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案 《枣儿》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教案 《诗词曲五首》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二 教案 0 次下载
- 教案 九下语文《词四首》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二 教案 0 次下载
- 教案 《出师表》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教案 3 次下载
- 教案 写作:有创意地表达 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语文九年级下册23 诗词曲五首综合与测试教案
展开【教材分析】
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乐府民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塞外冰天雪地的绮丽风光着笔,通过特殊的环境背景描绘,抒发了雪中送友的深挚感情和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烘托出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
《南乡子》融经铸史,借古讽今。通过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表达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也流露出他强烈的爱国情怀。
《过零丁洋》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却由悲而壮、由抑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山坡羊》是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所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学习目标】
1. 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和诗歌的写作背景;朗读、背诵这五首诗歌。
2. 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特点,理解诗歌意境;提高分析鉴赏古诗的能力。
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的主旨。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文学常识、创作背景;
(2)我积累的文言字词(音形义)。
2.边读边悟
(1)诵读课文,注意不同体裁诗歌(诗、词、曲)的节奏和韵律特点。
(2)结合注释初步读懂每首诗歌的内容。
(3)这五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与胸怀?
(4)读完诗歌,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第一课时 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中有吟诵边塞风光的,有借以倾诉思乡之情的,有抒写战争带给人民痛苦生活的,还有描写边塞风光及离愁别绪的。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十五从军征》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看看这两首诗歌又是从哪方面来反映战争的。
二、边读边品,积累感悟
(一)朗读《十五从军征》,结合课本注释及相关资料
1. 文学常识:
乐府诗:乐府,原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规模较大。后来将其演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2.读准下列字音:(多媒体展示)
冢(zhǒnɡ) 狗窦(ɡǒu dòu) 雉(zhì) 旅葵(kuí) 舂(chōnɡ)
羹(ɡēnɡ) 贻(yí)
3.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1)诵读:可教师范读、学生诵读、自由散读、全班齐读.
(2)分小组交流诗歌中重点词的意思,并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多媒体展示)
①八十始得归: ②采葵持作羹:
③兔从狗窦入: ④不知贻阿谁:
明确:①才 ②菜汤 ③洞 ④给
(3)根据注释诗歌大意:
译文: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再读诗歌,小组讨论交流:
(1)诗中主人公离家归家的年龄分别是多大?这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十五、八十。夸张修辞,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的不合理。
(2)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明确: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2.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是从古至今咱们每一个老百姓的心愿。但是即便在今天,在这个看似和平的世界上,仍有很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从事着战争,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三、边读边品,积累感悟
(一)朗读诗歌,积累知识
1. 文学常识:
岑参(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曾两度出塞,晚年任嘉州刺史,以后罢官,欲归故乡时,客死成都旅舍,史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传世。
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2.聆听感受
播放录音,聆听感受。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读音。
3.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
岑参 cén shēn 散入sàn
狐裘qiú 锦衾薄 qīn bó
瀚海 hàn 阑干 lán
羌笛 qiānɡ 风掣红旗 chè
(二)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1.整体把握
齐读全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
2.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咏雪、送别。(板书)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三)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教师讲授:所谓品诗,就是品评欣赏。可以对其进行内容再现,品评诗歌的画面美;可以就某个词语的使用进行品析,体会用词的妙处;也可以对某句使用的修辞进行品析,了解其用意;还可以品评诗人为了表达某种情感所使用的写作手法。
学生自由品诗,教师点拨、适时总结。
1.品评“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学生先品析,教师引导。
胡地的风雪有何特点?哪些词语写出风雪的特点?地面上还会有哪些东西被卷起来了?为什么用“飞”而不用“飘”?
(2)找一名学生读这两句,其他学生点评,是否读出景物的这些特点。
(3)教师指导朗读:读诗要根据诗歌所写内容和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调整停顿、重音、快慢和语调把它们表达出来。
第一句重音要放在哪个词上,才能读出胡地风大的特点?第二句用怎样的语调,才能读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明确:重读“卷”;语调上扬,语速稍快。
再找学生读这两句,全班自由读。
2.品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表明来得突兀,来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
“千树万树”:用重叠的形式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写出了雪的皎洁,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同时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将肃杀寒冷的冬雪当作春光欣赏,想象奇特,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
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开阔的胸襟。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
3.品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学生先品析,教师引导。
能否使用比喻的修辞,把冰天雪地乌云密布的情景描绘出来?诗人用了什么修辞?为什么要用这种修辞?
明确:夸张;突出天气恶劣,表达对武判官的担心。
(2)找一名学生读这两句,其他学生点评,是否读出这种情感。
(3)重读哪些词?使用什么语速、语调?
明确:重读“百丈、万里”;语速较缓、降调。
(4)再找学生读这两句,全班自由读。
4.品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学生先品析,教师要求。
通过想象,再现当时的情景。两人各是什么动作?什么表情?说了哪些话?武判官如何走远的?诗人如何伫立风中的?
(2)从中你读出诗人内心的哪些情感?
(3)找一名学生读这两句,其他学生点评,是否读出这种情感。
(4)如何处理语速语调,才能读出诗人的依依不舍?
5.再读全诗,体会情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塞外冰天雪地的绮丽风光着笔,通过特殊的环境背景描绘,抒发了雪中送友的深挚感情和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烘托出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
附: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
喜------悲------泣
战争残酷无情,人民厌恶憎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咏雪—— 奇异瑰丽
设置背景 渲染气氛
送别—— 依依离别
2020-2021学年任务二 准备与排练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任务二 准备与排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习目标,预习提示,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9 枣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9 枣儿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习目标,预习提示,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7 屈原(节选)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7 屈原(节选)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预习提示,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