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预习提示,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第三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文章由“百草园中的游戏玩乐”和“三味书屋中的读书学习”两部分构成。两部分内容前后连接,作者用饱含情感的笔调描绘了童年学习生活的画面,表现了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一段温馨的童年往事,一个妙趣横生的乐园,一段私塾求学的经历。学习这篇散文要通过“默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圈点勾画,理解关键词语;品味语言,批注赏析写景写人的方法技巧”等方式来进行。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运用批注,品味语言特色,学习描写方法。
3.联系实际,体会童年美好,感受生活乐趣。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课文和作者)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思悟发现
(1)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内容,思考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文章分别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找出文中描写景物和人物的句子并适当批注。
(4)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和发现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照片)认识他吗?说说你对鲁迅先生的印象吧。(老师评价时引导学生关注: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在我们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那样的庄重、严肃,那样的伟大。其实啊,打开鲁迅先生对童年生活的记忆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有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里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认真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的童年,探索他的成长之路吧。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请快速默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句,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默读要求学生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读,一气呵成读完全文。
预设:
1.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
2.通过第9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过渡段,承上启下。“Ade(德语,再见的意思),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出示本段内容并加红这一个句子,齐读。)
(二)师小结:百草园的蟋蟀们、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是那样的让童年的鲁迅留恋,让我们也不由得对那里产生了向往之情。
三、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一)令人神往的百草园诱惑着我们(板书百草 园),再次默读第二段,从文中选择一个字填写在这里,你认为是哪一个?(明确:乐,板书)那百草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预设1.百草园的景物
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文章写了百草园的哪些景物?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景物写得如此精彩?
提示:从用词准确、修辞手法、观察顺序、观察角度、感官调动、段落结构等方面进行赏析。
预设学生回答的方面:
A.从句式上看,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突出强调下面“单是”的内容。
B.从观察的角度来看(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视觉:a.颜色: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黄蜂与菜花。 b.形状:高大的皂荚树,肥胖的黄蜂,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听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触觉:光滑的石井栏,有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的斑蝥,有可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的何首乌的臃肿的根。
味觉: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
C. 从写景的顺序来看:
先写整体的绚丽多彩,后写局部“泥墙跟一带”的“无限趣味”,点面相互映衬。
每一层内部的条理顺序也很讲究。第一个“不必说”是写的植物,顺序是由低到高;第二个“不必说”是写的动物,顺序是由高到低;写“单是”的内容是先写动物,次写植物,再写“我”的活动(四件趣事: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根、摘覆盆子)。整段文字条理分明,言之有序。
师小结并顺势过渡:那菜畦、桑葚、黄蜂的色彩是那么好看,那鸣蝉、油蛉、蟋蟀的吟唱是那么好听,那覆盆子、桑葚的味道是那么好吃,还有蜈蚣、斑蝥和何首乌,是那么好玩。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百草园啊!百草园有趣的还不止这些景物呢,还有什么呢?
预设2.美女蛇的故事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学生试着自己讲出这个故事,思考文章在这里讲这样一个故事有什么作用?
预设:符合孩子好奇、爱惊险的心理,同时增强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
预设3.雪地捕鸟
这一内容主要在文章的第几自然段呢?
学生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品味雪地捕鸟的乐趣。
( )开一块雪,( )出地面,用一支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一位同学填空朗读,其他同学倾听、纠正错误,教师提示学生在文章中圈出相应的字。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这些加红的字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
预设:这些动词细致地描写了雪地捕鸟时的各种不同的动作,准确生动而有层次地描绘了捕鸟的全过程,写出了儿童捕鸟时的专注和兴奋。
齐读描写捕鸟一段,体会童年之乐。
(二)师小结:这就是百草园,作者抓住了一个“乐”字来写,有乐景(优美的景物)、乐闻(迷人的故事)、乐事(有趣的游戏)。时时洋溢着生机和活力,情趣盎然。
百草园里的生活如此快乐,而“我却不得不告别了这儿,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埋怨、疑惑、自责、懊悔都没有用,只好满腔遗憾地告别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那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四、人物访谈,对话文本
(一)学生阅读写“三味书屋”的部分,圈点批注,写下对三味书屋的认识。
(二)教师以访谈者的身份随机采访由学生“换位”的鲁迅:鲁迅先生,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关于三味书屋的学习和生活吗?
