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生物模块(七):植物的新陈代谢【word,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235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生物模块(七):植物的新陈代谢【word,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235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生物模块(七):植物的新陈代谢【word,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59235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生物模块(七):植物的新陈代谢【word,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生物模块(七):植物的新陈代谢【word,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应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应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植物的叶和蒸腾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应用
1. 光合作用的概念: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 光合作用反应式:
①场所:主要为叶肉细胞的叶绿体。
②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_能量。
③影响因素:光照强度(主要)、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3. 光合作用的应用
(1)增加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等,都可提高蔬菜瓜果的产量。
(2)合理密稙: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密度适当、间距合理,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产量。
4. 光合作用的意义
(1)光合作用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实现了物质的转化。
(2)把光能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3)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需要,还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5. 光合作用相关实验: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二、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应用
1. 呼吸作用的概念:植物利用氧气将有机物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 呼吸作用反应式:
二氧化碳
①场所:植物体的活细胞。
②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③影响因素:温度(主要)、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水分等。
3. 呼吸作用的应用
(1)保证呼吸作用正常进行: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2)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储藏粮食时,保持低温和干燥;储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和氧的浓度;在温室栽培瓜果蔬菜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可减少植物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4. 呼吸作用的意义:为植物体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 呼吸作用相关实验:植物的呼吸作用。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
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2.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
作物种植: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长、夜间降低温度以增大昼夜温差,同时合理密植,以提高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达到增产的目的。
四、植物的呼吸作用
五、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根系
根系的定义: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
根系的分类
(1)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花生。
(2)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小麦、玉米、大蒜、水稻。
作用:固定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矿物质)。
地下水位越高,根系的平均长度会越短,根系分布浅。
(二)根尖(根吸水的部位在根尖)的结构
根冠:细胞排列不整齐。保护后面的组织,使根在向前生长时,不被土壤颗粒擦伤。
分生区:细胞质的密度较大,没有液泡。能不断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使根生长。
伸长区:细胞的液泡较小(通过吸收水分而形成),细胞壁较薄。细胞能迅速生长,把根尖推向土层。
根毛区:细胞有较大的液泡(由小液泡融合而成),细胞壁较厚,内有输导组织(导管)。植物的根毛很多,保证了植物能吸收足够的营养。根毛区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保护
水 无机盐
(三)根毛吸水、失水的原理
当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
当土壤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
(四)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最重要的三种营养元素分别是氮、磷、钾。
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作用及缺乏时的症状:
(五)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1. 茎的结构
2. 物质的运输
(1)水分的运输:由茎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其途径为:水→根毛区→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的叶脉→气孔。
(2)无机盐的运输:无机盐溶解在水中,随水的运输而运输,其运输途径与水分运输途径大致相同,其最终留在植物体内不会从气孔排出。
(3)有机物的运输: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六、植物的叶和蒸腾作用
1. 茎的结构
气孔
光合
输导
(1)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等结构组成的。表皮上有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气孔。
(2)气孔与保卫细胞
①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②气孔的调节:当水分充足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反之,气孔关闭。
2. 蒸腾作用
(1)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2)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大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的速度等。
(3)蒸腾作用的意义:降低叶片温度;根部吸水的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4)蒸腾作用的应用:移栽植物时,剪去大部分叶片、选择在阴天(或傍晚)移栽、对植物进行遮阴处理等都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
(5)实验: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例1.小乐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进行了图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清水
黑暗环境
热水
酒精
碘液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 = 6 \* GB3 \* MERGEFORMAT ⑥ = 7 \* GB3 \* MERGEFORMAT ⑦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 = 6 \* GB3 \* MERGEFORMAT ⑥。(用图中的序号排列)
(2)实验操作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将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并进行水浴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
(3)若实验过程正确,那么在实验操作 = 6 \* GB3 \* MERGEFORMAT ⑥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但小乐在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碘液后,发现叶片没有出现预期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小乐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并通过以下实验加以验证:取正确处理后的叶片,分成四组,将溶质质量分数为0.02%、0.04%、0.06%、0.08%的碘液分别滴在各组叶片上。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发现只有滴加0.04%的碘液的叶片,颜色变化与预期的一致。你认为小乐的猜想是
。
例2.小欢在研究某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取如下方法。
方法 1:用显微镜观察该植物同一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并统计气孔的数目。
方法 2:取 3 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依图甲所示方法处理。
(1)在方法 1 中,若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则图乙中关于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填写图乙中的序号)。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多了 (填细胞内结构的名称),故能进行光合作用。
(2)在方法 2 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 80 克,其后每隔 4 小时测一次各装置的质量,直至实验结束。
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
②该实验结束时,A、B、C 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 mA、mB、 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 mc—mB mB—mA(选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试卷 2021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考点过关(四):植物的新陈代谢【word,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蒋做了如下实验,据《自然》杂志介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七):生物选择(7),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试卷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分类题型训练(六):生物选择(6),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