丁的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又知在紧急情况下,丙只能接受少量乙的血。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丙和丁红细胞上都有B凝集原 B. 丙的血滴入乙的血清中不会发生凝集 C. 乙的血滴入丙的血清中会发生凝集 D. 甲的血清中只有抗A凝集素31.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分生区 B. 植物通过茎中的筛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 C. 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 D. 水分散失的“门户”是气孔,主要通过蒸腾作用实现 32.生物的生殖使地球上的生命代代相传、繁衍不息。下列图示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33.关于人体内的葡萄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进餐一段时间后,葡萄糖主要是通过①吸收进入血液 B. 人体内的葡萄糖除来自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来自②中的糖元分解 C. 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四个腔中的⑨ D. 尿检显示含有葡萄糖,是因为④不能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吸收所致 34.马拉松比赛是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竞技能力的比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听到裁判员指令后,立即起跑,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 运动员的运动主要受大脑控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 C. 运动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也参与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 运动中,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和增加汗液分泌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 35.图示为小乐在实验中用到的仪器、药品、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实验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为同一台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应选择①和④ B. ⑤⑧为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药品,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选用⑥ C. ⑦⑧为玉米种子的结构,在其上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⑦不变蓝⑧变蓝 D. 要使视野中的⑨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36.下列选项不能作为右图任何一个框图内两种生物分类依据的是( ) A. 细胞内是否含DNA B. 细胞内是否有叶绿体 C. 体内有无脊椎骨 D. 是否有花这一器官 37.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措施,骨髓的捐献者称为供体,接受供体骨髓的病人称为受体,受体做完移植手术后要在无菌隔离区度过一段时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白血病是由于病原体入侵人体引起的传染病 B. 移植的供体骨髓对受体来说相当于抗原 C. 移植手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目前预防白血病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注射疫苗 38.下列曲线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 若甲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则部位①是肾小球 B. 若乙中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则部位②是肺部毛细血管 C. 若丙中z表示肺容积,则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 D. 若丁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则物质w在部位③中消化成葡萄糖 参考答案1.D 2.B 3.B 4.C 5.A 6.C 7.D 8.B 9.A 10.A11.B 12.D 13.D 14.B 15.B 16.C 17.C 18.D 19.A 20.B21.A 22.D 23.B 24.B 25.B 26.B 27.D 28.C 29.B 30.D31.D 32.A 33.C 34.B 35.D 36.A 37.B 38.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一):生物选择(1),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现象与解释相对应的是,下列关于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四):生物选择(4),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列现象可以作为对应假说,羊肚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十):生物选择(10),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