预设:
1.三味书屋的陈设: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2.三味书屋的先生:
“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作者一开始便以简洁的线条描绘出他古朴的形象,接着,以肯定语句,介绍了他的品性。在鲁迅的笔下,这位老先生似乎也并不太“严厉”,学生行礼,他在一旁“和蔼”地回礼,备有一条“戒尺”,定有“罚跪”的规则,但都不“常用”。通常也只是“瞪几眼”,大声嚷道:“读书”。管制似乎也并不太严,学生不是都能溜到小花园里顽皮?课间也能偷偷地嬉耍么?但他刻板、迂倔,显然在他看来学生是只许攻读经书子集,其他都是不正经的,不许涉猎。课读那一场景却又映现了他性情的另一方面,“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幅人物描写,抓住了老师的几个动作,便写出了一个质朴而有情性的先生。只见学生都悄没声儿各自嬉戏去了,就他一人大声读书,面带“微笑”,“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那声音、那表情、那动作,自我陶醉,神游其间,活显出一个老夫子的天真,可爱极了。不可否认,鲁迅在对这位善良老人的描绘中,隐含有调侃之意,但其间更多的是温和的微笑,眷念的深情。)
3.三味书屋的课堂: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在描写课堂时,运用“有念”四个排句,那内容均是古书的摘句,照理比较枯燥,但一经排列组合,却化腐朽为神奇,幻成一幅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书房中摇头晃脑,人声鼎沸的读书情景。
4.三味书屋的后园:
“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三)联系现实生活:与现代学校相比,你喜欢“三味书屋”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说出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相关知识链接:
1.三味书屋的“三味”: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2.鲁迅刻“早”的故事:鲁迅读书时,还要帮助家里做些事,特别是为了父亲的病要经常上当铺跑药店。有一次,因多做了些家务,读书迟到了,受到老师的责备,他就在书桌的右下角用小刀刻了个“早”字,用以鞭策自己。此后,他就再没有迟到一次。
五、探究主题,阅读推荐
(一)人物形象解析:通过学习本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鲁迅,依据是什么?
背景切入:
本文写于1926年,45岁时的鲁迅生活坎坷,从北京辗转到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心情苦闷,于是在《小引》里说——(出示,生读)“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他不愿意想到当前,只能借回忆旧时美好的事物,如一朵朵美丽的“朝花”,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
现在的成年的“我”回忆童年时期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时有些什么感慨?找到文中写成年的“我”的心理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预设:文章开头写道,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结尾写道:“他(买‘我’的画儿的同窗)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这两处完全是历经波折的成年人对物是人非、家道变故的感慨,对百草园、老屋、画儿有留恋,也有不幸易主的酸涩。成年鲁迅回忆、叙写昔日之少年鲁迅,充满了童年的温暖与欢乐。无论是对百草园的还是对三味书屋他的心里更多的仍然是一种温馨的眷念之情。
(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看,鲁迅先生的童年也曾天真幼稚,顽皮淘气。因此,伟人也有平凡的一面。这篇文章和其他的九篇文章收入了鲁迅先生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十篇回忆性散文结集,原名《旧事重提》。“朝花”是清晨带露,香气芬芳的花,喻指鲁迅青少年的往事。“夕拾”是说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忆中把它们写出来,借以慰藉“夕拾”“离奇和芜杂”的心情。这本书生动描绘了鲁迅儿童时代故乡生活的片段,展现了当时的水乡景致、民俗风貌,抒发了对亲友师长的深切怀念之情。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他的《朝花夕拾》,你会更加全面地了解先生童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
六、语言训练,巩固延伸
1.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造一组句子,并说说这个句式有什么特点。(参考:“不必说数学12道题要做,也不必说英语20个单词得默,单是语文的一篇作文就得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您想,我得什么时候睡觉呀!”此句是说学生的家庭作业太多。由此看出这个句式的特点是形容某种事物非常之多。)
2.模仿鲁迅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
附:板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乐
乐静 乐闻 乐事
温馨的眷念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第二单元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咏雪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预习提示,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 散步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预习提示,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 猫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预习提示,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